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军装是谁设计的,有何依据?

特纯奶人


二战时期的德军军服在中外很多人士看来,可谓独树一帜,很多人赞叹这一体系的军服设计美观。更有人言之确凿,是某几个名家设计的,那么我们先不妨对二战德军军服的样式进行解析。


二战德军军服元素

二战德军军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陆军军服,陆军军服上吸引人眼球的元素无非是帽徽、鹰徽、领章和肩章。

德军的帽徽是黑-白-红三色同心圆,寓意是国旗上的三种颜色,外侧用橡树叶花环装饰。

德军的领章依照军衔等级各不相同,将军和元帅是矢车菊图案,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的领章都是罗马柱图案。

二战德军帽徽和领章样式

1 将军与元帅领章 2 校官领章 3尉官领章 4 士官和士兵领章

德军的肩章样式也是按照军衔来划分。

元帅是金色双节绳交叉编织绳底板,上面缀有两根交叉的元帅权杖。

将军是金色双节绳交叉编织绳底板,按照军衔高低缀有3-0颗四芒星。

校官是银色的双节绳交叉编织绳底板,按照军衔高低缀有2-0颗四芒星。

尉官是银色的编织绳底板,按照军衔高低缀有2-0颗四芒星。

士官和士兵的肩章是纯色底板,外侧用兵种色的牙线装饰,通过肩章和臂章的组合区分军衔。

二战德军的肩章样式

1 元帅肩章 2 将军肩章 3 校官肩章 4 尉官肩章 5 士官肩章 6 士兵肩章

象征意义

掌握了德军军服的这些元素之后,不妨来看看这些设计元素的含义。

同心圆:国旗上的三色组成同心圆,代表国家。英国、法国以及一些英联邦国家的机徽也是这种样式。

橡树叶:橡树木质坚硬,所以欧洲许多国家都将橡树看作坚强勇敢的象征,认为是雷神托尔之树。德国的国树是橡树。

罗马柱:罗马柱实际尚源于古希腊的建筑样式,后来被古罗马继承,从而一直传承下去。欧洲各国一致认为罗马柱就是人体美的象征。

矢车菊象征忠诚

另外,铁十字早在1813年,就是现代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军队的勋章样式。

所以,除了鹰徽之外,这些军服视觉元素和纳粹没有关系。

那么,是不是第三帝国的军队将这些军服设计元素结合起来的呢?

魏玛国防军军服样式

我们把时间往前推,追溯到1933年纳粹上台之前的军服样式。一战结束后到1933年,德国政府被称为魏玛政权,军队一般被称为魏玛国防军。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魏玛国防军将军、军官和士兵的军服。

魏玛国防军将军和校官的军服照片如下:

士兵的军服如下:

请大家分辨一下,除了军帽和军服右胸上没有纳粹鹰徽之外,帽徽是同心圆样式,军官和士兵的肩章分别是编织绳底板和纯色底板,领章按照军衔的不同,同样是矢车菊图案和罗马柱图案。

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一战德军军服元素

那么这种军服样式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创造的吗?我们再向前追溯,追溯到一战,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的军队,审视一下帝国时期的将军、军官和士兵的军服。

如下,从左到右,分别是将军、军官和士兵的制服。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的是,同心圆帽徽、编织绳底板和纯色底板样式的肩章,还有矢车菊,罗马柱图案这些元素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通过比对魏玛国防军军服和一战德军军服,我们不难发现,德军军服上的元素,除了纳粹标志之外,早已出现了,二战德军军服,无非是沿着历史上德军军服的风格,继续发展而来的样式。

名家设计?

