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除了贾宝玉就没人喜欢林黛玉了吗?

妳的眼淚會說話


当然不是啊。林黛玉是世外仙姝,绛珠仙子转世,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怎么可能只有贾宝玉一个人喜欢呢?

但话得说回来,《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住在贾府也是必须接受当时的闺阁约束的。贾宝玉是作者设定的护花使者,整天跟姐姐妹妹厮混,但读者不能因此产生错觉,以为黛玉这些千金小姐的身边,可以随随便便有男性出没。事实是相反,女孩子居住的内院,男生是要止步的。

从黛玉进府的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一是黛玉进了角门之后,轿夫退下,换了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厮抬轿。到了垂花门前,小厮也退下,婆子们才伺候黛玉下轿进门。二是黛玉要拜见两位舅父,都没能见成。可见,男女有别,在贾府的区隔是很清晰的。

由此可以推想,除了青梅竹马的宝玉,黛玉还真没什么机会见到其他男性。就算是家中的亲戚长辈,舅父贾政表哥贾琏之类,平时也是见不着的,只有特殊的日子,比如节庆祭祀,举行家庭聚会或外出活动,才有可能碰面。至于没有亲缘关系的外来男子,更是基本上没有出现在黛玉面前的可能。

所以,这样的环境就限制了贾宝玉有其他竞争者的可能性,再加上木石前盟的设定,黛玉这一生就注定是为宝玉一人倾心流泪的,所以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贾宝玉都只能是林黛玉的唯一。

但林黛玉不喜欢别人,不等于别人不会喜欢她。事实上喜欢黛玉的人不少,而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就说说其中几个吧。

1.薛蟠

要不是宝玉中了魔魇,大家都一窝蜂去看望他,薛蟠是不可能有机会见到“风流婉转”的林黛玉的。然而就这么一瞥,薛蟠当即“酥倒”,足见黛玉的魅力。

后来薛蟠暗地里为林黛玉下了多少工夫,已经有太多人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在我看来,薛蟠肯定接触过无数美女,他能为黛玉倾倒,只能说明黛玉和他见过的其他庸脂俗粉都不同,那是一种飘逸出尘的气质,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见。所以,才会在一瞬间击倒“呆霸王”。薛蟠因此而产生的感情,应该是带有不敢冒犯的仰视姿态的。如果不叫喜欢的话,那只能叫膜拜了。(参加我之前回答的《中,薛蟠一见到风流婉转的林黛玉就酥倒了,为什么没有使手段去追求?》。)

2.贾母

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众所周知,不用多说。从她见黛玉第一面,就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就知道,贾母是发自内心地疼惜这个外孙女。黛玉在贾府得到优待,就跟贾母的偏爱不无关系。也正是由于贾母对黛玉格外疼爱,才有了众多读者坚信贾母会是宝黛姻缘最有力的后盾。

3.紫鹃

紫鹃并非从小跟随黛玉的丫头,但是最后却成了黛玉的知心人。她名义上是黛玉的丫鬟,实际上几乎成了黛玉暗地里的姐姐,为了黛玉的归宿而着急,不仅为黛玉出谋划策,更是身体力行替她去试探宝玉。紫鹃对黛玉的关心,已经远远超出主仆情分,那份赤诚和忠心,几乎不亚于宝玉。

以上只是几个代表人物,以此类推,我们很容易发现,喜欢黛玉的人其实很多,都有蛛丝马迹可循。

比如贾政,对宝钗所做灯谜有过微词,但从头到尾没见他对黛玉有过意见,相反他欣赏潇湘馆,他采纳了黛玉为大观园所拟的全部名称;比如贾琏,亲自护送黛玉回乡,自然会对黛玉了解较多。宝钗生日,王熙凤问起,他却丝毫不觉得特别,随口就说参照林妹妹往年生日。更不用说王熙凤,成天打趣黛玉;香菱,跟黛玉学诗之后成天缠着黛玉;湘云,先是敌对,后来转成了黛玉朋友……甚至连赵姨娘路过潇湘馆都要进来坐一坐,贾琏的小厮兴儿觉得黛玉一定是未来的宝二奶奶,我觉得都可以看成是一些暗示,表示黛玉其实是蛮招人喜欢的。

很多读者猜想北静王会跟黛玉有关联,其实在书中前80回,两人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读者一样可以通过各种间接联系,“证明”北静王有可能喜欢黛玉,那书中无处不在的这些“闲笔”,是不是更加可以证明黛玉的潜在人缘呢?

