为什么英法一战战胜德国后不直接彻底占领德国?

Right^岸


直接占领德国根本就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一个国家岂能是说瓜分就能瓜分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6500万人口的大国。协约国要想占领德国,就必须派出军队进驻德国本土,但这对于刚刚经历过一战的协约国来说是根本无法承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拉锯式的消耗战,交战双方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虽然英法胜了,但那也只是惨胜,所以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占领德国了。

▲巴黎和会

德国是因为打不动了,才选择的投降,如果协约国妄图占领德国,那德国民众岂能答应?协约国一旦出此下策,战火势必会再度重燃!虽然协约国的成员有很多,但实际上只有英法美三家说了算,而这三家中却只有法国与德国相邻,那么法国无疑会成为占领德国的最大受益者,而这当然不是另外两家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战局势图

事实上,法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实提过比较类似的主张。法国建议在法德之间建立一个非军事区,或者直接建立一个“莱茵共和国”来作为缓冲。法国的这一方案已经提出,就遭到了英美的反对,最终也就未能实现。

▲一战的坦克

虽然德国本土不直接占领,但换个其他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德国在海外的所有殖民地被瓜分殆尽,而且其领土也被分出去了十分之一

最终的这个方案既兼顾了列强们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德国人的感受,算得上是“皆大欢喜”,但高兴的绝不会是德国人!


看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历史文斋!


历史文斋


一战之后没法瓜分德国是有三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德国是有条件投降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当时德国还保持着大约540万的部队,这支部队还是全副武装的那种,当时德国威廉皇帝选择投降只是觉得胜利无望不想做无谓的牺牲,当时德国跟英法谈判的条件就是保持德国到1872年以前的德国领土,外国不得驻军德国,美英法三国当时就同意了德国的要求。不过后来法国违约了,法国趁着德国被解除武装时机出兵占领了德国鲁尔地区。

其次,列强本身矛盾重重,当时的德国资产非常丰富,德国人本身又是传统军国主义国家,这样的国家如果并入哪个国家那么将成为新的威胁。比如法国就非常想占领德国,但是英国却不想让法国占领德国,包括美国也不想,都是担心法国跟德国合并以后法国会强大到不可收拾,所以美英两国联合阻止法国。

法国在兼并德国失败后又担心德国崛起,想要肢解德国。这时候也是英国跳出来阻止,因为苏联也在崛起,需要一个国家去牵制,这个角色就是德国。所以英国拒绝了法国的肢解要求,反而督促法国撤军。因此,德国在二战时候把法国往死里打,对英国手下留情也是有原因的。


优己


不是没想过,甚至法国曾经尝试过。一战之后,法国曾经派兵占领德国的工业重镇鲁尔区。德国政府实行消极抵抗政策,法国最后灰溜溜的离开了鲁尔区。

所以本质上不完全是意愿问题,而是能力和现实环境问题。不过英法两个国家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

英国在一战当中损失很少,而且还削弱了德国,保住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对于这个战争成果,英国人普遍满意。直至现在英国人还特别喜欢纪念一战,主要原因在于二战赢得很不光彩,一度非常的狼狈。所以英国在战后的诉求,并不是极度的削弱德国,而是希望维持德国的实力。其主要目的在于牵制法国。如果德国过度削弱,法国势必做大。这对于善于挑起矛盾,坐收渔利的英国人来说不是好事。英国没有占领德国的意愿。

法国人的想法则更为极端一些。他们希望彻底肢解德国,把一个强大的德国灭绝,从而维持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主导地位。法国虽然有想法,但毕竟能力不足。再加上英国并不支持,所以使得他在外交领域相当孤立。而且占领德国之后,法国人原本期待的经济回报并没有出现。反而支出了巨额的军费。得不偿失的事,谁也不会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联问题。苏联是由于一战而成型的。英法等国在苏联成立之后,一直希望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将其扼杀。不过没有成功。这个时候,如果再将德国肢解,很有可能使得苏联在向西推进的过程当中更加方便。这个时候,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这种搅屎棍思维,主张通过扶持德国,在中欧和西欧交界地区,形成苏联推进的一大障碍。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占领德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zyb38537240


以我之拙见,答案有以下几个大致方面:

1.列强分账不均,法国试图重建天然疆界(即包括萨尔区的莱茵河以西地区)英国出于大陆均势政策予以阻止。

2.德国本土赤化的可能,在1918年十一月革命后德国左翼势力强大,列强需要一支有能力反革命的军队。

3.协约国本身伤亡极其惨重,厌战心理盛行,在德国投降后继续保持强硬方略可能引发政局大规模动荡。

4.东方沙俄的尸体中崛起了一只怪物,列强需要德国作为隔离带首先抵御布尔什维克(波兰第二共和国也有这样的性质)




军侣一姐


我想可能是当时的世界格局所困吧!

