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红的TVB明星江华,为什么会去卖保险?

段小鱼


相信不少网友对卖保险还停留在内地那些令人厌恶的保险员印象,因此在得知曾经很红的TVB艺人江华转行卖保险后,就认为他在香港的生活身份艰难,但是,拾忆想说的是,要说香港最赚钱和收入最稳定的职业的话,那肯定就是香港那些卖保险的保险经纪人了。



而且,众所周知,在TVB做艺人薪酬很低,甚至不少TVB演员离开TVB无戏可拍时一度很难维持生计,与此相比,江华去卖保险做保险经纪人人时的工资要高和稳定的多,要知道在香港无论是明星、达官显贵还是中产阶级都十分看重保险,也因此在周六日休息期间,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是排很长队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不能用“沦落”这一词汇来形容江华卖保险。



接下来咱们再说一下江华为什么会转行卖保险呢?


毕竟,在做演员期间,江华的人气和张卫健、古天乐这种香港一线男演员相比还差了一些,但是按照江华的演技和人气来说,他都属于那种准一线演员,无论是在港版《西游记》中的男主唐僧,还是《苗翠花》中见识广博,为人聪明自信,足智多谋的翩翩贵公子方德,又或者是《寻秦记》中心狠手辣,为人善妒的连晋/嫪毐,又或者是《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令江华在内地有着不低的名气。



不过,尽管当时江华签约亚视之后拍摄了不少经典影视族谱,但是,对外来演员十分排斥的TVB对于从亚视转来的江华并不算很重用,这也导致江华在TVB期间慢慢被边缘化,再加上当时江华因为拍摄电视剧《红拂女》是旧伤复发,不得不暂时退出娱乐圈,而这导致江华无工作可做时因为无收入来源,患上了抑郁症,这也导致江华生活一度十分窘迫。



在这种情况下,江华为了修养身体,调整状态慢慢淡出了娱乐圈,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中,江华接触到了保险行业,并对其产生了兴趣,之后恢复健康之后,江华也从演员正式转行为保险经纪人。



加上如今江华的保险经纪人做的十分红火,还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在这种情况下,江华也没有重回娱乐圈的想法,甚至对拍戏也没有了什么兴趣。不过对于江华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事业确实值得高兴的,也希望他之后事业越来越红火。



拾忆物语


先纠正一个思维误区,在香港地区,TVB演员和保险经纪人一样,都只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干得好,就能赚大钱。干得不好,只能看着别人赚大钱。

所以江华从一个TVB演员变成一位保险经纪人,只能说是“改行”,不能称之为“沦落”。哪一天杨幂或者刘德华开始卖保险了,才可以用到“沦落”这个词。

与江华一样改行的还有刘锦玲,也是转行保险经纪人。

再纠正一个说法,江华虽然演过许多剧集,也塑造过许多知名的角色,但是和“很红的TVB明星”之间还是有一段差距。

江华在TVB最红的角色是《九五至尊》中的雍正皇帝(也是李大虾),他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万千星辉我最喜欢的电视角色”奖。

江华还有很多知名的角色,比如《苗翠花》中的方德,《寻秦记》中的嫪毐,《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

众所周知,TVB鼎盛时代是相当排外的,从亚视过档而来的艺人就算再有实力和才华,最后由于不是“亲生仔”都有可能会被埋没或者边缘化(换言之,演得再好也得不到力捧,拿不到视帝或者视后)。

与江华同样遭遇的还有同是从亚视跳槽来的吕颂贤,在主演过一部《笑傲江湖》后,再也没有说得出来的作品。

说了这么多,那么江华是怎么从一个演员成为一位保险经纪人的呢?理sir觉得,身体的病痛是主要原因,TVB演员待遇低是直接原因,而与邓萃雯当年的绯闻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006年江华在与舒淇、霍建华一起拍完《红拂女》后,就因为腰伤复发淡出娱乐圈。之后又因为伤痛无法工作患上抑郁症,导致演艺事业全面停工。最落魄时,江华一家人要搬到月租只有7000港元的村屋居住。而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搬家时,江华简单而直接地撂下两个字“穷咯”。

患病的江华每每被记者拍到,都与之前在银幕上帅气的形象相去甚远。

一位所谓的TVB知名演员,却因为停工就要节衣缩食,毫无积蓄,可见TVB的待遇真的不怎么样。

而与邓萃雯当年的绯闻,理sir觉得,也是江华人生的一个污点。当年他与邓萃雯拍《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传出绯闻,正值他老婆麦洁文怀孕之时,江华属于妥妥的婚内出轨男,这是其一。

之后两人的绯闻越传越烈,形象尽毁,他却与麦洁文联合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指责邓萃雯勾引他,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是其二。

时过境迁,邓萃雯在被娱乐圈封杀了整整十年之后,凭借《金枝欲孽》和《巾幗枭雄》系列重回一线,并且每每接受采访时都声明,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年的事。然而这时的江华却改了口,说自己当年真的爱过邓萃雯,并且从来不后悔。可谓是自打脸和不要脸的典范,这是其三。

好了,过去的事情非要再论出个是非对错也没什么意义。不管怎么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江华能够重新投入到一项新的事业中去,并且多年来一直得到老婆和家人的支持,理sir觉得也是一件庆幸的事情,你说是不是?