个人认为,喜欢黛玉的男生和女生,心理基础是不一样的。黛玉在书中是仙子一样的存在,容貌姿态尽得风流,可以想象,就像越剧唱段中的“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那种气质和姿态绝不是一般女孩子能拥有的,对于男生自然应该有无可抵挡的吸引力——薛蟠的“酥倒”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喜欢黛玉的女孩子呢,则多半是因为围绕在她身边,日久天长,逐渐被她的真诚所打动。通常女生很难真心喜欢其他女生,但紫鹃、香菱、湘云等人肯定是真心喜欢黛玉的,这就足够说明黛玉的人格魅力了。让男生喜欢不算什么,大体上也就证明黛玉的外表出众,让女生也喜欢,才是真正证明了黛玉的内在美啊。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林黛玉当然不能只有贾宝玉喜欢!除了贾宝玉,至少还有这么两个人喜欢林黛玉!

第一个,薛蟠。

薛蟠喜欢林黛玉是一定的。从第一眼见到林黛玉“酥倒”,薛蟠就彻底成了林黛玉的粉丝。我们通过薛宝钗和薛姨妈对林黛玉开的玩笑话,可以证明薛蟠特别想娶林黛玉做妻子的。我们说薛蟠肉欲也好,不堪也罢,但他对林黛玉一见钟情是跑不了的。“酥倒”虽然是不堪的描写,但也表明薛蟠被震撼到的状态。

薛姨妈自然不可能听儿子的话去求林黛玉做儿媳妇。她也说连邢岫烟都不舍得给薛蟠,怕被糟蹋了,何况林黛玉!

薛蟠求不到林黛玉自然也不死心的,所以后面有了香菱求林黛玉教她作诗,娶夏金桂为妻的举动。薛蟠的想法是很本能的。娶不到梦中情人,就尽量让身边人靠近梦中人的影像。而他认为会读书作诗的就应该是林黛玉这样的。至于有些人说的为何不是像自己妹妹?你会觉得你妹妹风华绝代么?宝钗再出色,对于薛蟠也不如林黛玉有冲击力。


第二个,兴儿等小厮。

兴儿是代表了贾府的一群下人的。林黛玉的身份是轻易绝难被男人见到的。但这些小厮十几岁的孩子就没这么多忌讳。还是有机会见到林黛玉的。虽然他们只是一群下人,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林黛玉这样的美人,并不奇怪。我们看兴儿和尤二姐,尤三姐八卦荣国府的时候说过:“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地叫她‘多病西施’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显见兴儿说到林黛玉的时候是带着尊敬的。而他是坚定的拥护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的人。

“一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这是只有真心爱慕一个人,才会下意识的坚定想法。所以,同样说了薛宝钗,却对林黛玉更加肯定。当然,兴儿的所谓爱慕是一种倾慕,并不涉及真实感情,只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真心。而像兴儿一样对林黛玉有着这种情感的小厮,一定还有,且不会少。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欢迎关注,欢迎指正!


君笺雅侃红楼



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贾宝玉,再没有其他的王孙公子喜欢爱慕林黛玉,这个说法绝对不成立。最起码,薛蟠初见黛玉,就顿觉体软酥麻,连走路都困难了——他这个阅尽春光历览美色的浪荡公子竟被黛玉这个绝世佳人惊呆了,愣怔了,目瞪口呆的样子。这幅画面感极强的描写分明可以看到薛大公子傻呵呵、愣杵杵的憨相怪态,涎水留下多长,痴痴凝望,啧啧称奇,也越加衬托出黛玉的标尘出格之美。

黛玉身处士族大家,纯粹的大家闺秀,一幅纤秀孱弱的病态美: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这种自带娇嗔的天然美,任何一位正常男子怎能不见之动心呢?但黛玉自幼家教甚好,一直奉守闺阁绣闼的祖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到的,都是自己人,要么是仆夫下人,怎么敢对黛玉心生眷恋倾吐衷肠呢?

