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和血虛是一回事嗎?

從醫學角度而言,貧血與血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醫學概念。

貧 血

貧血是西醫學的概念,指血液中紅血球數量太少,血紅素不足。主要是通過血常規化驗、血清鐵蛋白等檢測進行診斷出來的。血常規檢查中血紅蛋白低於正常範圍,即可判定為貧血。一般來說,正常女性血色素是12克,輕度貧血是9-11克,中度貧血6-9克,重度貧血3-6克。

貧血和血虛是一回事嗎?

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貧血一般表現為身體軟弱乏力,皮膚蒼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狀,甚至發生暈厥。

血 虛

中醫的血虛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把收集到的症狀加以辨證分析所得出的結論。

血虛是指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可能由於失血過多,或久病陰血虛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血為氣之母,血虛的人容易導致氣虛,同時氣能生血,行血以及固攝血液,所以氣虛也是造成血虛的一個因素。

血虛的主要症狀為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後期或經閉等等。同時可能會伴有唇色指甲淡白無華,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皮膚乾燥,頭髮枯焦等。

中醫學並沒有貧血的名稱,很多人並不貧血,但是從臨床所呈現的情況,表現出類似貧血的症狀,但這些症狀並非只有貧血才會出現,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所以驗血不一定是貧血。

從臨床表現來看,血虛與貧血的症狀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對於貧血與血虛的關係,作為非醫學專業人士,我們可以通俗理解,血虛的範圍要比貧血大,貧血患者大多有血虛的症狀與表現,但血虛患者未必都有貧血。

比如有的媽媽生育後奶水不足睡眠不好,去醫院檢查未必貧血,但是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是本身氣血不足導致化生奶水不足,血不養心導致睡眠不好;有人皮膚乾燥,頭髮枯焦,這是由於血虛使皮膚和頭髮得不到足夠的濡養所致,但體檢報告一切正常;還有很多更年期的女性,會有潮熱,煩躁,睡眠困難等問題,補養氣血能夠改善這些症狀,但在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卻可能都是正常的。

西醫看重的是各項指標,但中醫看重的是各臟腑的功能。而各臟腑都是靠氣血來濡養的,當氣血充足,各臟腑功能正常,各種問題身體自己就能夠調節了。這也是為什麼當身體有問題時,靠補養氣血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血液科問題可以諮詢熱心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