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三、關於《誤傳》一文的幾個歷史史實問題

《誤傳》一文介紹:“乾隆年間懷寧就為戲劇之鄉。乾隆二十三年,懷寧人陳採臣‘工小生’就組班到山東曲阜孔府獻藝並向孔家班傳授徽戲,孔府檔案有詳實記載,到清末光緒年間黃梅調已發展到皖、鄂、贛三省交界各縣。”初看這段文字,我分辨不出是校對者的失誤,還是吳福潤先生的原文有誤。如果是吳福潤先生的原文,孔府檔案確有翔實記載,我不能不說這是作者的又一重大發現,不能不說是黃梅戲發展歷史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從新聞學角度講,“花鼓淫戲”能登上孔府大雅之堂,能上孔府檔案,這實屬一個爆炸性新聞。我知道新編《懷寧縣誌》第四節戲劇篇(網上查閱)上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山東省曲阜孔府家班派教習陳秉法(名採臣,懷寧人)攜錢百貫,來家鄉招募演員,應招者有李佔帝、潘二六、金花官、汪八官、張正官及教習肖望江共6人。除肖外,演員5人均系少年。時孔廟所習系社昆,唱戲主要為祀孔,必習‘雅部’樂無疑”的記載,但我一時無法查證孔府檔案上有無“到清末光緒年間黃梅調已發展到皖、鄂、贛三省交界各縣”的記載,只好存疑。但我可以確定黃梅戲發展到皖、鄂、贛三省交界各縣的時間並非在清光緒年間,而應該是在清乾隆年間,甚至還要早。理由有三:一是按師承關係追溯,清乾隆年間就有黃梅縣的黃梅戲藝人到三省毗鄰地區傳藝授徒;二是清道光六年(1826)、民國九年《宿松縣志》有記載,佐證了黃梅戲於清道光年間傳至皖西南,且已風行。;三是上世紀80年代,湖北黃梅縣的桂遇秋先生在調查黃梅戲發展歷史時,從一本古典詩集裡發現,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曾先後任過皖南石埭(今石臺)、東流(今東至)、繁昌三縣知縣的江西樂平人何元炳,在他的《焦桐別墅詩稿》(清同治刊本)中有一首《下河調(黃梅腔)》的“七絕”,描寫了黃梅戲當年流行皖南、贛東北的歷史盛況:“揀得新茶綺綠窗,下河調子賽無雙;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黃梅縣裡腔。”⑤據清同治九年(1870)版江西《樂平縣誌》載:“何元炳,字朝選,六都聚源村人。道光乙酉年(1825)拔貢,辛亥(1851)壬戌副貢中試,以軍功保安徽知 縣。加運同銜監監翎,任石埭(筆者注:今石臺縣)、東流(筆者注:今東至縣),現任繁昌縣知縣。”何元炳的家鄉和他為官的三個地方,從明末到現在都是黃梅戲的流行區域,這首詩為後人研究黃梅戲的歷史淵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上圖為2007年12月20日,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報道

《誤傳》一文列舉宿松縣名藝人方玉珍的事例與歷史史實不符。吳福潤先生說:“宿松人方玉珍光緒年間曾愛唱黃梅採茶調,僅在西鄉流傳,根本沒有唱出宿松縣。後來方還是從江西學會了唱黃梅戲的。”據新編《宿松縣志》(網上查閱)載:“方玉珍(1869—1920),字雨水,名玉珍。本縣馬塘鄉桃園村人。他10歲時在私塾讀了半年書,從小愛唱山歌和採茶戲,記憶力強。16歲時,因生活所迫,帶領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縣李河打鐵,晚上便唱採茶戲,深受群眾歡迎。方玉珍到星子縣不久,便參加了李河戲班……巡迴獻藝於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寧等地,獲得觀眾好評。由於他嗓音好,表演逼真,享有‘蓋五縣’之美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方玉珍回到家鄉,收王梓林、王國府、朱婆生等10餘人為徒弟,教唱採茶戲,還組織戲班到縣城、華陽、石牌、黃梅、九江、彭澤、星子等地演出,也曾獻藝於上海、武漢等埠。戲迷們只要聽說方玉珍的戲班要到,立即籌錢籌糧,支持演出。”又據《宿松週刊》載《黃梅戲的姊妹藝術——文南詞系列介紹之一》介紹:“清光緒年間,宿松藝人方玉珍組織的戲班,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演出,影響較大。”以上資料佐證,方玉珍所唱的“黃梅調”,不僅唱出了西鄉,而且唱出了宿松,並享有“功蓋五縣”之美名。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上圖為2006年11月17日,桂也丹與臺灣中天電視臺當紅主持李芳瑜聯袂向海內外觀眾介紹黃梅戲起源和現

《誤傳》稱:“現在懷寧在世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說解放前從未聽祖輩說過黃梅戲是從黃梅縣傳過來的,而解放後才有這樣的傳說。老人們都心存疑慮,又無歷史根據說明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始末,因為唱戲在舊社會屬於不務正業,而表達愛情的戲劇又列為淫戲之類。”這裡存在以偏概全、概念混淆的問題。筆者不清楚作者所說的“現在懷寧在世七八十歲的老人”是幾個還是幾十個,是部分還是全部,無法界定。固然部分在世七八十歲的老人不瞭解黃梅戲的發展過程,這也是正常的。必竟他們在建國前只有一二十歲,不是當事人沒有涉足黃梅戲。但不能因為他們沒涉足、沒聽說、不知道,就斷言黃梅戲不是從黃梅縣傳來的。即使現在懷寧在世的七八十歲的老人(有黃梅戲從藝經歷者除外)都說黃梅戲是從湖北黃梅縣傳過來的,也不能作為直接證據,只能算是間接證據。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上圖為2018年3月18日,《楚天都市報》報道桂也丹的黃梅戲科研成果《黃梅戲傳統劇目探微》,由武漢大