即便如此这般,贾府上下喜欢黛玉的人并不在少数。

首先是贾母。她视黛玉如掌上明珠,甚至将黛玉和宝玉一起眷养,喜欢得什么似的,心中也早谋划好了要宝黛合卺成欢的如意算盘。

其次是贾政。这个正颜危坐不苟言笑的腐儒酸秀,一直喜欢黛玉,并和黛玉之父林如海交从甚密,对黛玉是将兄妹之情延及到了黛玉身上。

第三位就是贾赦。这位娘亲舅大的大舅,虽然表面看清冷如冰,内心还是对妹子留下的骨血心生眷念的。

第四,第五……

这么说吧,贾府上下若干人等,除了王夫人、贾元春、薛姨妈三个人对黛玉有天然的排斥感,不是真心喜欢黛玉,其他的人都对黛玉呵护有加,珍爱三分。就连她的对手薛宝钗,都由恨转喜,越加体贴黛玉庇护黛玉,甚至薛蟠屋里的香菱,把黛玉喜爱得什么似的,动辄猴在黛玉处请教诗文。

这里面有来自贾母的影响,也有黛玉自身的魅力,更有寄望日后成为贾府少掌门的期待。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一人,这个人就是响当当的北静王水溶。虽然王爷一幅天下己任的风范,但私处也透露出对宝玉的关爱,还将自我心爱之物奉送给了宝玉,且宝玉也讲其物转送给了黛玉。

宝玉和北静王交往甚密,一些体己话自然乐于呈送,北静王虽然风流倜傥,潇洒脱俗,但必定对黛玉等闺阁奇葩早有耳闻,只是碍于王爷的规格和架子,不能直说罢了。

至于有人籍此认为黛玉最后嫁给了北静王,则不属于本篇讨论范围,另当别论。




龙吟148119260


不但有,而且有男有女,还不止一两个,现在就跟我来一一了解下

一、薛蟠

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本就风流成性,路上遇到了长得不错就不放过,为什么说他喜欢林妹妹呢?原文中有一次写到薛蟠偶然间看到林妹妹风姿绰约,风流婉转地站在那里,瞬间被酥倒在那里,想必薛蟠此时早已经被迷的七荤八素了吧



二、贾政

原文中似乎没有正面描写到黛玉与这个舅舅的相处情况,但我们却能从一个细节中看出来,黛玉与湘云联诗时偶然透露说贾政很喜欢她为大观园许多住处的提名,想来贾政年轻时候也是爱诗的风流才子,对这位才情横溢的外甥女又怎能不疼爱喜欢呢?



三、贾母

以上是两位男性对黛玉的喜爱,接下来就要说女性人物了,首当其冲就是贾母了,可以说,贾母是除了宝玉外最疼黛玉的人了,她把这个外孙女与亲孙子宝玉一样地疼爱,把对去世女儿的爱全部转移到了黛玉身上,她也是宝黛爱情最忠实的支持者



四、宝钗

想必很多人认为宝钗和黛玉是敌对的关系,其实不然,宝姐姐玲珑剔透,先不说她是否真的心系宝玉,她对林妹妹的疼爱却是真的,她们虽有过嫌隙,但最终冰释前嫌,像亲姐妹一样相处,宝姐姐不但给生病的林妹妹送燕窝,还替她说话解闷儿,并且她们之间,一定是有一份惺惺相惜的感情的



五、王熙凤

很多人认为凤姐对黛玉好只是为了讨好贾母,其实并不完全是,从日常描写中可以看出,凤姐很喜欢与黛玉互相调侃,更加可以确定这一点的是,在她生病想寻找管家助手时,就说过林妹妹很好,却只因身子太弱不能用而可惜,可以想来,泼辣开朗的凤姐与幽默风趣的林妹妹是很投脾气的



六、香菱

文中有描写香菱去黛玉的潇湘馆闲逛,两个人谈笑风生,相处好不自在,更重要的是,黛玉大方且耐心地教香菱写诗品诗,在香菱看来,黛玉一定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当然,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探春、湘云、李纨等人都与黛玉相处甚好,想必也是喜爱赞赏林妹妹的

还有被我遗漏的吗?欢迎各位评论补充!

关注莜浅儿,与我一起品读红楼梦


莜浅儿


哼,谁说宝玉没有竞争对手?曹公笔力擎天,《红楼梦》行文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按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我们推测宝玉至少有两个对手?一个北静王,一个薛蟠!

