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说当代名校从镇国重器变成了职业培训所,这种说法对吗?

文史铎声有心


在清华演讲后,高晓松怒批:镇国重器已沦为职业培训所。在精英君看来,高晓松老师的一番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点以偏概全了。观点如下:

1、优质的教育资源造就了优质的人才,名校毕业生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清华北大,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国际上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拥有着全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拥有顶尖讲师学者的授课机会、世界各经济领域的大牛们常来演说报告的机会、拥有着最顶尖的知识和最好的实验器材……。最好的教育造就了最顶尖的人才。因此,在很多人包括高晓松老师的心目中,认为从这个大学里出来的都应该成为国家之栋梁人才、能挑起国家建设的大任,在多个社会领域里担任重要角色。但是,没想到作为栋梁人才、而且是不少清华教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之一的梁植却为日后工作做什么而困惑。为此,高晓松老师“爱之深恨之切”,才发表了“镇国重器已沦为职业培训所”这样的言论。

2、名校学生亦需要职业规划

名校学生,虽然在知识和专业学习拥有着最优质的资源,但不代表他们对未来不困惑不迷茫。这个困惑和迷茫不单存在名校学生群体,亦是整个社会大多数高校学生群体内存在的。主要跟我国的教育有关。

学生从幼儿园教育一直读到大学,大多走的路都是长辈们给我们规划好的,包括就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未来都很迷茫,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谈不上喜欢,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得不到重视,尤其家里不存在任何关系可以依靠、未来都要靠自己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不知道怎样的工作、怎样的行业才跟自己相匹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自然而然,梁植的行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3、改变,要从自己开始

不想自己跟梁植一样存在这样的困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通过实习、通过不断的试错,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专长特长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祝福大家。


无忧精英网


语出背景为:清华大学法律学士、金融系硕士、新闻传播系博士在读的梁植,在《奇葩说》录制现场,向三位导师(高晓松、蔡康永、马东)提出了一个哪怕名校毕业生都感到焦躁的问题,“根据我这样的学历,我明年毕业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才最能发挥我的实力?”,随即,便有了高晓松“名校是振国重器,名校毕业生是干嘛用的,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这向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年多的教育?随即炮轰当今名校“这不是清华一个学习哦啊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的大学都已经成为职业培训所了”。



诚然,高晓松老师的评论让这位清华才子很不舒服,毕竟清华才子也需要吃饭,吃饱了饭才能谈理想、谈其他,但高晓松老师的评论也是铁铮铮的实事实。毕竟清华只有一座,北大也只有一座,如果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胸无大志、不思国家前途命运,满脑子只是毕业后该从事什么工作才能更有前途,这样的名校难道不是职业培训所吗?

“清华”名校熏陶十年结果如斯,可想而知,整个清华校园文化如何?我们不是说清华名校毕业生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而是说在面对如此珍贵的机会,提出的问题也仅与自身相干,国家、理想都被抛之脑后,十年清华学习,非但没有想明白、想清楚自己今后该如何发展,反而将问题带到名师面前,高晓松老师如不大声将你呵醒,你还将继续沉迷下去,最终泯于众人。

清华学子,集我大中华之精粹,他们往往站在时代前沿,想普通人不曾想、忧普通人不曾忧。况且,作为一名清华毕业生,以你的资历和资质,找工作难道还成问题?如果整个国家连你们都去回避这些问题,国家、民族希望何在?难道要让充满铜臭味的商贾去考虑这些?


天涯0咫尺


高晓松老师的这个说法,头条不少人提问过。弥玥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总结了一下,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如下意思:人首先要吃饭,要有个好职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要空谈大道理,要务实这类,认为名校变职业培训所没什么错的。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回答,高晓松老师讲的是“学校”,而不是“学生”。

老祖宗说:性相近,习相远。讲的是,一个人能成长为什么的的人,后天的教育占据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具体从业人员,也需要高瞻远瞩,思想深刻的“大师”。

所以,负责后天教育的高校也是需要有所分工的,名校占据更高端的教育资源,理应以“镇国重器”为己任,更多的从长远社会效益出发,而不是图眼前经济利益。

弥玥斗胆发表个人浅见,望各位条友手下留情,勿喷勿喷,小女子小心脏承受力很有限。


弥玥yoga


来自网友截屏。

不要神圣化任何一个东西,当它走下神台会让你曾经所拥有的信念沦丧,以前你有多向往,现在就有多讨厌。

一言以蔽之:自强,自强,还是自强。

世界上最弱和最不牢靠的东西莫过于不以自己实力为基础的权力和实力。

每一个分子的强大才是民族富强的根本!



聪聪敏


以前我还觉得,高晓松先生坐在沙发上摇着扇子,翘着二郎腿,一副高人的模样,可自从我看到他在马云前面点头哈腰,我的人生观就此上升了一个大境界


手机用户57992193610


对也不对,中国名校能上全球知明学校排名的少之又少,而对国人来说清北的学生总是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高一等,我想请问什么算是镇国名器呢?对于中国人以外的人而言,他们知道的中国名校也只是清北两所学校而已,时代在改变,不能说时代有了今天这样的现状,就说各个学校的含金量不行,我不否认,上好的大学,知名的大学会使以后的工作更顺利,可是现在的社会现状不就是如此吗,买房子需要钱,买各种东西需要钱,结婚需要钱,等等一切都需要钱,名校毕业的学生只会选择赚钱多的,而不是静下心来做研究,这归根结底是什么造成的,那些本身很有钱的人想让自己更有钱,穷人也想成为有钱人,所以不能怪学校什么,只能说当今社会就是这样,处处需要用钱,逼的人只能为了钱,那样这样的做,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高晓松老师也同样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缺少钱来安排工作,缺少钱买房子,缺少钱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的,谁也不是圣人,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宝丶听话


当然对啊,这个人没得洗的啊,他首先得有骨子气节,然后再说搞什么工作吧,这个时代饿不死人,基本的条件已经满足,视野不应该局限在找一份年入百万〈当然你找不到



〉工作,得想想你能为社会提供一些什么新的活力和服务或者需求,长点心吧。


苦瓜胡说


毕业生需要工作,不工作无法生存,还如何为国家做贡献,如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还是说点实在的吧


亚欧大陆桥51350


如果清华人都变成像高晓松这样的浪荡公子的话,清华比职业学校还要糟糕差劲,


月出其中邓


一个清华肄业生。就不要说这种话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