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城牆?

令如歡


我來回答~~~

我說一個吧,安徽壽縣古城牆,印象中是免費的,到城樓裡面是收費十元,這個古城牆保存完好,比平遙古城的古城牆還要早,去那玩的話,還可以品嚐當地”大救駕“,在當地玩夠的話還可以去趟淮北,有一個臨渙古城也很不錯,可以去品茶,看風俗。

不過單就城牆來說,壽縣的古城牆要比商丘古城牆保存的要好。

壽縣古代叫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都於此,是楚國後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堪稱是楚國的北京城,為保護楚國政權修築了許多防禦工事,壽縣古城牆就是其中之一,時至今日,城牆保存完好,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比平遙古城要早一百年。它年代上限可提早到戰國時期,並歷經漢、唐宋、明清、民國多個時期的修繕和使用。其中,東晉太元八年(383年)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裡。這次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投鞭斷流”、“圍棋賭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歷史典故。


濼水居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牆高12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西安城牆主城門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從民國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有城門18座。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牆之一,1997年包括平遙城牆在內的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牆身素土夯築,分層鋪設稻草為拉筋,外壁城磚白灰包砌,頂部青磚鋪墁,內向設瀉水渠道,城牆周長 6163 米。

荊州城牆: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舊基重建,牆高近9米,厚約10米,周長11.03公里,城牆、城門、敵臺、堞垛等均保存較好。

南京城牆:始建於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於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包括明朝時期修築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現完整保存25.1公里。

臨海城牆:台州府城牆始建於東晉,元朝時期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免於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甕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

興城城牆:興城城牆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城牆為正方形,周長3274米。城牆四面正中各設城門,城門上皆築箭樓,為兩層樓閣。

鳳陽城牆: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建成時共有內、二、外三道城牆。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周長60裡餘,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


除了這些外,還有襄陽、壽縣、鳳陽、正定、宣化、汀州、肇慶等,它們代表了中國明清時期上至都城、王城,下至府城、衛所的不同級別的城牆遺存,都值得看看。



張小中的旅途


瞌睡家在廣州經常去逛越秀公園,而越秀公園裡保留了大約幾百米的廣州古城牆。廣州古城牆將現在的越秀區大部分包圍了一圈,現在只剩下越秀山上這一點了。好在題主問的是保存完好,而不是完整,這段城牆雖然不完整,還是非常完好的。

現在的廣州城牆最早是朱亮祖與洪武年間修建的,就是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的那位。在清朝末年風雲變幻的時代,它肯定見證過很多風流人物和悲歡離合。每次我走在這青磚壘砌的城牆上,踩著腳底下光滑的石板,心裡總是感慨良多。

清末的廣州城牆和鎮海樓:

現代的鎮海樓下看到的廣州古城牆:

廣州古城前上隨處可見的倔強生長的榕樹:

古城牆上的射擊孔:

古城牆上展覽的古炮:

古城牆的截斷面: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南京明城牆1366年築造,1393年完成時長度為35.267公里,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城垣,還是世界第一大城垣,併成功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牆,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牆更是超過60公里。 南京城牆目前保存下來的部分大約有25千米 。南京城門‘’內十三,外十八‘’,二十世紀交通和發展的需要,又陸續開闢,內城城門已增至26座。具體名稱就不再贅述,可以查得到。保存最大最長最完好的城牆,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南京明城牆。

保存完好的城牆(紅色部分)


先有的部分城門玄武湖畔臺城


漂飄12


看了半天,竟然沒人提我建城2800年之久的襄陽古城牆!

襄陽古城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漢江在此由東轉向正南,沖積出來一塊長約十里,寬約六里的平原,背靠莽莽峴山,面臨滔滔漢江,易守難攻的古襄陽城就位於這片平原略靠東北處。

襄陽城形成於兩漢時期,至北宋改土牆為磚牆,進一步增強了防禦能力,也奠定了城牆的規模格局,後續經過明清民國時期的整修,城牆現周長7322米,東城牆長2200米,西城牆長1600米,南城牆長1400米,北城牆長2400米。城牆平均高度19米,(相比荊州的古城牆要高大一些),寬5-15米,共有垛堞4000餘個。


城牆內部為夯土,呈階梯狀,便於兵士攀登,外部面敵一面及各大城門壘有大青石磚,下寬上窄呈階梯狀並由下至上向內傾斜,增強對敵的防禦能力。最令襄陽人引以為豪的是東西南三面鑿開漢江形成的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水深2-3米,全長5060米,為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本世紀九十年代初疏浚護城河時,還能在河底撿拾到不少箭簇。


明清時期,襄陽城北設“臨漢門”(小北門)、“拱辰門”(大北門),東北設“震華門”;城東為“陽春門”,城南“文昌門”,城西“西成門”。各城門外圍均設有“甕城”和子城,子城與甕城由兩道吊橋連接。由於年久失修和城市建設,目前城門僅存有臨漢門及震華門,拱辰門留有城門洞和甕城。此外還在面朝峴山的一面設有“仲宣樓”、“魁星樓”、“獅子樓”三座角樓用於敵情瞭望,目前只餘城東南的“仲宣樓”尚存。