先来看看薛蟠。

宝玉和凤姐被马道婆下咒魔魇。贾府乱成一团,薛蟠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又怕香菱被人揩油啦,又怕薛姨妈被人挤但啦,又是怕宝钗被人yy啦。但曹公在薛蟠这么忙乱之中却加了一笔——薛蟠看见黛玉风流婉转,不由酥倒。

这当然也有描写黛玉雅俗共赏的美。但到后面五十六回,薛姨妈和宝钗跟黛玉说话时,薛姨妈提及认黛玉做女儿。宝钗煞有介事的挤眉弄眼,暗示黛玉要与薛蟠成亲不能认做薛姨妈干女儿。最后还跟薛姨妈说道:“我说真个的,妈就成了这门亲,岂不比外头寻的好?”



这时宝钗刚和黛玉互剖金兰语不久。黛玉也对宝钗放下防备。两人正处蜜月期,所以宝钗开这玩笑黛玉并不生气。但宝钗为何莫名其妙拉上自己哥哥来打趣黛玉?应该是薛蟠在家有提及倾心黛玉。并有可能让薛姨妈提亲,但薛姨妈知道深浅,不敢贸然行动。那从见到黛玉到五十六回,薛蟠有对此事有作为吗?

有的,有一次王夫人提到给黛玉配药,宝玉便口出狂言要360两银子帮忙配药,并说出一堆药名。王夫人不信,宝玉便道:“前几年薛大哥才跟我要了这房子,这二三年才配成了,花了一千多两”,凤姐这时也过来说:“宝兄弟没扯谎,前儿薛大爷来跟我要珍珠,我问做什么,他说配药,是宝玉给的方子,谁知道这么麻烦……”。

宝玉的方子就是给黛玉开的,薛蟠要去配了,并跟凤姐要了珍珠。所以呆子薛蟠是在用自己方式为黛玉尽绵薄之力。但薛蟠此人自由放浪惯了,吃酒赌钱,目无王法人人都知,薛家有自知之明,便是宝贝儿子看上,也轻易不敢去触老太太的霉头。



第二个是北静王。

北静王与黛玉的渊源从鹡鸰串开始。北静王赠了宝玉鹡鸰串,并说道这是圣上给的,转赠与宝玉。宝玉视若珍宝,巴巴收好等黛玉从苏州回来献上。没想到黛玉眼皮都不抬:“什么臭男人带过的,我不要它”,掷而不取。

再有一次宝玉雨夜探黛玉,宝玉穿了高级定制雨衣三件套,黛玉好奇便问了。宝玉便说:“前儿北静王送的,你喜欢我再给你弄一套去”。黛玉这次没那么强烈的拒绝了,只笑道:“我不要它,穿上不就像画上的鱼婆了”

北静王赠与琪官茜香罗,琪官转赠宝玉,宝玉转袭人,袭人是拒绝的,但因宝玉是主子,不好表现太激烈,等宝玉走开了便丢到箱底。但最后袭人还是跟琪官走到了一起。那么圣上赠与北静王鹡鸰串,北静王转赠宝玉,宝玉转黛玉,会不会最后北静王与黛玉有纠葛呢?应该是有的。



有一次宝玉谈及诗词,高兴之处说起拿姑娘们做的诗给外头人看,无人不真心赞叹。宝玉平日里跟谁走的频繁?北静王肯定在内,他又是个附庸风雅的王爷,喜好与宝玉相似,焉能不被黛玉的诗词打动?既然动心必然会做出追求行动。

所以,北静王最后应该追求黛玉了,但我们知道黛玉此生是来报恩的,一生只为宝玉而活,必然不会跟北静王有结果。

这样一来,宝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北静王呢!


