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內蒙古常見羊的種類有11種

蘇尼特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蘇尼特羊是內蒙古優良的地方肉羊品種之一,以肉質嫩,口感好而名揚全國。在蘇尼特草原特定生態環境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形成的歷史悠久。在放牧條件下,成為具有耐寒、抗旱、生長髮育快、生命力強、最能適應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一個肉用地方良種。1986年被錫林郭勒盟技術監督局批准為地方良種,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命名。

烏珠穆沁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主要分佈在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等地區,產量總數已超過100萬隻。烏珠穆沁羊系蒙古羊在當地條件下,經過長期選育形成的一個優良類群,1982年經國家農業部、國家標準總局的確認下,正式批准“烏珠穆沁羊”為當地優良品種。

敖漢細毛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敖漢細毛羊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被毛白色,為同質毛。多數羊的頸部有縱皺褶,少數羊的頸部有橫皺褶。公羊體大,鼻樑微隆,大多數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無角,或有不發達的小角。敖漢細毛羊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赤峰市一帶,是由蒙古羊與高加索細毛羊、斯達夫細毛羊雜交培育,於1982年育成的新品種。敖漢細毛羊具有適應能力強,抗病力強等特點,適於乾旱沙漠地區飼養,是較好的毛肉兼用細毛羊品種。

察哈爾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察哈爾羊肉,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察哈爾羊的主要特徵是肉毛兼用,生長髮育快,繁殖率高,耐粗飼,適應性強,產肉性能高,肉質好,適合乾旱半乾旱草原放牧加補飼飼養,養殖效益高。

烏冉克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烏冉克羊來源於喀爾喀蒙古羊血統,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北部的吉爾嘎朗圖、巴音圖嘎、伊和高勒和額爾敦高畢蘇木。

阿爾巴斯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阿爾巴斯白絨山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鄂爾多斯荒漠草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孕育出世界一流的絨肉兼優型珍稀品種——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阿爾巴斯白絨山羊被列為中國20個優良品種之一,其羊絨被譽為“軟黃金”、“纖維寶石”,其肉被譽為“肉中人參”。

西旗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西旗羊肉,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西旗羊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製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最佳原料。

內蒙古細毛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內蒙古毛肉兼用細毛羊,也叫內蒙古細毛羊,產地是內蒙古,毛用綿羊品種屬性。

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軀皮膚寬鬆無褶。其耐粗飼,抗寒耐熱、抗災、抗病能力強。

巴美肉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巴美肉羊是以當地細雜羊為母本,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為父本,由內蒙古自治區廣大畜牧工作者歷經二十餘年培育而成的第一個肉毛兼用品種,具有適合舍飼圈養、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性好、羔羊育肥增重快、性成熟早等特點。

杜蒙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杜蒙羊是雜交肉羊,頭黑近墨,身白若雪,初生重而大。四月齡即達80斤有餘。父自南非而來,母系本地蒙古羊。其肉石紋狀,紅裡藏白,瘦中兼肥。

烏拉特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宋朝,上至北宋太祖趙匡胤,下到南宋名將韓世忠都對吃羊肉有很大的偏好。由於元代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特色,所以當時宮廷太醫忽思慧所寫的《飲膳正要》中,記錄的元代食譜中,含有羊肉的菜佔了80%。在清朝時期,羊肉的吃法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從乾隆爺下江南的飲食檔案來看,最著名的當屬清朝宮廷的108道羊肉大宴了。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烤全羊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據考古資料證實:在發現河套人(鄂爾多斯人)牙齒化石的附近地區,發現了古代人類使用火的灰燼;而且還有(元史)記載,12世紀時期的蒙古人“掘地為坎以燎肉”;到了13世紀(即元朝時期),肉食方法和飲膳都已有了極大的改進。《樸通事。柳羔羊》對烤羊肉做了較詳細的記載:“元代有柳羔羊”,於地做爐三尺,周圍以火燒,令全通赤,用鐵箅盛羊,上用柳子蓋覆上封,以熟為度。”不但製作過程複雜講究,而且還用了專門的烤爐。至清代,各地蒙古族王府幾乎都以烤全羊宴招待上賓。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手把肉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手把肉是呼倫貝爾草原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遊牧、狩獵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即用手把著吃肉之意。羊、牛、馬、駱駝等牧畜及野獸的肉均可烹製手把肉,但通常所講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這種草原牧區牧民們的傳統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據明《夷俗記·食用》中雲:“其肉類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飢且養人也。”


涮羊肉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早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所舉辦的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內中就有羊肉火鍋,後流傳至市肆。

《舊都百話》雲:“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公元1854年,北京前門外正陽樓開業,是漢民館出售涮羊肉的首創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使這一美味更加馳名。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羊頭湯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痠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烤羊肉串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中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烤羊排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烤羊排屬於清真菜,製作原料有羊排,洋蔥、雞蛋、小麥麵粉等。外焦裡嫩,肉爛味香,具有補血、補虛養身、補陽等功效。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燉羊肉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燉羊肉是以肥羊肉為主要食材的家常燉菜,所需原材料有肥羊肉;醬油;食鹽;花椒;蔥段;姜;茴香,可降糖降脂,美容養顏,增強抵抗力,做法多樣,營養價值豐富。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羊肉燒賣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燒賣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麵食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羊肉燒賣,顧名思義,是以羊肉為餡料的一種燒賣。

內蒙古的“羊貴妃”,不止以肥為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