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齊白石畫蝦的故事算是家喻戶曉啦,齊白石為了畫好蝦,特地在書桌前養了大蝦,每天都認真觀察蝦的形態,把蝦的進退,遊的快慢,甚至鬥毆、跳躍的神態,統統都畫了出來。

不僅如此,要求極高的齊白石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為了把蝦的神態畫的生動,活潑,靈敏,透明感很強,像溼漉漉的,真的生活在水中一樣。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齊白石畫蝦

一直都知道國畫大師齊白石在書畫藝術上的造詣,只是沒想到齊白石和酒的淵源那麼深!

據已故詩人艾青介紹,齊白石在八十多歲的時候,每餐飯仍然能喝上一杯白酒,還會作些酒畫酒詩。

比如齊白石老人家的《酒柿圖》,一個大的褐色酒罈,酒罈下方畫了兩個提籃,分別放著黃色的柿子和白色的百合,在畫的右上方,齊白石用篆書題了一句:“百事石如飲酒強。白石老人並篆”。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酒柿圖

再比如齊白石的《盜甕圖》,題詞“宰相歸田,囊底無錢,寧肯為盜,不肯傷廉。”借用的是畢卓盜酒的故事。

畢卓特別喜歡喝酒,也經常因為喝酒而耽誤工作。一次,畢卓家的鄰居釀的酒可以喝了,結果他去偷酒喝,喝醉了在酒罈旁邊睡著了,被管酒的人抓住了,第二天這事就傳遍了。後來畢卓被解職後,也依然喜歡喝酒,一直都很頹廢,被酒毀了一生。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盜甕圖

但齊白石老人家為畢卓盜酒賦予了新的含義,認為畢卓很正直,為官清廉,沒有貪汙,才買不起酒要去偷酒喝。

再說一個齊白石酒後作畫的小故事,1920年,齊白石和戲劇大師梅蘭芳在北京偶遇,當時齊白石賣畫為生,名氣平平,不盡人意。而梅蘭芳當年26歲,是他戲劇爐火純青的表演巔峰時代,紅遍大江南北。梅蘭芳多年鍾情於國畫藝術,曾專門拜王夢白為師,齊白石來北京後,梅蘭芳在朋友口中得知他的藝術造詣高超,特別欽佩。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齊白石和梅蘭芳

於是邀請了齊白石來家中做客,親自研墨,請他作畫,梅蘭芳為了表示感謝,唱了一段《貴妃醉酒》,齊白石在微醺之際,作了一幅《雪中送炭》,賦詩一首:“曾見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動公卿。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這是齊白石對梅蘭芳解其囧境而敬作。,兩人相談甚歡,相互欽佩。

齊白石先生的作品總是充滿濃郁的民間氣息,所畫的《菊花與酒》也具有濃厚的文化寓意。傳統民俗文化中,重陽節有賞菊和引菊花酒的習俗,因為九與酒為諧音,喝菊酒可以延年益壽,因此,這幅是以祝壽為題材的作品。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菊花與酒

還有不得不提的《醉飲圖》, 鐵柺李拄杖立姿,仰天喝酒,明黃葫蘆畫龍點睛,強調“醉飲”,象徵豪放不羈,悠然自在的生活態度。

他為什麼九十歲還堅持喝白酒,原來酒的作用這麼大

人物四屏(右一為《醉飲圖》)

這也以2185萬元成交價拍得,用作五糧液文化藝術紀念酒的瓶身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商城看看這幾款五糧液·文化藝術酒喲!

白石老人家平時飲酒特別節制,飲酒主要是為了生活藝術,看他的作品就能發現不少畫作都是與酒有關的。不過齊白石飲酒很節制,這也是他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吧。

這是東方盛禮為各位酒友開設的《酒文化》專題,主要給大家科普名人與酒的故事,每天都會更新。

當然啦,各位酒友要是想了解酒文化的其他內容,可以留言告訴小編喲!免費訂製你想看的內容,聽起來是不是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