八卦有理


其实江华转行做保险事业并不是什么值得感叹的事情,这样的案例在香港娱乐圈经常发生,像我们非常熟悉的黄日华就曾经做过保险事业。不过既然这么多网友好奇,小七今天就分析下,为什么江华会转行卖保险。

首先,在香港保险行业并不是内地这样“声名狼藉”。

港人的保险意识比较强,当地保险业的发展也比较健全,甚至近些人不少香港本土保险业务也在向市地客户抛出橄榄枝。

熟悉港剧的观众应该会记得,TVB曾经也曾出过一部保险题材的电视剧叫《爱情全保》,由陈锦鸿主演,剧中关于这个行业从业者的设定也是非常精英型的。可见,在香港从事保险行业并不会像内地这样不受好评。

另一方面,保险行业无论是哪里都是一个收入颇丰又相对时间比较自由的职业,非常适合“半路出家”的从业者。像江华这样有过艺人经历人际圈广又中年转行的,保险行业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其次,香港娱乐圈相对市场比较小,影视行业对一些老艺人或者说“过气”艺人并不是那么友好。

观众会因为江华转行卖保险感到诧异,主要源自他曾经有超高人气。在2000年左右,他是TVB知名度最高的男艺人之一。

按照内地观众对明星市场的了解,像江华这样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肯定有非常丰厚的身家积累,完全不用为退休后的物质生活担忧。退一步说,就算年纪大了人气不再,在一些电视剧中打打酱油也能有不错的收入,完全不用年过半百还要为生活奔波。

但香港娱乐圈市场相对还是比较小的,哪怕如江华曾经的知名度也未必有内地二三线艺人的收入高。记得曾经在TVB工作过的高钧贤,在档期不足的时候也会在洗车店做兼职维持收入。这种情况并不是TVB多克扣员工,而是市场使然。

最后,江华本人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其实江华2006年开始已经很少有作品出来,主要是他得了抑郁症加上腰部旧疾病复发,这也成了他的演员事业的重要阻碍。特别是抑郁症,娱乐圈从业者本身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这种病症又非常难短期缓解,所以他也渐渐淡出娱乐圈。

离开演员岗位又经济实力一般,转行做一份收入可观又相对时间自由的工作,挺容易理解的。


七话影视


我们有种误解,就是TVB明星好像是什么高尚职业一样,一旦TVB演员换了工作,就好像人家【堕落】了一样。


1、TVB演员本身是一份工作,好像买保险、公务员、洗碗工、餐茶厅老板一样,只是一份工作没有贵贱之分,请勿赋予特别光环。


2、TVB一线演员的工资,固定大约4万一月(2-3年前看香港八卦杂志报道的,真伪自己判断)。如果有剧集拍摄,则看你当时候有多红,另外计算。一般来说几万元一集到十几万一集。貌似能上几十万一集没有几个。

而二线、三线,则一万多到三万工资。

绿叶演员按演出时间计算,工资少得可怜,只算兼职。


3、而香港一个披萨餐厅的服务生,工资是16000元(绝对真实,2017年我表弟实习期间就是这个工资。)一般公务员4-5万,一般警察3-4万。所以,对比来说,TVB演员的常规工资放在香港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感觉。香港人也不觉TVB演员有什么高大上。

我表姑丈是香港人,现在已经50多岁了。80年代他居住那个叫离岛还是什么岛的。当时候周润发虽然红了,但也住在那个岛上。岛上有间老字号的烧鹅濑粉,周润发经常吃早餐的,我表姑丈也天天吃。每次见到发哥也当邻居一样打个招呼。表姑丈叫声“发哥”发哥则叫表姑丈“兴仔”,打完招呼大家就好像邻居一样吃早餐,普通得很,直到发哥搬走。香港明星就是这样亲民。



国内畸形的明星产业把一些明星包装得很夸张,不吃人间烟火的仙子、神人一样。出场前呼后拥的保镖、助理。畸形!