国内外曾有流行的说法,说德军军服是著名设计师设计的。但是如果大家看到本文的前几个段落,应该很清楚,留给设计师发挥的余地,不多了。

一种说法是:HUGO BOSS(雨果博思,但是按照德语发音,应该是胡戈·博斯才对)设计了纳粹德军军服。

胡戈·博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期遇到生意上的困难,确实因为得到德国军方的订单才渡过难关,但是据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权威媒体的报道,雨果博思公司的致歉声明的内容是:二战期间,胡戈·博斯曾追随纳粹,他们使用了180名战俘生产德军和党卫队制服,因为战俘非自愿劳动,且没能得到人道的待遇,向公众致歉。只是说生产,没有提及设计事宜。所以,笔者认为二战德军军服不是胡戈·博斯设计的。

胡戈·博斯


还有一种说法指向了包豪斯。包豪斯是德国的一所大学,强项是建筑设计领域。恐怕难以想象纳粹居然让一所擅长建筑设计的大学来设计军服。


更何况,纳粹很不喜欢包豪斯的设计观念,其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担心自己被纳粹政权逮捕,1934年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出德国,到美国去了。

所以,笔者认为这更是误传,谣言的源头可能是一些观众看了架空历史剧《高堡奇人》,其中的很多场景模仿了包豪斯风格的设计,让一些人“脑补”包豪斯设计了二战德军军服的观点。实际上,《高堡奇人》很多布景不过是照搬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一些较为前卫的设计而已,只不过其中有些风格早已不流行,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那么二战德军的军服到底是谁设计的呢?

笔者的看法是,依然是德军自己的军需部门在已有的样式上进行调整修改。至于一些体现纳粹标志的军服元素,党卫队区队长(相当于准将)卡尔·迪比奇最有可能。此人在学校中学习的就是艺术专业,后来主持设计了党卫队的M32制服,还有党卫队的很多配饰,比如徽章、佩剑、戒指等等。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很信任他,任命他为艺术和设计顾问。

卡尔·迪比奇


正如笔者所说,德国军服的视觉元素从帝国时期一路传承而来,留给设计师发挥的余地并不多。笔者认为给人眼前一亮的原因主要是:

德国这样的老牌工业国家,能够量体裁衣,生产出合体衣服的水平和普及程度较高。这样缝制的衣服,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是衣服平整,挺拔,能够突出穿着者的好身材,或者塑造出好身材的形象。

德国军服的元素和美英苏等其它国家截然不同,别具一格的风格,加上二战早期的战绩,给人别样的感觉。

最后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量体裁衣的高水平裁缝稀少,且价格使得一般人难以承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定制服装的意义所在。更何况,为了经济实惠起见,很多人在选购服装的时候,喜欢选购大一码——防止缩水,方便套冬装。这个观念甚至蔓延到军服制服的设计和生产上,造成上述两点给人在视觉方面的冲击,更加强烈。


阅读更多军事精彩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近卫步兵师


二战德军的军装设计商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HUGO BOSS,其中希特勒为德国军装添加了一些第三帝国特有的配饰,也让二战时德军军装增色不少。



二战时德国军装主要延续普鲁士军装传统,而普鲁士军队所崇尚的“服从,服从,再服从”精神,在其军装上也有所体现。而统一得体的军装不但显示着日耳曼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骑士精神,更体现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德意志精神。



其设计理念就是得体,大气,严谨,威武,服从。这些都在二战中德军军服中有所展现,统一的军服就是为了体现整体效果,排斥个性展示,最大限度的成为战争机器的一员。因此德军军服普遍采用量体裁衣,依照每个人的体型设计相匹配的军装。它主要有以下做法,1立体裁量,合理收腰,展现男性力量美感。2勋章配饰精美,比例协调。3用料扎实,做工优良,配色得体大方。这些都有助于吸引兵源,让军队气质显得高贵,得体,具有贵族特质。



当然军队的军装不仅仅作为防寒保暖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展示与威慑,再加上具有艺术味道的配饰,也有助于让普通民众产生向往,增加高大形象。最终有利于战争机器的开动。


快速军事一点通


德国军服之所以受到追捧,不带任何历史因素的说,单纯就是因为衣服漂亮好看,当年希特勒就说过,军服漂亮才能让年轻人踊跃参军。那为什么德国的军装被认为二战最帅的呢?

