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畫II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北方的《蒙娜麗莎》

關注“Amelie注目深圳”,將文藝進行到底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 ♪~♬..♩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點 擊 音 頻 收 聽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約1665,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一般來說,曲折離奇、撲朔迷離的故事幾乎總是偉大作品的標配,比如像《蒙娜麗莎》,自誕生之日起便有數不清的傳奇故事圍繞著它,多一個故事也為作品多添了一層華彩,最後這件作品“登上神壇”成為地球上最著名的作品,這些故事也確實出過不少力。也正因為如此,大家對偉大的作品也就生出一些特別的期待,希望它們的身世能多一點傳奇色彩,多一點可供眾人八卦的資料。

大多數傑作確實很能滿足大家的好奇心,留下了豐富的資料可以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但這件荷蘭17世紀最美的肖像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卻實在很讓人掃興,不僅畫作本身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傳奇,連畫家維米爾本人的一生也全無故事可作為談資。

不過,這樣完美的作品,其實也並不需要任何故事渲染氣氛了吧?

只說這張簡單純粹的臉,和這驚鴻一瞥的神情,便已經牢牢抓住了我的心。

她素淡的臉上沒有什麼修飾,五官也就顯得更加分明起來。眼眸黑亮如漆,兩點高光清透如水,只有涉世未深的眼睛才能如此乾淨啊。

嘴唇是整個畫面中最明亮嬌柔的一抹豔色,像被露水濡溼的花瓣一般潤澤柔軟。嘴唇的輪廓並不分明,尚未飽嘗人世的艱辛,也就還沒有被磨蝕出凌厲分明的輪廓來吧。

她勻淨的臉頰上一抹紅暈淡得似有若無,散發著健康明朗的光澤。

整張臉線條極為溫柔,沒有一處稜角,甚至還帶著一絲尚未完全褪去的嬰兒般的圓潤憨態。這樣一張臉上,包含著關於少女和青春全部內容。

或許她的臉細看之下談不上完美驚豔,她的眉毛淡得幾乎看不見,眼瞼還略略有點腫,但這些微小的不完美讓這張臉變得格外生動飽滿。

她的臉在發光啊!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她究竟是誰?

實在是可惜啊,關於她的身份,關於繪畫的創作過程,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記載,甚至找不到任何記載。

不過,這或許並不是壞事。

對於腦洞大開的人來說,越神秘就越有趣,1999年,美國女作家特蕾西•雪佛蘭終於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創作的同名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出版就成了暢銷書,譯為38種語言全球銷量達到500萬冊。其實要說起來,作家仍然沾了畫作的光。

大家既然喜歡聽故事,也就不妨說一說吧。

這樣的故事,愛情為基調是無疑的了。說起來也真是俗套,只不過因為男女主人公是那麼偉大的畫家和那麼幹淨純美的女子,大家也就能忍受俗套了。

這個女子名叫葛利葉,故事是第一人稱,少女視角。

家境貧寒的葛利葉來到維米爾家做女傭,畫家和他善妒的妻子和尖刻的岳母生活在一起,為了供養家庭,維米爾只能不斷地為贊助人作畫,但他的妻子卻從不理解他的藝術,甚至連他的畫室都不願意踏足。這個看似平靜美滿的家庭裡,其實矛盾重重。

一個偶然的機會,葛利葉走進了畫室,進入到了一個奇異的藝術世界。她對藝術天生的敏感讓維米爾大有知音之感,於是她開始進入畫室為他磨顏料,給他提建議,甚至成為他的靈感源泉。

接下來的事不用說了吧,畫家在葛利葉那裡得到了家庭中從未有過的溫柔和理解。用故事裡的話來說,“一切從未發生,卻一切已經發生”。但這是多麼可怕和危險,多麼不道德、不可能的事啊。

妻子發現了某種端倪,畫家只能隱忍痛惜,而她,只能默然離去。這一去便是永訣,臨別的最後一瞥,她獻給了他。她坐下來,畫家為她戴上了他妻子的珍珠耳環……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已經是全球公認的數一數二的美人,但仍然無法還原少女那不諳世事純淨如水的樣子

說實在的,這個故事和結局都不算太壞,但我實在是不願意相信,除了我並沒有在畫中少女的眼裡看到多少愛意以外,這麼一張青春明朗的臉上,本不應該帶有太多人世的滄桑啊。

所以有人認為這是畫家14歲的長女。

我倒更喜歡她是個神秘的女子。

我猜,或許她只是個陌生的少女,某天下午從維米爾窗前經過,她像一陣清風,攪動了那個時光悠長、空氣寧靜的畫室,維米爾於是請求她坐下來,為她畫下了這樣的驚鴻一瞥。

你看她的打扮,帶著東方的情致,這並不是維米爾的家鄉代爾夫特的尋常裝束,也不像是當時荷蘭的裝束。她來自哪裡,去向何方,我們並不知道,或許維米爾本人也並不知道。

或許她只能停留片刻吧,所以他也只是急急地拿起筆,生怕錯過了一分一秒,多說一句話,都唯恐浪費了時間,也破壞了她安然恬淡的表情。

當然當然,這也全是我瞎猜,一切都是謎,我們永遠得不到答案。

不必得到答案。

光從左側打過來,這是他畫面上永恆不變的角度,所以,她也一定坐在那個固定的地方,只是這一次,她實在太美,所以畫家放棄了他一貫對畫面細節精確謹嚴的描畫,他的重點只放在那隻碩大的珍珠耳環上,珠光嬌柔清潤,和這張臉多配啊。

維米爾真是捕捉光感細節的聖手,珍珠下端那一道微白的色澤實在妙極,比真實更加真實,這是少女白色襯衫的領口在珍珠上映出的一道反光。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只這一點便已足夠了。