姑妄言知


林黛玉为什么除了贾宝玉,就没有第二个竞争对手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作者曹雪芹身处的社会年代。在封建礼教的制度下,像林黛玉这样的名门世家、书香门第的贵族小姐,那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金小姐。

何为深宅大院?各位读书的人,再仔细看一下林黛玉进贾府的章节,贾家女眷的活动范围,且看原文。



如下——“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随至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下。……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

大门口又十几个门丁守着。林黛玉被贾家奴仆抬轿接进去,从大门到女眷们生活的垂花门内,换了几波的人。

另有原文,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来至荣府大门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

角门也是有门丁守着,后来林黛玉住进了大观园,仍旧门禁严格,

原文如下——“待贾母安寝,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叫角门皆锁上,从上的婆子们查起”。

大观园不光有人,还有各处上夜的婆子们。

所以,除了贾宝玉这个凤凰蛋,红楼梦的男主角,哪个外男能进到大观园,见到林黛玉?

说到这里,有个外男,薛蟠。

他是怎么见到林黛玉的?看原文——“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门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别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撞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属于突发情况,万万想不到的事。薛宝钗也是有福,林黛玉可怜没个替她着想的。

封建制度下,男女有别,出现不了贾宝玉的竞争对手呢。



二是,《红楼梦》的根本,从本质上,作者曹雪芹是想要写出,脱离那些俗套的才子佳人小说范本的作品。他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人是有个前生故事的,绛珠仙子下凡还泪神瑛侍者。要是冒出个男二号来,就得问下,您是不是跑错片场了?

我是潇湘竹雨纷纷,喜欢的请关注。


潇湘竹雨纷纷


我是从不识字的时候,就翻看红楼梦的连环画,特别喜欢看里面人物和美食、美景。小学四年级,一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完了红楼梦。当时,把我震的呀,居然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美丽的人间净土,这样真挚热烈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果然是少不看红楼啊,世人诚不欺我。来,先上几张林妹妹的美照,养养眼。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林黛玉的风流宛转,曹公写人从来不会直眉瞪眼的下笔直夸,他笔下的女子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湘云的咬舌发音,宝钗的丰满怕热,袭人容长脸上的小雀斑……唯独是林黛玉,曹公没有一笔是写她外貌的缺陷,只说,她对于爱情的“小心眼”,她的小心眼和眼泪只用在了宝玉的身上,痴人有一片痴心。

相对于出身皇商的薛宝钗,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探花出身,书香世家,官至二品,林黛玉世家小姐,表面叛逆,其实还是非常遵守规矩。反倒是,薛宝钗一进贾府,立即就目标明确的选择了贾宝玉,毫不犹豫下手了。可以说是新兴的资本者对旧式贵族的一种资源掠夺,不幸的是,双输。

被高高围墙圈起来大观园中,基本上从来没有外男进入,小姐们能被哪个男子看到呢?

所以说,被众多女子围绕和喜爱的贾宝玉就是男性的代表。在大观园中,他没有竞争者,他就是男性的代表。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肯定,就确定了林黛玉的价值。这一点上曹公颇为调皮,他在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中了邪祟的时候,说一片混乱之中,薛蟠被林黛玉的风姿迷倒“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宛转,已酥倒在那里”,这一段描写简直是神来之笔,写出了林黛玉的绝代姿容。只一眼,什么都没做,就把人迷得全身酥了。

所以说,红楼之中,贾宝玉不是没有竞争者,也不是没有人看到林黛玉的过人之处。要不然,贾母也不会在招待贵客的时候,只叫宝钗、黛玉、湘云和探春见客。


甜蜜伏特加


什么是喜欢,喜欢,是由心而发对某人的真实客观情感。不是单纯的喜欢一个人的样貌,身材。

红楼梦里,围绕贾宝玉而写的情感,很多,喜欢贾宝玉的女孩也不少。但林黛玉的情感戏,几乎只围绕着一个贾宝玉了。尽管她的面貌身姿绝好,才情横溢。但身娇体弱,哭哭啼啼。所以,却是高处不胜寒。

除了贾宝玉,没有别人喜欢她!就算是老祖宗,也谈不上喜欢。若真的喜欢,就不会有最后骗得贾宝玉娶薛宝钗,让三人悲哀了。至于别的男子,我甚至没见林黛玉与除了贾宝玉的男子说过几句话。

圈子太小,也就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了。



阿拉5457


书中只写过薛蟠看到林妹妹酥倒了,其他没有直接写有男子对黛玉的倾倒,倒是借下人兴儿之口,说起过黛玉的美,无人能及。

其实宝玉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就是北静王,只是很多人觉得北静王乃仁义之王,不会去强娶黛玉,更不会不顾与宝玉的交情。