一,出身名门。

设计这款衣服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当然也是因为继承了普鲁士的传统,受到了传统影响)包豪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院校,这所学校是现在设计教育的开山鼻祖,它是乌托邦精神的中心,其创立者在青年时期就投入了德意志制造同盟,他标榜要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人的灵魂,反传统,注入现代艺术,总之就是很前卫又牛的那种。




二,按照审美标准制作。

1、立体剪裁、合体收腰,以体现男性身体力量美感;

2、勋章配饰纹饰精美繁多,但是并不杂乱,比例协调;

3、面料好做工精,在配色上也得体大方。




第三,希特勒的重视。

二战时德国效忠希特勒的党卫军,他的黑色军服是希特勒亲自参与设计,(被称为是从古至今最好看的军服,没有之一,希特勒还是个艺术家)还有效忠德国的国防军,标志则是各个师分开设计的,什么骷髅师,帝国师,还有纳粹的旗子,著名的反“卍”也是希特勒亲自设计。



在希特勒的重视下,德军军服不再只是一帮糙汉子的衣服,他们被注入了艺术美感,成为了众人追捧的明星。

(这张真的是真的吗?哪里的……)


军事一点通



二战时的德国军装可以说是最帅气、最威武的,这也是当年那么多的少年狂热的加入纳粹德军的一个原因,即使到了今天二战中的纳粹军服的霸气和威武也依然丝毫不输给任何一款军服。有一个传言就是纳粹德军军服是由希特勒自己进行设计的,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只不过希特勒亲自设计了一种,继续看会在进行详细的介绍。

纳粹德军的军服整体的设计不能单单的说是谁设计的,可以说它的整体设计包含了很多人的努力,其中也有纳粹元首希特勒的功劳。

二战德军军服整体是由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进行设计的,这也不只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队的功劳,而这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成果,德军军服是普鲁士风格在持续使用中的不断改进和演变升级。

说到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纳粹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其实二战基本是一致的,都效忠与他们的纳粹头子希特勒,但是国防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代表着德国,而党卫军则意味着誓死效忠希特勒,似乎成了个人的警卫部队一样。

正是这种区别,纳粹党卫军的军服也就更加的特别,其服装都由希特勒亲自设计,可以看出希特勒对于党卫军的重视程度了,而其下的不同师的标志不同,但也都出自希特勒之手,骷髅师、帝国师的标志就是经典之作。

希特勒年幼学习绘画,而且很有天赋,只不过由于个性原因被认为是不适合学习绘画的,到后来又深深的迷上了建筑设计,相信这些也是他成为一个设计经典军服的原因之一。


冰雹蓝天


具体看,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集体的创作。"包豪斯”源于德国,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下图)的名称,由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创办。包豪斯设计的特点在于形式跟随功能,去除干扰和装饰,实用、唯美、极简。总结起来就是“实用且好看的现代化工业产品”。

尽管具体设计者是包豪斯学院,但德军军装绝不能简单的归结于由一个单独的“谁”设计的,而是普鲁士风格在传承中不断改进和演化的结果。比如,橡叶饰,双列直纹领章,双铰线编织肩章,袖标,兵种色,勋章奖章、制式军靴等,都可以追溯到一战甚至更早的时代;装甲兵的黑色制服、步兵的野战灰制服、头盔、领章都始于魏玛时期。

之后,审美功力不错的小胡子和他的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意和改造,比如党卫军的骷髅领章和徽标,旨在传承腓特烈的骷髅骠骑;兵党卫军的双闪电以及大部分师徽都源自北欧神话(纳粹高层大都是神秘学爱好者),在条顿骑士时代就已经应用过。

必须承认,抛开纳粹德国的邪恶和罪不可赦,其在形象包装方面绝对是同时代国家的翘楚。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领导层沉醉于各式各样的制服和配饰之中。制服,对于当时的德国有着崇高和神圣的色彩。在大搞种族主义的集权体制下,制服成了人种优秀论的道具和地位的标识。

