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協和增持一而再被推遲:將敏感期過多當成“背鍋俠”

中源協和今年2月份發佈實控人李德福和控股股東天津開發區德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德源投資)增持方案。在當時看來,兩份增持方案還是相當“大方”。李德福增持金額超過1000萬元,德源投資增持2%以上股份。

然而,大方的增持方案在落地時遭遇“折扣”。離1年時間還有不到3個月時間,李德福董事長的增持方案還在紙上。德源投資的方案已經將結束時間從2018年8月推遲到2019年5月。

“難產”的增持,敏感期過多成了“背鍋俠”。

中源協和增持“難產”!

今年2月,中源協和(600645)實控人、董事長李德福和德源投資幾乎同時宣佈,基於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同時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將增持公司股份。

李德福計劃在未來12個月時間裡,增持1000-3000萬元的股票;德源投資將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總股份的2%—3%。當時公司總市值為100億元左右,增持需要的金額在2-3億元之間。

這2份看起來相當“慷慨”增持方案,到執行層面就大打“折扣”。

李德福方面,截止到12月8日,1股未買。同一天還宣佈辭去董事長職務,並承諾在增持期限內履行增持承諾,完成增持計劃。

德源投資的增持同樣陷入“難產”。經過2次延期後,目前只增持了1,857,35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8%。最終完成期限也被推遲到了2019年5月2日。說好的6個月,現在擴大到15個月。增持主體也變成了李德福控制的另外一家企業北京銀宏春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銀宏春暉)。

敏感期成“背鍋俠”?

增持“難產”,李德福和德源投資首先強調是敏感期過多,導致不能增持。其次才是所需資

金未到位。

李德福稱,由於避開定期報告窗口期、重大資產重組及審核停牌、其他重大事項信息披露敏感期和個人資金的時間安排等原因,截止本通知日,尚未實施增持計劃。

德源投資表示,因公司定期報告窗口期、重大資產重組及審核停牌、其他重大事項信息披露敏感期等因素的影響和德源投資自身資金時間安排等原因,德源投資未能在實施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

挖貝網查閱上交所網站發現,中源協和自從今年8月份以後再也沒有發佈過資產重組公告。炒股軟件也顯示,該公司股票今年2月以來基本處在正常交易。

如果將公司正常披露年報、半年報、季報都作為敏感期過多導致增持沒有完成,這樣的藉口未免太過牽強。這個理由成立,那麼A股公司未來都可以將增持未落實歸到要披露定期報告。

缺錢或許才是李德福和德源投資增持未兌現的原因。

資料顯示,截止到12月14日,德源投資共持有公司股份 83,322,250 股,佔公司股份總數

的 18.93%,累計質押股份72,237,760 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86.70%,佔公司股份總數的 16.41%。

12月8日相關公告中,李德福表示,實施可能存在因資本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增持股份所需資金未到位等因素,導致增持計劃無法實施的風險。

未兌現最初承諾,不知道當初看到這則公告因而購買中源協和股票的投資者,不知道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