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和《道德經》都很短,為什麼能容納那麼多道理?

R_Sammi


因為 《心經》和《道德經》是原子裂變的智慧,可以無窮盡,一片樹葉小不小?為什麼佛陀能從一片飄落的樹葉中看到整個宇宙的奧秘?

如果真的要說清為什麼?我想可以寫成一篇博士畢業論文,我且用每一步經的第一句來簡單解說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背景就是觀世音菩薩在用般若修行時,發現了其中的空性,得到無上微妙法門,可以度盡一切苦。這裡我們要清楚,觀世音已經是菩薩了,苦早已除盡,這裡的度一切苦厄,是屬於利他的部分,我們知道菩薩跟佛的區別就在於利他,所以才有觀世音跟舍利佛的對話。

但是,我們要說的是但是……我們是薄地凡夫,那兩個高人在這談大道理,我們是不是聽的雲裡霧裡?所以這裡說的是“觀自在菩薩”,可沒有說“觀世音菩薩”,有人會問,觀自在不是觀世音的另一個名字嗎?這就妙了。如果是觀世音,那麼他可以以觀(眼識)去取音(聲識),六根通達,佛的境界,就想你讓楊振寧院士去交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嗎?可以是可以,但不相應。那麼翻譯成觀自在就妙了。可以這樣斷“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想這樣您就能理解了,首先“觀自在”,重點在觀自,自己不斷地內觀自性,所謂莫向外求,觀到什麼程度?自在,誰觀誰自在,那這就不是對舍利佛說的,這是對我們所有的凡夫說的,每個人可以以此修行,要不斷地、反覆的觀,直至達到菩薩的十地菩薩境界,其實這裡可以多一個字“觀自在,菩薩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到菩薩位才可以叫“深”,如果“深”了,五蘊皆空自然就現了。所以心經不是說是觀世音專門對那些佛、菩薩講了,其實是對所有眾生講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修行法門。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斷句有很多,歷來都有爭議,我暫且這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不管這麼斷,最後都能迴歸到真實的本義,就是看你智慧夠不夠。

首先,“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麼?老子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形容描述,這只是說了它的相,以及其顯的一部分“德”,這個德其實通得,因為有道才能有得。我這樣斷其實也是想契合道德經的本義,道德經裡面其實就是在講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道本身是有可言說的(名可),有不可言說的(名非),那道可、道非就是常道的一體兩面。那什麼是道可,道德經裡面也說了,德就是道可,道非用佛教來講就是禪機,不可說,一說就錯。同理,名也是一樣的。

那麼最後,用《心經》跟《道德經》來一個滲透,就是“道不異空,空不異道,名即是色,色即是名”,當然只是粗淺地比較,不能等同,剛說了,這裡面學問大著呢。

希望以上可以幫到您,一家之言,戲論勿怪!如有興趣,關注我!


不二說的那些事兒


我並不認為兩者容納了很多道理,而是容納了很少的道理,但這些道理很重要。


非常禪


我認識一個大學教授,每學期只三天課,然後剩下時間都在實踐和研究。學生們問你為什麼不多講幾天課呀。他說我積累那麼久的實踐和研究也就夠講三天。超過三天都不是我經實踐和研究的了,都是書上的了,而看書,你們讀到大學了還不會嗎?所以。真知識往往很短,講很長很多的,大都是照搬別人的東西,或未經過任何實踐認證。


勞而謙之


那是因為你們看不懂啊。其實就是說了一件事:如何勾勒完美的世界觀。僅此而已。


俺來也30


經之所以成為經,按照古人的說法"經"是大智慧人寫的,也就是說洞察宇宙一切事物的理和事的人寫的才叫做"經"。經是可以反覆讀,但每次讀都有收穫、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不同的人讀經都能夠各自找到自己共鳴的地方,有"無量意"、"無量解",能夠指導唸經讀經的人,修行到很高的層次,有些經典在讀、念、唱時,會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這也是"經"的奧秘。


大智之愚夫


因佛說的一字一句都是圓滿的。


夕陽44075


天地萬法其實就是一法。完全可以是一句話,一句話可以包含萬法。萬法就是一個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