但以书中出现的各种伏笔来看,北静王与黛玉有交集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以北静王的性格,如果他从宝玉或者其他人的口里知道,贾府有一位外孙女才貌兼具,又是出身高贵的林家女儿,再加上不知道宝黛之间的感情,到贾府去提亲,也完全有这种可能性。

贾府在失去了元妃这个政治靠山之后,唯一还能靠得住的就是这位与贾府交好的北静王,相信以北静王的身世地位,如果来贾府提亲,贾家是不敢拒绝的,即便是黛玉不同意,也不敢违背,最多是以死抗争不嫁。

当然如果北静王知道宝玉与黛玉的感情,还公然插足强娶黛玉,那只能说明北静王是一个假仁义的王爷,与他正直的形象不符。


红学爱好者萧梦


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着力塑造的一个世外仙姝,她的本体是三生石畔灵河岸边的仙草,不食人间烟火,有超逸轻灵的纯粹之美。后来她身体弱、爱哭也为其独有的风貌平添了无可替代的韵致,因此,林黛玉的美绝对与凡俗的美大不相同,因此,最贴切的形容是〝风露清愁〞。



在众多的莺莺燕燕当中,贾宝玉就是认定了这个一见面就不同凡俗的,神仙般的妹妹。尽管他也会流连于众多佳丽中,但心一直是倾向于黛玉的。

宝玉唯有在黛玉面前才能够做低伏小,心心相系,睡里梦里都忘不了她,并且心心念念妹妹,只要有空,每日必到潇湘馆来探望妹妹。出于封建道德礼仪,才说心里是老太太,太太、老爷,第四个是妹妹,但是他最牵挂的是妹妹,真实想法反而倒是妹妹排在最先的,有了好东西、好玩的,也都想着要送给林妹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解不开的事,也都想着来找妹妹。日常作为一个男孩难免粗犷,可是在妹妹面前,他总是陪着十二分的小心,察言观色,心内盘算,生怕唐突了妹妹,并且问妹妹晚间休息得如何?还咳嗽吗?脸色怎样?吃得如何?等等一些具体而细致的问题,简直不亚于一位唠叨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那般的关心,并且把平生最快意的事,看成是与林妹妹结为佳偶。因此,贾宝玉是最倾慕林黛玉的一位年轻公子。



黛玉就是这样一个轻灵绝尘的精灵,不光为宝哥哥魂牵梦绕,也被别人一见钟情。书中明确写仰慕妹妹的人便是薛蟠。薛蟠不学无术,最好斗鸡走马,并且粗俗不堪,可就是这样的人,无意一眼瞥见到妹妹的风流婉转也不禁酥倒了半边。须知薛蟠可是见过漂亮姑娘的,她的妹妹薛宝钗,就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般的妙人。

薛蟠为了能够求娶妹妹,必然央求薛姨妈,可是薛姨妈虽然宠溺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但还不至于糟蹋了人家正经的好姑娘,于是拒绝了。薛蟠还曾经把自己的这种心思委婉展现在妹妹面前,他去江南办事的时候顺便采买了许许多多的玩物,叫宝钗送给大家,给林黛玉的比别的姑娘多一倍,而且还增加虎丘塑的自家小像。试想一个亲戚家的贵族公子将自己的生动小像送给了未出阁的小姐,其意义实在是不言自明的。在古代,别说是这么明白的一种表示,就是送了手帕子的,没有写着名字,没有明显相貌的,也是伤风败俗大为不妥的。

只是书中并没有写到黛玉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薛蟠小像之后作何感想,大约也有一些猜想的,只不过,毕竟薛家没有明说,毕竟是夹杂在一大堆礼物当中,铺了半炕,黛玉也可能只把它当作玩艺吧!薛蟠求娶黛玉不成,也只能感慨佳人难遇,到底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也许,知道了宝黛之间的故事吧!不然,宝钗怀疑他告密致使宝玉挨打,就着急拿了门闩要去把宝玉打死,可能这也是他对宝玉表达不满的一种反映吧!