她的服色簡單鮮明,鉛錫黃、鉛白和群青,這正是畫家用得最得心應手的色彩,所以維米爾的許多畫作中都是這幾種色彩唱著主角。

不過,少有的是這幅畫使用的色彩如此之少,畫面卻如此新鮮奪目,確實也只有在少女無敵青春的掩映之下,它們方才愈顯單純明淨。

我想,少女如此坐在畫家面前的時刻,空氣一定都發著光。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這是維米爾安靜的《小巷》和他的家鄉《代爾夫特》

維米爾一生都沒有出過國,甚至可能沒有離開過家鄉代爾夫特,這又何妨,有了這樣美好的瞬間,他已經不需要更多。

所以他用盡了最大的力氣,把這瞬間凝固下來,因此也像是把她永遠地留了下來,他彷彿對時間施了魔咒,一切就此停頓,只剩畫家一個人,在代爾夫特小巷深處的斗室裡忙碌,留住了人間最美好的一幕。

待他最後一筆完成,魔咒就此解除,被凝固的時間開始加速奔騰,一切倏忽即逝,少女或許也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的許多作品似乎都是如此,畫中的世界靜得像是睡美人的城堡,一切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倒牛奶的女僕站在窗邊,連罐子裡的牛奶都定住了;稱金子的女子站在窗邊,手中的天平一晃也不晃;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在窗邊拿著他們的科學儀器,也似乎定住了,還保持著探索的姿勢;畫家和他的模特兒、織花邊的女工、拿水罐的女子……他們都站在窗邊定住了。

哦,原來這魔咒是來自窗外的那一道光啊!

有了這一道奇蹟般的魔法之光,維米爾便把日常生活最樸素的溫柔和情致幻變成了永久的豐碑。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倒牛奶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稱金子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讀信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戴項鍊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拿水壺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寫信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象徵信仰的女人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地理學家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天文學家。光都從左邊這扇窗戶透來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唯有這幅《花邊女工》,光是右邊來的

生活雖然充滿溫暖,卻不乏艱辛,這才是尋常人生的真實模樣。

他畫得這樣平心靜氣,卻又不厭其煩,他願意用許多時間一點點一絲絲畫桌子上的一塊麵包,地毯上的一點紋路,水罐上的一個斑點,便是在這一絲一縷當中,拼綴出生活全部的味道來。畫得越細,便越能切中生活的內核,活得越踏實,內心越篤定。

在這時光悠長的狹小街巷裡,維米爾安安靜靜地畫畫,直到他的筆把每一件物品都慢慢地撫摩過,把每一個小褶皺都細細地捻過,才肯走到下一筆。

這樣畫畫很費氣力啊,所以他只享年43歲,一生留下的畫作,不到40幅。

對於維米爾這個謎一般的大師,沒有留下關於繪畫技法的隻言片語,他的畫連草圖都幾乎沒有,所以他如何做到這樣的細緻溫潤,如何能落墨成章,都讓人們充滿好奇。現代研究發現他在繪畫時使用了暗箱作為輔助,這就是相機的前身。

這種暗箱一面帶有小孔,箱外的景物透過小孔便可以在箱壁上投射出兩邊相反的影像。後來由於凹面鏡的發明,這種影像便可以被矯正,不再顛倒了。現代研究者已經在他的畫中找到了確實的證據,還有研究者通過還原他的暗箱,竟然也真的複製成功了維米爾的畫作。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暗箱的大致工作原理就是這樣的

這些推測和研究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這些只能透露出維米爾的技法,而他真正的魔法,讓世界瞬間安靜下來,讓畫面充滿迷人的魅力,這便不是我們能夠窺探得到的了。

維米爾在代爾夫特家鄉很有聲望,但名氣卻流傳不遠。在他離世後的兩個世紀裡,幾乎被人遺忘,直到19世紀他重被發現,世人才驚訝地看到原來在17世紀的荷蘭,有這樣一位“代爾夫特的司芬克斯”,既神秘莫測又充滿“致命的誘惑”。

是啊,任何面對他畫作的人,都要小心了,千萬別把心遺落在17世紀代爾夫特的小巷深宅裡,沉醉不知歸途。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寫信的女子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音樂課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拿酒杯的少女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情書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繪畫的寓言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軍官和微笑的少女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坐在小鍵琴前的年輕女子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休息的女子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不同裝束的女子,都那樣安靜美好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維米爾早年的作品中左側那個望向我們的,據說就是畫家的自畫像

本期作者

羅米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羅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學博士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為了不失散,也別忘了置頂、星標Amelie

1.進入“Amelie注目深圳”主頁,點擊右上角人物標誌

2.進入頁面後上角點擊“···”

3.打開菜單欄,輕鬆設置星標啦~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往期精選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2018藝術深圳:國際範越來越足了!

這四年,Amelie持續以關注人的形式,來關注藝術深圳,這是我的私人角度,像一個小小的實驗項目。

胡亞光:戲劇就是生活中的那道光

金瓊:從城裡搬到村子,擇一處庭院過日子

羅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隨 筆

用自己的方式,給喜歡的中年女生寫一封情書

山西之美,我們究竟錯過和“抱愧”了多少?

“生活越來越好,也是深圳人的一種成功”

藝術展

800件世界級攝影作品來羅湖了!

吉田潔帶著《大魚海棠》的音樂要來深圳了!

在深圳,看夢露展與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觀 影

薦 書

在大銀幕上看是枝裕和的電影,是這個夏天無比美妙的打開方式

一個女人與四個孩子,活成最美好的模樣

中國式個人邊界,把干涉當仗義,把模糊當親密

赏画II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北方的《蒙娜丽莎》

商務合作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