襄陽自古扼守南陽盆地南端出口,北控宛洛,南遮湖廣,西臨川陝,東瞰江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的美譽。歷史上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北宋抗金、蒙元大戰等均在此發生。


中廬漁夫


說到古城牆,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西安城牆,然而小編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卻是網紅城市,重慶城牆。

重慶城牆,一種和西安古城不一樣的城牆

重慶古城(紅圈大約為通遠門位置)

重慶城牆,位於中國重慶市渝中半島。重慶城牆於1929年起開始拆除。重慶城牆全長7722米。重慶城牆現僅存通遠門、東水門、洪崖門三處牆段,長度約300米,著名的朝天門碼頭就是此城牆的一部分,現在保存最完好的當屬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

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在古代重慶,通遠門位於城市正西面,是重慶城區唯一的陸門,是通往外地的陸路起點,故稱“通遠”。

重慶多山多坡,地理使然,所以通遠門只能以山為門,以懸崖為地。大約明洪武初年,倔強的重慶人在這山上築造了通遠門,在過去的七百年歲月中,簡陋的石頭城門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明末清初,張獻忠率數十萬部隊進攻重慶,明朝士兵據此城門以萬餘人硬是讓起義軍啃不下來。最後張獻忠繞道今天的江津從菜園壩登陸,奪取浮圖關,從後面打了6天才打下了這座堅固的城門。

如果說歷史給通遠門披上了“古董”的外衣,今天的重慶人又給了它新鮮的活力。

今天重慶市政府在通遠門城樓的基礎上建立起了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每到夏季下午,總會有很多老爺爺老奶奶在這裡打牌歇息,跳舞運動,年輕人們則更喜歡樹下歇息,拍照留戀,無論老幼,都可在這城牆之上得些許安寧。

有樹的通遠門城牆

想來遊玩的旅客們,重慶城牆不會讓你失望。


電視劇裡看歷史


作為城牆愛好者,這些年探訪過的不同級別、不同材質、不同時代、不同完整度的城牆可以說遍及全國了,可惜其中已經開發旅遊的鳳毛麟角,為公眾所熟知的更是寥寥無幾。

2008年3月28日,南京、西安、荊州、興城四座城市聯合以“明清城牆”的名義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遴選標準是Ⅲ(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和Ⅳ(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由於後來又有多座城市加入,截止目前,聯合申遺的城市已經達到十四座,分別是:南京、西安、興城、襄陽、荊州、臨海、壽縣、鳳陽、正定、宣化、汀州、開封、肇慶、歙縣,它們分別代表了中國明清時期上至都城、王城,下至府城、衛所的不同級別的城牆遺存,可以說非常有代表性了。

不過,參照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單,中國現存的城牆、城址、城堡遠不止這些,加上早期的、夯土的、殘缺的,我大致統計過,差不多有數百座之多,即使扣除參觀價值有限的夯土城址,總數也能輕鬆上百。以下列舉一些(不包括高句麗“山城”、先秦城址、漢唐城址,以及各種堡寨):

宛平城、北海團城、井陘舊城城牆、正定城牆、永平府城牆、永年城、宣化城、萬全右衛城、洗馬林城牆、蔚州古城牆、雞鳴驛城、砥洎城、廣武城、平遙城牆、張壁古堡、綏遠城牆、定遠營、廣寧城、中前所城、興城古城牆、南京城牆、盤門(蘇州城牆)、永昌堡、蒲壯所城、壯士所城、白灣堡、安城城牆、衢州城牆、台州府城牆、桃渚城、壽縣古城牆、明中都皇故城、崇武城牆、汀州城牆、贛州城牆、萬安城牆、蓬萊水城、開封城牆、浚縣古城牆、襄城城牆、歸德府城牆、起義門(武昌城牆)、上津古城、襄陽城牆、荊州城牆、古施州城樓城牆遺址、天心閣古城牆、茶陵古城牆、寶慶府古城牆、武岡城牆、澧州古城牆、廣州明城牆、大鵬所城、肇慶古城牆、永寧州城城牆、臨賀故城、儋州故城、重慶古城牆、白帝城、潼川古城牆、永平堡古城、南溪城牆、松潘古城牆、巖門長官司城、鎮遠城牆、福泉城牆、寶山石頭城、紅河縣東門樓、西安城牆、潼關故城、榆林衛城、府州城、吳堡石城、瑞安堡、洮州衛城

數了下,自己去過其中一半多,大家去過多少呢?


司圖博行


怎麼沒人提到我們山西大同的城牆


曾經的永遠


山西平遙古城,怎麼沒人提?見證晉商三五百年的輝煌,那不光是一個城牆,而是一座完整的磚木結構古城!不是古鎮、古村! 國內現在大家也是鳳毛麟角了吧?







劍雨1566


西安的城牆最後是哪個朝代修建的?具體時間是哪一年?都沒說清楚,西安最早的時候是那個朝代開始修建城牆的?為什麼以後就不在西安建都了?以後農村的發展方向有那些?為什麼現在農村不讓蓋房子了?不讓蓋房子難道讓一家人住在一個屋子裡?一家幾代人住一個屋子裡行嗎?讓在城裡買房子可是沒錢買不起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