倒是宝钗,将薛蟠对黛玉有意这件过去了的故事,当作玩笑抖露了出来,足见宝钗心底,也还是对黛玉有一些认同感的。毕竟我们不能够以恶意揣测宝钗是希望薛蟠娶到黛玉之后,自己就没有了嫁给宝玉的情敌。我们还要从亲情的角度来考虑,就心性来讲,我们对亲人总是宽容度比较高的,即使这个亲人有比较大的错处和不成器,也觉得是最亲近和比较好的。

原著中没有明确写道,其他还有什么人对黛玉有钦慕之情,可是我们从小玩意传情,最终结成配偶的例证来看,还有一个人是不容忽视的,也许最终还真的与黛玉有那么一些瓜葛,那么这个人就是北静王爷水溶。



起初北静王爷见到宝玉的时候,欣赏宝玉的容貌和品行,说到让宝玉在闲暇时可经常到他那里讲谈一下。因此,宝玉此后可能也会与北静王爷交集颇多,才能够在私自悼祭金钏的事上,拿了祭奠北静王爷新逝的爱妾这件事情做幌子。

黛玉虽然是养在深闺之中的小姐,但因为贾家在京城也属于高门望族,四大家族影响力也不可小瞧,奴才们背地里也喜欢议论这些年轻的小姐,因此林黛玉的品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外边的那些爷们知道。再加上林黛玉文采斐然,更有着脱俗之美,无疑会引起一众公子的广泛关注。书中还特别指出,宝玉将他们在大观园里写的诗抄在扇子上,有可能拿出去给外人瞧到了,宝玉虽然做了辩解,但是这种事情也许已然在他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发生了,那么,作出浑然天成而又飘逸雅致的诗句的黛玉的名声也会随之远播。

北静王爷又是一个人品出众、不拘俗套的年轻弱冠王爷,看了这些诗句,听了那些传闻,必然也会问起宝玉,只不知宝玉如何作答。宝玉还曾经把北静王爷所赐的鹡鸰香念珠转送黛玉,如果黛玉接了,是否也就成就了一段姻缘?可是黛玉当时就掷地不取,并且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又有一次下雪天,宝玉穿了北静王爷送他的一套蓑衣冒雪去看黛玉,黛玉说,这身打扮,就像是渔翁。宝玉说,明儿我也弄一套给你,黛玉说,我不要,穿上就像是画上的渔婆了,并且为此而觉得羞涩,低头装作咳嗽。那么以宝玉对林妹妹的看重,是否以后会再要一套女式的来送给黛玉呢,也是难保的,并且宝玉还说过,北静王爷在家也是这么打扮的,若如此,是否也说明黛玉与北静王爷之间还是暗含一段姻缘的。

可惜《红楼梦》原著中后40回已无从寻觅,因此不知是否有可能会写到北静王爷与黛玉之间的纠葛。可以肯定的是,黛玉肯定是非宝玉不嫁的,凭你是谁,天王老子也不可能改变她的意志。但是,如果北静王爷以自身的地位、权势下一定的命令,并且以宝玉的安危相要挟,那么贾府肯定是扛不住的,何况后来贾府遭到抄家之后,北静王爷如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其罪责便可略作减免,那么北静王爷是否亦可以以此作为筹码呢?要知道,前文可是曾经明确写道,北静王爷的一个爱妾已经死了,北静王爷伤心得什么似的。北静王爷虽然日常通情达理、大度宽容,可如果为了得到倾慕的女人,利用自身权势下达一定的命令,也不是不可能的。



早年间,曾经看到过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西岭雪写的《黛玉传》,即写道北静王爷意欲求娶黛玉,然黛玉坚决不从,在抄家之时便亡故了,因此北静王爷也只好感慨顿足,朝逝去的佳人拜了几拜,全了心意。

喜欢红楼,并从骨子里爱黛玉的人,觉得她不该早亡,也觉得宝玉配不上黛玉的一众红楼架空和穿越小说作者,不少人就写了北静王爷与黛玉非常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的确,像黛玉这样柔弱又慧敏的女子是应该得到格外的坚强的呵护的,宝玉虽一心在妹妹身上,自身却缺乏保护妹妹的能力和水平,北静王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这样也不负黛玉居住叫做“有凤来仪〞,自身又有〝潇湘妃子〞的称号,和泪洒斑竹的故事,不过如若那样,《红楼梦》就不是一出宝黛的爱情悲剧了!可见美好亦不能两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