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猪价上涨或是屠企挖的“坑”、养殖户或被“割韭菜”?

猪价(生猪价格)以养猪生产成本为基础的,生猪市场的供需博弈实质上反映的是养殖户与屠宰厂之间的一种博弈。对于散养户来说,最好的情况是屠宰企业的生猪收购价高于养殖户的生猪出栏价,这样一来,扣除猪经济利润、运输的部分费用之后养殖户能够部分盈利,辛苦养猪的心思也不算是白费了。

但实际情况是,养殖户一直处于弱势,屠宰企业相对强势。

年底猪价上涨或是屠企挖的“坑”、养殖户或被“割韭菜”?

供过于求。

养殖户对生猪定价的博弈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因为博弈的筹码少的可怜,没有可靠的资本。不管养殖户卖猪或者不卖猪,屠企基本不可能收不到猪,但生猪作为活物,养一天就消耗一天成本,养殖户难以做到持续压栏,即使屠宰企业持续压价,猪到了出栏时间养殖户将不得不卖,除非集体都不卖会有一些冲击效果,但是散户太散了,很难拧成一股绳。

供小于求。

这时候定价权微微的向养殖户转移,但是这时候又出现问题了,猪价高了之后传导至消费端,生猪价格导致猪肉猪肉价格太高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会有无形中降价的压力,所以说散户的价格影响力总是有限的!

屠企压价是常态。

屠企不会放过压价的机会,商业行为总是充斥着金钱的味道的,其实这无可厚非,但是要适可而止。疫情、极端恶劣天气、节假日都能成为压价的理由!养殖户只能计算好出栏时间表,尽量避免出栏高峰期。

年底猪价“有坑”?

有一部分人,认为2019年元旦和春节的猪价好不了。主要还是疫情影响消费,禁运使北方主产省份被动压栏大猪大多,虽然现在猪价持续弱势运行,但是最后两个月屠企和大猪企会利用消费高峰期和节假日把猪价炒上去,营造出缺猪的假象,利用散户惜售压栏等价心理,屠企出白条,猪企出猪,把库存都出清,但散户把猪源都压到春节前,退无可退时就被“割韭菜”了,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养过猪的你们认为年底的猪价情况会是个什么情况?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