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的快速病理准确吗?

瞳孔世界


术前穿刺(空芯针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术后常规大病理哪个结果更准确?

这是经常有朋友咨询的问题,究竟哪个结果最准确,为什么有时候穿刺活检、冰冻病理与常规大病理结果不同呢?治疗方案以那种病理结果为主呢?

我是@乳腺科杨医生,专注乳腺健康知识科普!

首先说:术后常规的大病理是最准确的报告,所取的组织量最大,结果最准确,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一般以常规大病理为准。


空芯针穿刺活检:由于穿刺的取材量少,有可能会穿刺不到肿瘤的核心位置,因此,病理结果有假阴性的风险。


快速冰冻病理是:将组织经过快速冷却,冰冻到零下20度,再切成5um的薄片、染色,一般约30分钟内看组织的良恶性,准确率在95%左右。

通过这个讲解,大家应该明白三种病理检查的优缺点了,尤其是乳腺癌,在后续的治疗方案上:必须依据术后常规大病理的结果进行评估,综合判断。 我是@乳腺科杨医生, 有问题请关注后留言咨询!


乳腺科杨医生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准确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取材是否足够,医生的诊断水平以及制作快速冰冻标本的工具等等,如果和术后常规的石蜡病理切片相比较,准确度肯定低,但是是外科医生离不了的诊断工具。如果取材部位合适,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诊断的准确度很高,哪怕不能100%给出诊断,但至少可以大概判断是否有可疑的细胞,这给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或者治疗方案带来巨大的支持。

在国际来说,都是允许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和术后石蜡病理有一定的误差。做到100%符合是不可能的。因为术中快速冰冻的结果大概30分钟左右出来,而术后的石蜡病理报告多数是5-7天出来。两者处理和制备过程相差甚大,因此,石蜡病理的诊断是金标准。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术中快速冰冻呢?

一是术中发现了新的情况,就是和术前诊断不完全符合。比如胃癌,术前胃镜活检明确胃腺癌,但是术中发现腹腔内有结节,此时,就需要切除结节,送快速冰冻。如果报告是转移,那么手术就停止了,属于晚期,不应该手术切除。如果不是转移,那么可以行根治性切除。

二是术中发现肿瘤侵及或者距离周围脏器组织太近,不确定是否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和脏器。比如直肠癌和膀胱或者子宫粘在一起,不知是癌细胞直接侵犯还是炎性粘连。那么,就需要术中快速冰冻明确,是直接癌侵犯,那么可能需要联合脏器全部或者部分切除,如果只是炎性粘连,那么就不需要联合脏器切除。

三是确定切缘是否足够。比如贲门癌或者远端胃癌,术中需要判断远端食管断端是否有癌残留,如果有的话,那么就需要开胸手术,再多切除部分食管,如果阴性,可以不用开胸手术。

但是,毕竟是30分钟出结果的快速冰冻,和术后的石蜡病理切片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但不能因为有误差就否定了快速冰冻的巨大临床实际价值。因此,常常在手术前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术中快速冰冻的目的,意义和局限性。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病理诊断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目前的诊断有两种一种是快速的诊断,大概30分钟左右出结果,也就是您做的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另外一种是常规的术后石蜡病理,石蜡病理的耗时较长,需要经过固定、取材、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石蜡病理的结果至少要24小时以后才会出来。

快速冰冻病理是将手术台上取下的组织放到冷冻机里面,在-20度左右的温度下冻成硬块,制成切片,用于快速诊断。冰冻病理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诊断,难度相当高,取材困难,制片的效果也不是很满意,所以术中冰冻病理特别考验病理科医生的水平,一般而言准确率在70%至90%之间。受医生水平和制片好坏的影响。

由于术中冰冻病理的挑战非常大,我也跟国外的一些医生交流过,其中一个医生说,他们医院(一个美国非常著名的医院,全世界领先)没有开展术中冰冻病理的检查,因为他们医院的病理科医生不敢承担相关的风险。

所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准确率70%至90%左右,最终病理诊断需要以最后的石蜡病理为准。


普外科曾医生


我是一名病理医师,经常会接收到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临床需求。

诊断和治疗是医疗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当然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治疗也就无从谈起。而我们说病理诊断是疾病的最终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

病理诊断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接受检查的样本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最终才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

▲病理技师在做组织石蜡切片

常规的处理我们都是制作石蜡包埋样本的切片来诊断,这样的样本处理环节大概需要经过24小时左右。有一种快速切片的方法叫冷冻切片,利用组织中存在少量水份的原理,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样本可以直接冷冻切片,整个制片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行业规范要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必须在30分钟内发出,因为临床大夫还在等待结果进行下一步手术处理,那么留给病理医生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做诊断的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

由于冷冻切片中冰晶会造成细胞形态的变化,增加诊断上的困难,加上留给病理医生的时间余地有限,因而诊断的准确率没有常规病理高,具有一定的医疗风险,所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一般要求有两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病理医生同时签发报告。行业中常规病理的准确率要求是99%以上,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要求在95%以上。

既然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没那么高,医疗风险很大,那么一般情况下都会避免使用的,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原则上如果能使用其他更好的方法得到明确诊断的,就不使用术中冰冻切片作诊断。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会建议使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呢?