筆者可用建國初有關懷寧人說黃梅戲的史料作佐證。據1996年《湖北文史資料·黃梅戲史料專輯》第二輯發表莫誠齋(桂遇秋筆名)《皖西南黃梅戲發源於黃梅》一文載:1960年9月17日,安徽省藝校黃梅戲科教師、黃梅戲名老藝人丁永泉接受桂遇秋調查採訪時說:“解放前黃梅戲在安慶府6縣都叫黃梅調,因它起源於黃梅縣。最早安徽藝人唱黃梅戲,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黃梅的原腔、土語,有些詞因用黃梅話安徽人聽不懂,就改為普通話演出。我在《蕎麥記》、《告經承》、《私情記》等戲中就是用普通話和黃梅話演唱的。大約到了光緒年間(作者注:可能還要早些),黃梅戲傳到石牌之後,懷寧、望江、桐城唱黃梅戲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為懷寧話。……如果說‘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基本戲是在安徽形成的,那麼安徽藝人怎麼能與黃梅藝人同臺呢?安徽、湖北、江西三省藝人都同臺唱過戲。”丁永泉先生不僅是安徽省懷寧縣人,而且是黃梅戲的著名藝人、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的師傅、安徽省藝校頗有名氣的戲曲科教師,與黃梅人同臺演出過黃梅戲,他對黃梅戲的評價應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這能說“解放前從未聽祖輩說過黃梅戲是從黃梅縣傳過來的”嗎?作者不能因為知情人都不在了,就可以拿不知情人說事,以此證明黃梅戲不是從黃梅縣傳過來的,這是毫無依據的。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上圖為2009年7月10日,桂也丹的論文《以發展胸懷打造最著名的"非遺"》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對丁永泉先生從藝經歷的敘述也是不準確的。《誤傳》一文載:“民國之初,曾一度禁止黃梅戲進省城演出,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才准入省城上演,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老先生也是在抗日之後唱紅安慶城的。”據新編《懷寧縣誌》第四節戲劇(網上查閱)篇載:“民國15年(1926年)秋,丁老六首次帶班進入安慶城。因黃梅戲遭反動軍警的禁演,他們就在居民院落或人家裡演唱。年冬,丁的好友葛大祥代租了吳越街中興旅館二樓,在樓上演出。……半年後退出安慶。……民國20年(1931年)秋,丁老六率領王鑫泉、潘孝慈、蔡天賜、曾振祥、田德安、田德勝等,隨水災災民再次進入安慶,在‘白日青天’胡春甫舞臺演出。接著有名角琚光華(原桐城雙喜班班主)、琚詩云、方立堂等加入。……民國25年農曆元旦(1936年元月24日),丁老六、琚光華、潘孝慈、張小怪等人租了胡春甫衣箱,在上海‘九畝地’的舒樂茶園演出,以後移至陸家浜、太平橋及新北門的月華樓獻藝,前往演出的共有30多人,演出時間近20個月,至民國26年(1937年)10月,日軍飛機轟炸上海‘大世界’等地,人心惶惶,不得已離滬返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關於黃梅戲介紹中說:“1926年,著名演員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壽(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躍於安慶市區,此後在這裡紮根。黃梅戲進入城市以後,受到了京劇、越劇、揚劇、淮劇、評劇等劇種的影響,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中國國際皖商網《丁永泉》條目介紹:“民國15年(1926年)秋,為實現老一代黃梅戲藝人的夙願,丁永泉帶著戲班首進安慶,分散到居民院落暗地演出,成為黃梅戲進城演出的先行者。年底,丁永泉通過戲友于鬧市租得場地演唱黃梅戲……時隔三年,丁永泉同一班藝人二進安慶。此時其戲班已由半職業班子過渡為職業班社,取名‘新舞臺’……抗戰爆發後,日軍進攻上海,丁永泉等一批藝人返里,三進安慶,在‘皖鍾大舞臺’演出。……民國27年6月,安慶淪陷,丁永泉逃至鄉間。初冬,與潘澤海等潛入城內,取寒衣,接家眷。因日偽盤查嚴,不便出城,乃與王少舫所在的京劇班子,在‘華林大戲院’作‘京黃同臺’演出。”大量文獻資料顯示,丁永泉先生早在抗日戰爭之前就三進安慶,有新舞臺和愛仁戲院兩家演出黃梅戲的固定劇場,且抗日之中仍在安慶演出,並非如作者所說是“在抗日之後唱紅安慶城的”。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上圖為2010年11月,桂也丹(左一)躋身湖北省首批長篇小說重點扶持計劃,作品《風雪黃梅路》由《今古

行文至此,感觸頗深。由此使我想起安徽、湖北以王兆乾、陸洪非、時白林、桂遇秋為代表的前輩黃梅戲專家、學者,幾十年如一日執著追求黃梅戲藝術,梨園苦耕,為黃梅戲曲求證;孜孜不倦,為黃梅奇葩添彩。他們那種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嚴謹執著的治學精神、德藝雙馨的藝術風範,當我輩終身學習之楷模,也是黃梅戲理論研究之典範。黃梅戲發源地的考證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如果“考證”結果失去了客觀、公正、嚴謹、翔實,那就不是科學,而只能是文學。

(該作品原載今古傳奇報刊集團《戲劇之家》期刊2009年06期,完)

《“黃梅戲”起源湖北純屬誤傳》一文之管見(連載之三)‖桂也丹

鄉野黃梅她立足黃梅,服務大眾,傳播文化,記憶鄉愁,搭建橋樑,服務經濟發展。《鄉野黃梅》由鄉野黃梅文化傳媒承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