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

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

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
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
大东区 以改革实干托举强区富民之梦

改革开放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解放思想始终是回响在神州大地的主旋律。4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扫除掣肘改革的思想障碍,为改革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进程更加艰巨。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将坐失良机。我们要坚持以思想大解放实现改革大突破,在实现强区富民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改革开放4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大东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项目为王”,推进新旧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从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区,向现代化的宜居城区、品质城区迈进,正全面创建沈阳市经济质量最佳、产业规模最大、城区品质最优、生态环境最美、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努力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当先锋、打头阵!

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初心不改。

进入新时代,大东区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改革新突破。紧紧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解放思想,辩证施策、对症下药,确保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勇于担当作为,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要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以改革实干托举起强区富民之梦!

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再展工业宏图,再创先锋风采。改革开放以来,大东区始终怀揣担当意识,胸怀全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产业,不断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出现趋势性转变。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趋势明显。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91.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8亿元,增长8.4%,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居全省第一,对全市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区整车产量63.8万辆,占全市整车产量69.3%;产值1038.8亿元,占全市整车产值63.8%;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186.6亿元。宝马大东工厂七代新五系扩建项目正式投产,华晨金杯与法国雷诺汽车集团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并在该区注册,上汽通用下一代小型运动多功能车及其变型车项目开工建设,华晨汽车集团中华M8X项目新车上市。

创新创业日益活跃。制定了《大东区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形成本地化的指导性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电商、文化创意等企业注册,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为龙头,以航新科技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载体布局。

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日益增强。召开多场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及银企对接交流会,鼓励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三洋重工、萃华金银珠宝等9家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集团。

关键领域攻坚形成全市最优营商环境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大东区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逐步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2017年,大东区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考核中排名第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沈阳市下放的74项行政职权全部交接到位。出台了《大东区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对权责清单进行了七次动态调整。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推进事项集中办理,延时错时服务,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无空隙。推进便企利民“两个集中”,在全省首创公安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和出入境证照、智慧化农贸市场等便民惠民举措。

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2016年在东北三省率先委托银行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业务。2017年,在全国首推“七证合一”改革、委托社区代办营业执照和全市首推“大东企业登记通”,成为全市可复制可推广改革成果。2018年,在全国首推“无件受理、持件取照、履约践诺、全程互信”登记服务模式。

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利用区国资集团工业厂房成功引进沈大内窥镜和辽宁联行金融票据管理有限公司。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开展“去挂账”专项行动。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国资集团公司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机构改革稳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了“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管理机制,开发区集约化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高。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制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盯紧钉实“七大环境”建设、五大专项整治,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广泛听取民心民意,建立问题发现分派、协调解决、督查反馈、追责问责、考评奖惩五大工作机制。

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近年来,大东区抱定产业转型优化的决心,扎实推进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智能化方面,华晨汽车集团和东软集团合作研发控制智能系统。新能源汽车方面,宝马新五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于2017年下线;宝马X3纯电动车型已完成备案。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成为中德高端融合的典范,助力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稳步发展航空航天装备产业。2017年全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产值142亿元。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转包机匣柔性生产线项目形成近千个产品的批产能力,承接GE等国际航空巨头的转包生产订单。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研发设备引进力度,沈阳新智源医疗器械公司的介入医疗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大内窥镜公司与排名世界前三的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合作,内窥镜产品进行升级。2017年23家企业入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库,12家企业入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电商园区建设,扶持辽宁房小二网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沈阳龙腾科创产业园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落地,累计引进保险机构38家、金融服务及基金机构6家、银行机构6家。

发挥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不断开放的战略,让大东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魅力大东。大东区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速建设成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成立大东区招商服务中心,建立“1+6+4”招商体制管理新格局,开展“沈阳汽车城(上海)招商推介会”等多轮招商活动。“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3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131个,引入各类企业533家。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2016年以来,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家,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7.9%。欧盟经济开发区纳入自贸试验区政策协同区。沈阳东站陆路口岸成为辽宁省唯一对外开放的陆路口岸,先后开通了多条中欧班列。大东区联合物流公司成为沈阳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重点企业。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扶持华晨集团向中东和南美地区整车出口,推动兰鹰彩钢与乌干达辽沈工业园签署入园协议,三洋重工、乐爱德机械等建机、建材企业累计实现出口逾3亿元人民币。