崔泡泡的电影酷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转行的,明星这份职业当然也不例外。曾经TVB的红星江华,被媒体报道“沦落到卖保险”的地步,事实真的如此吗?

江华,估计很多人都看过他的戏,张卫健版的《西游记》他是第一男主角唐僧;古天乐的《寻秦记》他的嫪毐;当然也忘不掉金庸作品《碧血剑》中亦正亦邪的金蛇郎君夏雪宜。

黑白不分明,演尽人生百态,人人都是反派的《银狐》,他的宋泽元,值得品味。


江华的经典作品不少,《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沈家豪和小蝶从戏里纠缠到戏外。这份婚外情以江华回归家庭而告终,但“渣男”的名号从此落实了。

这次事件的长期影响,加上拍戏受伤,让他对演艺圈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淡出后休养的时间段,机缘巧合接触了保险,从此改弦易张。

这是个人选择,但媒体的报道中大量使用了“沦落”的字眼,大概是噱头。他自己倒是不介意,因为通过大量的宣传,反而帮他在新行业打开了知名度,此后业绩节节升高。

据他所言,对演戏已经没有兴趣,余生不准备重返娱乐圈。对于保险行业有自己的生涯规划,也许以后会看见他成立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呢?你对江华卖保险什么看法?欢迎交流分享。


注视这视界


这个跟TVB的大环境以及江华个人发展有关。在香港,TVB一家独大,缺乏了亚视的激烈竞争,电视剧质素也在下降。再加之内地影视剧的崛起,很多视帝、视后都去了内地拍戏,TVB已日薄西山,光景不如以前了。江华年纪也不小了,TVB还忙着捧新人,轮不到江华当主角了,配角收入也很一般,他也就去卖了保险。

江华曾经给我们内地观众奉献过很多经典的角色。在亚视期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很多人的童年经典。签约TVB之后,他演的《西游记》里的唐僧,《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寻秦记》里的反派嫪毐,都给内地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寻秦记》也响应内地观众蹭“情怀”热点,由古天乐投资拍摄并主演,但演员表并没有“嫪毐”江华,让人有些唏嘘。

与江华塑造的经典角色相对应,就是他与邓萃雯的恋情。当时的江华已结婚,妻子是大他八岁的歌手麦洁文。江华与邓萃雯的恋情被爆出,一时被千夫所指。江华和麦洁文开发布会挽回好男人人设,说邓萃雯勾引在先,舆论大哗。这种不负责的言论,让邓萃雯的事业受到重创,邓萃雯一直到前些年的《巾帼枭雄》拿了视后才算翻身。

江华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他得了抑郁症,卖掉了两处物业,搬到距离市区两小时车程的村屋居住,那几年全靠麦洁文教唱歌赚钱。媒体传他已无戏可拍,才转行卖了保险。

当然,对于现实的香港人来说,只要能挣到钱,卖保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职业。他转行卖保险之后,很多明星都帮衬过他,比如刘德华、古天乐、周润发。众所周知,保险的佣金也很高,所以他挣的也不一定比TVB的主角低。只是不再生活在记者的镁光灯下,让你有些感慨而已。这些年,TVB的很多老演员都开始转行,《天龙八部》“阿朱”刘锦玲也去卖了保险,还有人去卖鱼蛋、耕田做农产品的,其实他们也算自食其力,也算过得不错啦。

《鲸鱼电影》编辑部 基督山伯爵 答题)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鲸鱼电影


首先卖保险不算是低档行业,如果能够做大,收入方面也不见得能比原来tvb的收入差!

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辉煌期和低潮期,作为90年代初香港影坛的英俊小哥,江华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影视剧产业中也有过自己的辉煌,但随着21世纪之后年龄的偏大,身体上的伤痛,江华事业走向低潮也是在情理之中。



从事业上来讲,江华的演技虽然突出,但是在2000年之后由于自己的年龄和TVB培养重心的问题,他在TVB所推广的影视剧中的地位也是起伏不定,既在九五至尊中担任过男一号,也在《寻秦记》等作品中担任过配角,虽然演技出彩,但并没有收到绝对的重点培养,事业上总体还是处于下滑状态。