其一,一战结束后,各个主要参战国都元气大伤~协约国方面:英法在经历了三大绞肉机战役后,自身兵力缺口奇大;沙俄方面,刚刚经历了“十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从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苏联,同年退出战争,而此时的苏联也是在饱受摧残之后退出的!同盟国方面:奥匈帝国战败肢解,一分为多(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波兰等);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唯一一个没有受到领土变化的德国此时的工业、兵员储备(人口总数突破6000万)还是远远强于英法,这样一个国家根本不可能被英法占领。


其二,协约国方面,尤其是英法两国,兵员几近枯竭,已经无力再去抽调兵员去占领德国。这其中尤其以法国最活跃,而且也是法国所提出的,或许有点报复的心理吧---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再有,就是法国怕德国的再度强大。因为此时的德国,即便战败,也是比法国的动员能力强,况且自身的工业基础各个方面还是强于法国;最重要的是法国与德国接壤,生怕再度战争。但是作为一战后迅速崛起的美国,当然也不希望英法肢解德国,而且也断定他们不可能占领并肢解德国。

所以说,英法,尤其是法国,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纵横捭阖2011


1.接管一个比英国和法国人口还多的国家对于英法来讲绝对是一个大累赘,何况战后的英国法国本身已经损失惨重,国内人民的嘴巴都喂不饱,接管德国得接管比英国法国还多的等待喂饱的嘴巴,甩手不管至少不必承受饿死德国人后导致的道德谴责。

2.英国实行大陆均衡政策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造成法国一家独大,欧洲重新陷入一强吞噬周边的局面,这种局面德国能够出现,法国也能出现,毕竟拿破仑的历史摆在那里,当时英国可是与德国结盟共同抵抗法国的扩张,欧洲只有大国实力均衡才能保持和平。

3.德国过分削弱对于已经赤化的俄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但是对于英法来说,赤化的俄国比威廉的德国好不了多少,因此维持一个适度强大的德国可以帮助英法两国有效抵挡苏俄的势力扩张,甚至适当时候直接打击苏俄,沙俄曾经当过欧洲宪兵的历史还历历在目,维持德国存在能平衡苏俄的势力,保持和平,这一点最后被希特勒利用。


军都长弓


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附庸、羁縻、分封、官僚等多种统治方式?根本上来说,是统治成本的问题。官僚成本最高,分封其次,附庸和羁縻最低。

直接占领这种统治方式,成本太高。德国人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认同感,有自己的习俗,英法来直接占领,就必然面对着本地人的排斥,英法打算付出多少成本去做这件事?

尤其是近代民族国家建立后,国民认知教育普及。早已经不是中世纪时期政治只是过往贵族的事,清洗掉国王和贵族的支持者就能建立统治(这其实也很难),你不可能把德国人全都杀了吧?

英国人一直避免直接统治殖民地,就是因为直接统治成本太高。之所以有些地方直接统治,是因为当地一家失去秩序了,英国人不得不进来直接统治。如果可以,英国人非常乐意和满清这样的当地统治者合作。当年英国人虽然打满清,但当满清面对统治瓦解危险时,英国人一般都支持清政府,如太平天国时期,如八国联军时期。

所以,英国显然不可能选择直接统治。

法国倒是有动力干出这种事,但英国一直警惕大陆霸权,不可能说费了那么大劲击败了一个,再扶持出来一个吧。所以英国自己不占领,也不可能允许法国占领。


白完公会


凡尔赛条约的约束力必须要有一个执行和监督机构,这个机构解散或不作为,自然没有效果,一楼的答复我非常支持;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表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经非常尖锐,对于英法来说,主要矛盾不是限制德国,而是摧毁苏联,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主要矛盾必须放在首位。类似于中国革命时期,蒋介石宁可先消灭共产党也不愿意抗日是一个道理;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压制苏联的掘起,英法宁愿让一个苏联的邻国强大起来以共同对抗苏联,也不愿意为了一个条约而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根本性的伤害,而如果苏联真的强大了,掀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很快会波及英法,国内无产阶级战争就可能推翻统治阶级,这是伤及根本和无法容忍的;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直接对抗消耗很大,但扶植敌国的邻国与敌国对抗,成本就小了很多。美国扶植日本、印度来阻止中国的强大,和这属于同一个道理,英法也是纵容德国强大去对抗苏联,这就类似于史书中常说的什么绥靖政策;

德国其实也非常想打苏联的,因为阶级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仍然存在。但新生的苏联通过近二十年的超常规发展,建立起了强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使得全世界为之震惊,加之苏联国士面积大,战略纵深优势极强,德国开始并没有打败苏联的实力;所以必须先攻击其他小国,扩大自己的地盘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部分军队以扩充实力;

德国二战前的军事崛起也是很快的,大约不到十年,得益于德国一战留下来的老兵、优秀的军官以及德国的预备役体制,当然强大的工业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当1935年撕毁凡尔赛条约时,德国的军力已经进入超常规发展的态势,英法也没有更多余力去压制了。


秦皇见汉武


答:那个时候,它们的中央其实都是亲戚(什么连襟•侄子•女婿………),刚开始打架就像家庭矛盾一样干起来,后来谁帮谁,就演变成打群架。

群架规模大了,就叫〈世界大战〉。

胜的一方多分了一些东东,败的一方认输了,总不至于衣服脱光,丢到海里喂鱼吧?


XyE


瓜分德国为何不干,分几|个方面,笫一,

德国统一后民族意识增强,虽然战败民族仍有强列复兴悫识,如若分割恐遭德复仉,

第二,德国面积大,日尔曼人为主,不好分割东部割给波兰外其他谁也吃不下。第三英闰奉行大陆均衡政策,如分割法坐大不符合英国利益说不定那天法威胁芙,第四,美不同意美希望欧州制衡自己商品好销售,第五,扶德防苏,德国战败如分割很可能德国会效仿俄所以才严格制裁德,保留其大部领土,但泽归波兰,阿尔萨斯,洛林归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