去投降也要穿的体面气派,气场分分钟压倒获胜的英军。

比如,不单纯是武装部队,甚至邮递员、售票员、火车司机、也都是一身笔挺的制服,各种精美的配饰,戴着雪白的手套,花样繁多的臂章、徽标以显示日耳曼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动不动就穿的“帅帅的”搞个“惊天动地”的大型团体公众活动,上至纽伦堡大会、柏林奥运会,下至村镇普通中小学的“青年团”游行。激发起了人们骨子里的法西斯式审美——欢盛大的仪式,雄伟的建筑,精美的制服和饰品,健美挺拔的身姿,高贵纯正的血统,战无不胜的神话......

让德意志民族成为完美典范,觉得自己“棒棒哒”,增强民族自信心,国家自豪感爆棚。

然而,事实上,早期的纳粹制服并不出众,全身黄黄的卡其色,软塌塌的布料,不坚挺,右臂带袖标。

这身制服是德国原本配发给东非殖民地的军装,一战后德国彻底失去了海外殖民地,军装成了库存清仓货,便宜甩卖给了当时手头比较局促的早期纳粹冲锋队做了制服。

纳粹军装的登峰造极之作是30年代开始普及的国防军和党卫军制服。这一时期军官的制服不是单纯的用SMLXL这样的大众尺码,而是量身打造,立体裁剪,采用高端毛呢面料,非常的笔挺修身。在配饰方面,这一时期德军配饰传承了普鲁士和德国的作风,非常丰富详细标明了佩戴者的军衔、阅历,比如近战章、战伤章等等,几乎是随身佩带的简历表。

第一、德国军装不是随着希特勒的上台而突然变好看的,是继承自普鲁士的军装传统,在一定的历史传承基础上,结合了包豪斯的设计和工艺。大家看下面几幅图,一战的德国军装同二战已经非常接近了,二战为了更适应机械化作战的需要衣服进行了改进,同时出现了早期的迷彩。

上图为一战时期德国军装

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军装

二战时期党卫军军装

对比美军,下图《兄弟连》剧照。美军作战装更讲究实用,宽松舒适,而且出于安全防护的考虑,军官和士兵的服装没啥大区别,都很朴素。
美军装还使用了工业化产品——拉链,细节之处体现出了美国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大国的身份。


对比下图,93年德国电影《决战斯大林格勒》中的德军作战服。

显而易见,前线作战人员穿着美美的毛呢修身西装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确不切合作战需要的。所以,二战中后期,德军开始用迷彩服装备部队。

上图,40年代武装党卫队迷彩,不修身,不笔挺了,就不那么酷了,但是实用性大大加强。现在大家对二战德军的认识多通过影视作品,而电影中为了树立二战德军严谨冷酷的高冷形象,往往更倾向选择帅气的毛呢军装、铮亮的皮靴和精美的配饰。

二、身材比例是重要因素

比如咱们东亚人的头身比不如西方人,容貌也不够立体,许多德粉自己cosplay二战德国军装,那效果还不如小区保安。。。。

希特勒上台之后大搞全民体育,在青少年中办夏令营,鼓励各种室内外锻炼活动,铸造青少年的坚强体魄和健美身材,以佐证他鼓吹的社会达尔文论。加之30年代中后期德国经济繁荣,人民吃的也好,所以这种全民健身带来的是二战时德国兵源质量优于其他欧洲国家,青年军人的身材普遍较好。

1934年纽伦堡大会上的健身表演。



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式健身表演

总之,纳粹掌权时期的德国那些富有美感的事物,是整个欧洲,普鲁士——德国文化的传承,希特勒及纳粹党对德国的影响着实被严重夸大了。

最后,对比一下现在的联邦德国国防军——选择把制服裁剪的休闲松垮些,绝对避免出现普鲁士式的修身制服和锃亮的长筒军靴,也绝对不会出现踢正步的动作。唯恐太帅了会出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