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軟棗原本就是野生的,也就是近些年才火起來,引起了各地種植著、愛好者的種植興趣,這和一些做苗木的及各種媒體的宣傳是有關的。


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有人說軟棗不能吃多,這是對的,很多人都知道,軟棗不能連續多吃,吃多會瀉肚子,也知道軟對便秘者有好處,我們多數人是吐皮吃的,每次只吃10幾粒。而且成熟度不好,不好吃的很少人去吃,都是挑口感好的吃,早採的果或後熟差的是會麻嘴的,也就不會多吃了,自然舌頭也就不會出血了。

口感和營養

真正成熟的野生的軟棗,無論口感和營養都比普通獼猴桃強很多,也是國內普通水果不能相比的,比如葡萄、蘋果、桃等,這是很多專業機構檢測得出的結論。

那為啥社會上對軟棗口感有那麼多不同評價呢,主要是評價的人沒有接觸到更多品種,和接觸的軟棗成熟度不一樣,或者是吃的是早採的果。軟棗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是在軟棗成熟度達到接近90%時,才突然上來的。


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評價口感要在同等成熟度,多品種對比的情況下才會準確。還有就是種植地域、條件不同,同一品種也會有不同表現,不能簡單說哪個品種好吃或不好吃。口感好的軟棗不只是甜度高就好,真正口感好的軟棗是有獨特風味的,有野果的清香和吃後嘴裡有回味的。

軟棗老家是大山裡,土質疏鬆,腐殖質含量特別高,溫度、溼度、陽光都適宜,也不接觸農藥化肥,是真正的有機水果。但是近些年的軟棗熱,各地的人都想嘗試種,也不瞭解軟棗習性的情況下,盲目發展,比如山東東營附近的,那裡的土質、水都是含鹼性的,這就不適宜軟棗生長。還有河北一些地區,氣候乾旱、多風、土質不好也不適宜。

軟棗哪個品種好

軟棗究竟哪個品種好,這是很多人最感興趣的。近些年出現很多軟棗品種,包括進口的,彩色的,自花的。到底哪個好,說法不一,這裡面主要是介紹品種特點的人,要麼是自己也不是很懂,照葫蘆畫瓢,要不就是一些人抱著不正確目的,誤導種植者,做苗的都說自己的品種好,這大家都有體會的。


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品種的好壞要客觀、真實來評價,每個品種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同一品種,種在不同地域下,會有不同表現!

軟棗到底好不好保存

熟悉軟棗的人都認可是不好保存的,也有人說冷藏就可以保存2個月。軟棗的保質期是和成熟度、口感、營養成分、賣相直接相關的。早採的,不熟的保質期當然會相對長一些了。

軟棗這本身屬於後熟水果,要自然後熟變軟才好吃,我這民間有個簡單方法,就是變軟後冷凍,這樣就可以吃很長時間了。把成熟度差,沒後熟變軟的軟棗,放冷庫冷藏,口感、營養成分、賣相會啥樣呢,大家去想象吧。

軟棗到底適不適合規模發展

軟棗到底適不適合規模發展,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吉林是野生軟棗主產區,無論各種條件都適合軟棗生長,但是為啥吉林很少有規模種植的呢,只是遼寧丹東地區種植、做苗木的多呢,其原因就不說了,大家自己去想吧,吉林人都傻嗎,不會賺錢?


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軟棗確實是好東西,但制約軟棗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不好保存,貨架期很短(沒成熟的不算),損耗大,這問題到目前還沒人真正解決。再就是軟棗屬於落葉藤本植物,需要休眠,也就是常說的冷量,南方冬季時間短,溫差小,需冷量不夠,福建、廣東等南方是不能種植的。還有就是軟棗本身喜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怕旱怕澇,怕高溫暴曬等,也不是哪個地區都適合種的。

軟棗初期生長時間長,一般要3-4年才結果 ,如果是規模種植,這3-4年是沒有收益的,且這幾年投入是很大的,會有多大效益呢,多數人都該會算這筆賬,並不是某些商家、媒體說的那麼可觀。當然在適宜種植的地區,愛好者、採摘園等少量種植,是支持的。


軟棗雖好,一公斤能賣100多,但是真的適合普通果農種植嗎?


軟棗絕大多數是異花授粉植物,只有少數是自花的,之所以目前有股自花熱,那是商家炒作的,自花有很多致命缺點,我在不同場合已多次介紹過。對於異花軟棗的配套公樹,一些商家提供的公樹有可能是不理想,或者說盲目配的,因為軟棗近些年才快速發展起來的,想做好配套公樹的篩選,是一件耗時費力的事,沒人願意去做。只顧眼前利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好的軟棗母本品種,沒有好的配套公樹,也是很難達到最好的表現。最後就是建議大家頭腦清醒,不要跟風,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軟棗的授粉問題

這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甚至是鬧心的事。因為軟棗多數是異花授粉,且公樹授粉後影響到果實和種子。再就是花期能否相遇這是最值得關心的,綠肉軟棗一般的最有效授粉期在3-4天,紅肉品種最短,只有2天,公樹開花一旦錯過,就是很麻煩的事了,公樹開花最好早於母樹1-2天,並有足夠量的花粉,還要親和性好。

如果發現公花有可能晚於母花的趨勢,可以採取點補救措施,就是設法讓公花多見光,母花少見光,也能稍稍調整下花期。重要的還是希望商家能為種植者負責,提供配套的公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