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鲁舒天


关于美国出版史上的传奇名宿麦克斯-珀金斯,我是先接触到由普利策奖得主A.司各特-伯格撰写的那本《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后看了英国导演迈克尔-格兰达吉根据此书改编的传记电影《天才捕手》Genius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天才捕手》这个中文译名极易让人想起已故的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心灵捕手》,相较之下前者的知名度还要逊色不少。不过我却从未将两者弄混,只因《天才捕手》才是只一秒就攻入我心房的那款。


1

麦克斯-珀金斯毕生在做的事情,正是曾经的我希望引以为业的事情。

这位智识超人的文学编辑亲自发掘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沃尔夫等伟大的天才作家,珀金斯是文学青年最忠实的朋友、兄长与父亲,亦是他们通往世俗成就必不可缺的桥梁。如若不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悉心耕耘那些视如己出的天才之作,留给后者的结局大抵不是闻名遐迩,而是蒙尘受难。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所以《天才捕手》的“genius”并非仅指作者,还包括编辑。相较于小说创作的从0到1,珀金斯是另一种天才,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个1,他致力于使1幻化成无穷。

珀金斯恪尽职守的一切,写作者自可心领神会,且越是好作家越会明白他的可贵。但与此同时,他那处于大众经验之外的天赋与使命,注定不为人知、不为人识、不为人记、不为人颂。这是由他“为人做嫁衣”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或许在任何时代都会如此,只能以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聊作慰藉。

影片截取的便是麦克斯-珀金斯与当时还是文学新星的托马斯-沃尔夫的交往段落,故事从沃尔夫那本经由主人公之手的传世名作《天使,望故乡》悄然出发,一路抵达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的黄金现场。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2

A.司各特-伯格称赞珀金斯在当时挑战了日趋固化的文学品位,并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这当然是真的。

可惜的是,在当下这个阅读衰退、写作门槛已被踏破的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定义似乎已经伴随着严肃写作整体性的颓势被改回原型。专业化的训练变得不再重要,匠心匠气在效率面前亦是多余的,作品变成了产品、产品变成了商品、商品变成了快消品与日用品,文学的位置不是在世俗生活之外,便是在世俗生活之下,连鲜花都丧失了,绿叶又何必再自我赋能?

可在珀金斯们坐镇编辑部的年代,文学编辑需要做的事情仍是与天才作家谈笑风生。就像电影中大段篇幅所表现的那样,他们一起商量怎么遣词造句、怎么斟字酌句、怎么删繁就简、怎么画龙点睛、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引人入胜、怎么在最长的期限中永垂不朽,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怎么让一本原本非凡的书变得更好!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了然今昔昨日的不同,便不难理解《天才捕手》的奇幻,它不动声色的镜头画面,镌刻的皆是逝去年代尚存形迹的风物。

我想起贾樟柯有关于《在清朝》的论述,他认为拍历史片应当有拍科幻片的觉悟。历史题材涉及的时段很可能是创作者及同时代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在“未经历”一节上,历史无限等同于未来,不能直接代入当下模式去想当然地杜撰推导。

《天才捕手》小心翼翼还原的历史,与今日世界的关系看似是平稳过渡,实则是换了人间。区别不在于技术发展、场景更迭,而是“人变了”。人变了,世道也就变了。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所以当“纽约客”沃尔夫夹着厚厚的书稿穿越汹涌人潮的时候,他并不孤独。只因在当时,燃灯持炬者仍不绝于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兑现周期并不像后来那般道阻且长,更不至于“君问归期未有期”。

3

常为人所忽略的是,一位事无巨细地帮助天才小说家修改作品的文学编辑,他首先须具备与他的服务对象进行单兵协作的能力。最理想的情况,这位编辑本身就是优秀的写作者,或是位卓越的鉴赏者,他没有理由懈怠文学积累与文学训练。

所以,那个正确的句式叫做“他不太适合写小说,所以当了编辑”,而非“他每顿都吃得多,所以他该去当美食家”。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如珀金斯一般,他需要对读者、市场和公司负责,但这不足以构成他责令沃尔夫删减篇幅的底气,那份底气只应当来自于他首先对文学本身的责任感。在尊重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与保护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之间,珀金斯必须竭尽所能地捕捉那种微妙的平衡,这个过程需要天才的灵感、工作的汗水以及对世俗课业的部分舍弃。

尤为可贵的是珀金斯的自省精神,他时刻警惕着一些实际上并未在他身上发生的状况——“我们真的让书变得更好了吗,还是只是让它们变得不同?”

4

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桥段,是珀金斯与沃尔夫攀上楼顶远眺时前者安慰后者的一番话,它道出的恰是所有文学式微的时代大众所忘却的——作家存在的意义: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我回想我们祖先的穴居岁月。那时的人类,在暮色降临后只得围坐在火堆旁,亮光外的不远处,狼嚎声仍随处可闻。这时,有个人开口说话,他讲起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好让身处在黑暗中的众人不要害怕。”

那个会讲故事的人类先祖,便是最早的作家。当沃尔夫的创作渐入瓶颈,珀金斯适时给予他如是安慰。可什么能给珀金斯安慰呢?或如卢照邻那几句诗——“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影片的最后,信使送来沃尔夫遗笔时,镜头缓慢地掠过由珀金斯担任编辑的一系列经典著作的剪影,它们组成了这位天才捕手最引以为戒的收获,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出版史上难以磨灭的功勋地位。


《天才捕手》:文人的盛世


5

珀金斯是位好编辑,他的好不止与作家相关。

失去了珀金斯式人物的世界,看上去与昨日的世界并无不同。但是,那只是看上去罢了。

  • 作者:92年生,金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