精细建设蜕变成为宜居城区、品质城区

作为老工业基地内的老城区,大东区历史欠账多,管理“盲区”多,改造难度极大。近年来,大东区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解决沉积了数十年的历史问题,推动整个地区脱胎换骨,蜕变成为宜居城区、品质城区。

全力开展“创城”攻坚。大力开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打赢方凌路、北洮昌、八家子等地区创卫攻坚战,拆除违法建筑80.26万平方米,解决了大量积久、积深、积难、积重问题,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在全市首创城乡接合部整治“六步”工作法,首创“三取缔三保留”早夜市整治工作模式,发放全省首张小摊贩登记备案卡,推进11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多项工作成果走在全市前列。继续实施“清爽大东”等有效做法,加大“水洗大东”力度,机械化清扫率在全市率先达到90%。

不断加快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十三五”以来,完成东建街、轩兴五路等38条道路建设,完成全区重点道路改造101条及村路改造约7.7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绿地面积约7万余平方米;完成了万泉公园连接运河一侧桥体、德增街、大北关街楼体等景观亮化工程,市容区貌进一步提升。

加速推进智慧大东建设。建设“大东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市级审批平台无缝对接。建成了集电话、短信、网站在线和微信等媒体接入的综合型呼叫中心,为市民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公共服务。全面实施雪亮工程,全区光纤进小区和进村率达100%。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互联网+卫计”和“移动互联网+卫计”项目。

“新东作风”推动生态环境全面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大东区在环境治理、污水处理、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市树立了攻坚克难、敢打必赢的“新东作风”,让近百万大东人栖身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绿意间。

持续开展抗霾攻坚。强力推进科学治霾、精准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开展非电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治理和供暖燃煤锅炉“拆小并大”行动。

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河长”制,对山梨河、南小河、辉山明渠等开展综合整治。取缔河流沿线违法排污口,严格控制污染物排入河渠。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山梨河、辉山明渠综合改造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加快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确实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编制《沈阳市大东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沈阳市大东区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规划》,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

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面整改115个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开展辉山明渠整治“迅雷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93万平方米。

共享共建描绘民享民乐的“大东画卷”

民生之福,是大东区念兹在兹的奋进动力。尤其进入“十三五”以来,全区各项民生事业扬起风帆,蓬勃发展,不断提升的保障体系、持续优化的文体卫生资源、越发贴心的公共服务、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共同描绘出民享民乐、幸福感十足的“大东画卷”。

教育品质持续优化。夯筑大东德育教育特色品牌,启动建设“三名”工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十三五”以来,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扩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70个,完成50所学校维修改造,获得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称号。

就业质量有效提升。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重点帮扶,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394人。

卫生惠民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组建完成医联体12个,被评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5家驻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了签约服务,新建8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低保金1.36亿元,廉租补贴资金2196.72万元、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款1590万元、公共租赁住房租金1571.68万元。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推进区少儿图书馆建设,建成14个街道高标准文化活动中心。老龙口1662旅游休闲街区已完成酒博物馆整体升级改造,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和沈阳造币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平安大东建设成效显著。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防范各类风险隐患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荣誉榜

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开发区三十年三十强”公益评选中“最具发展潜力奖”

沈阳(大东)汽车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成功获批为第四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通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

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辽宁省汽车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全省7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

全省首家自助办理出入境证件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全国首创“七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

省级文明城区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

第十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区

通过国家级安全社区验收

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省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示范点”

辽宁省双拥模范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辽宁省级生态城区

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辽宁省群众歌咏基地和全国群众合唱之乡

省“文明单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