身体方面由于早年拍过一些动作戏,老伤频频复发也给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而早年著名的那段绯闻也给自己的名声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一直背负着渣男的名号,以至于他在2006年之后竟然出了抑郁症,在身体和身心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下,江华退出娱乐圈也在情理当中,而现在的江华早已年过半百,重新复出也很难获得太好的发展和机遇,选择另外一个行业借此脱离原来的烦恼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另外,江华目前所谓的卖保险,可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做一个小业务员四处去拉保险,事实上以江华的明星身份和早年的业务关系,他完全有可能在保险行业做出相当优益的成绩,别的不说,光是香港的连续剧和电影,尤其涉及动作枪战类的作品,开拍前对保险业务的需求量很大,很多的动作明星和群演替身都需要投保,有的甚至都是高额险种的投保,因为江华早年就在娱乐圈,人脉关系绝对不会差,进军保险行业后,完全可以利用早年的关系为自己拉到足够大的业务量,至少从06年退出娱乐界之后,江华至今仍在保险行业活跃,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十几年来江华在保险行业里做的谈不上成功,但绝对也算出色,希望他在另一个行业里能有更好的发展吧。


辽宁资深球迷


题主用到沦落到卖保险?讲真,这个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来聊聊香港电视公司的演员的待遇问题吧,无论是当年的亚洲电视或是香港TVB,基本囊括了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港剧里的演员,这里,先谢谢当年在内地文化影视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带给我们无数回忆的香港电视剧!但是,我相信朋友们已经从各大媒体报道里都知道香港TVB演员的待遇是真的很低,这个我就不再赘述;举两个例子吧:

1、参加跑男节目火了后,王祖蓝在上金星秀的时候,金星问他:“是什么促成你到内地发展的?”王祖蓝很直接地回答:“因为钱。”根据他说,他在内地一年赚的钱,是在TVB时候的10倍不止,但还是很感谢TVB的培养。而王祖蓝在跑男7个人之中,出场费还是最低的,好像不及邓超的十分一。

2、郑嘉颖,在TVB拍戏十几年拿过视帝,是妥妥的一线力捧男演员。但是之前十几年赚的钱,依然在香港买不起房。可是自从在内地拍了《步步惊心》后,其马上咸鱼翻身。据说拍一部戏的收入,就顶以前一年演的戏。现在,郑嘉颖已经在香港和美国,买了好几套房子,孝敬妈妈和姐姐。

是不是不敢相信?是不是很残酷?是的,这两个例子的主角好歹还是在香港具有明星效应的大咖;要是那些二线三线小演员的境遇会是什么样子呢?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在香港的电视演员可不是在大陆的电视演员一样哦,两者不能放在一起讨论!

再次,江华出道于亚视,成名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当年与邓萃雯的婚内出轨事件轰动全港!转战TVB后,扮演的西游记,寻秦记,九五之尊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成为他事业的第二春;但是就算如此,江华依然不算是香港TVB的一线男演员,所以待遇能好到哪里去?你们说呢?

第三、我觉得江华凭在行业里多年的人脉积累,转行做保险未曾不是一件坏事,也许,做这个赚的钱比演戏还多;而且江华自己也表明,已厌倦了演戏生活;如果真是这样,选择一个新的开始也许会更好,各位觉得呢?

总之,祝福江华,曾经的唐僧也是玉树临风,翩翩佳公子!


用户50303006522


江华出自亚视艺员训练班,1995年由他出演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使其为广大内地观众所熟知,这部剧的收视率甚至超过《天地男儿》《妙手仁心》等TVB大剧,成为亚视反击TVB的重要作品。不过在这部剧中江华与邓萃雯传出绯闻,就在被追问时江华竟然责任全部推到邓萃雯身上,结果导致邓萃雯陷入事业低谷,自己的声誉也大大受损。

1996年,江华投奔TVB,众所周知,TVB对亚视投奔过来的演员一向不会委以重任,直到2003年的《九五至尊》江华才迎来一部由自己主演的TVB重头戏,这部剧也使其拿到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奖项,只是此后江华再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TVB的薪酬普遍不高,TVB非一线的签约演员基本要靠代言、出席活动等挣生活费,而江华本就不受重用,再加上2006年他又罹患抑郁症,导致他被迫退出影视圈在家修养,也正因如此他几乎完全丧失收入来源。现在既然不能出现在影视圈中,总要想办法维生吧,卖保险也算是一项很好的工作,时间较为自由,能够赚到钱还不用应付狗仔队。

再说了,TVB演员转行卖保险早有先例,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中阿朱的扮演者刘锦玲等都转行去卖保险了,可见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估计江华心中会想我怎么就没赶上到内地捞金的时代呢。

(LS)


捕鱼小分队


在香港,卖保险比做演员容易,也更赚钱。因为香港人的保险意识很强,再加上他之前的圈子,做保险的收入应该不比当演员差。都知道TVB演员工资不高,跟香港大部分平民一样,只是一份职业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对待。再加上香港演艺圈僧多粥少的局面,转行未尝不可。事实也说明他现在应该过得不错,虽然很想看他演艺,希望他复出,但是更希望他能做他愿意,想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