  • 肿瘤患者的病灶在术前无法明确诊断,而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手术方案又密切相关

  • 手术中发现的意外情况,又和下一步的手术方案密切相关的

  • 已经明确诊断但是需要明确手术切片是否足够

在微创活检病理诊断技术不断提升的当前,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常规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更高,时效一般也在24小时内也可以给出,能在术前明确诊断的,也没有必要去冒那个风险了。

但是我国不少临床大夫观念还比较落后,比如乳腺癌,国际上都是术前做粗针穿刺常规病理诊断并作激素受体检测,我们很多医院还在做术中冰冻快速诊断。甲状腺癌术前就可以做细针穿刺来明确诊断,也不要做术中冰冻诊断了。人体深部的组织也都是可以通过影像定位来做穿刺检查来做活检病理诊断的,所以在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机构,术中冰冻快速诊断大部分使用于对手术切缘的评估上,用于手术中良恶性定性诊断越来越少。


【传播靠谱的病理医学常识,欢迎关注】


华夏病理


我一直把悟空问答这个平台看成是一个科普小讲台,作为一个病理医生,让我来讲一讲我们在术中冰冻(老百姓讲的快速病理)的那些事,希望我的一些小想法可以帮到你。

1. 什么是术中冰冻?顾名思义,就是在手术过程中把手术医生送过来的组织在半小时之内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制成切片放到显微镜🔬下面观察,主要目的明确良恶性或者看看切缘是不是切干净了,这样能很好的指导手术医生接下来的手术方案,比如病理报告报良性时,手术医生就只把肿块切除以后手术就结束了,而如果病理报恶性,手术医生会扩大切除甚至摘掉相应器官。所以常常把病理医生叫做刀尖上的舞者💃,可想而知病理医生在术中冰冻的时候在短时间内给出诊断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有多大。


2. 术中冰冻也是科学呀,为什么会不准?之前说过术中对标本冷冻,切片,染色都是较为简易的步骤,为的是快速观察给出答案。所以冰冻切片和常规意义上的病理HE切片不管从着色效果还是细胞形态都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对术中冰冻诊断医生年资有要求的原因。

3. 既然不准我们为什么还要做?注意⚠️上面提到的不准是指存在出错的风险,准确率肯定没有术后大病理高,但是为了提高术中冰冻的准确率我待过的两家三甲医院病理科都🈶️三级会诊,也就是如果术中冰冻报告医生不确定的话会拿给上一级或者主任把关。现在临床诊断有很多手段在手术之前就能够明确病变的良恶性,也就减少了术中冰冻病理医生的压力。但是有些患者术前穿刺结果是良性,但是影像上和临床上都认为不太好,也就是临床结果和穿刺病理结果有矛盾的时候手术医生也会送冰冻,这种情况术中冰冻是必须的。我们工作中遇到更多的是患者家属急迫的想知道病变的性质,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所以术中冰冻越来越多。



4. 手术中的快速病理到底准确吗?术中病理的目的是指导手术医生术中的手术方案,在鉴定病变良恶上准确率很高,但是具体分类上可能相对有所降低。不要说患者就连临床医生都不一定搞清楚冰冻有哪些局限性。比如说淋巴瘤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个是良性一个是恶性,在术中冰冻的时候就连有经验的医生有很多情况都不能拍板。这些跟水平没关系,这个是术中冰冻的局限性。有句话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敢诊断不一定水平高,而不敢诊断一定不全是水平低。



总结一下⚠️术中冰冻不是所有手术都必须的,快速诊断对手术医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尽管它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哎豆儿646


任何检查方法都有他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以快速的判断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切缘有没有癌累及,盆腔冲洗液有没有肿瘤细胞等,指导临床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目前除了淋巴瘤、皮肤软组织肿瘤、脂肪肿瘤不能做冰冻检查外,其他大部分肿瘤组织都可以做,不能光考虑准确率的问题,做了之后可以降低二次手术的概率,简单的说就是你做了,如果能确定是良性的,直接手术切除就没事了,如果是恶性的,可以指导医生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如果不做术中冰冻,病人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是恶性的,那很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根治切除,这样就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病理诊断李医生


术中快速病理是指将人体切除的组织送与病理科,然后由病理医生对怀疑病变的地方进行取材,然后低温冷冻,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对病变进行观察。

术中快速病理因其取材有限,只适用于对病变性质的判断,而不能对病变做出最终诊断,最后的诊断还需术后病理以及免疫组化等。而且对于像淋巴瘤,软组织肿瘤这种靠细胞形态和核分裂计数来评估的肿瘤,一般不建议术中冰冻。还有像脂肪组织,脑组织因为含有脂肪和水比较多,也不适宜于做术中冰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