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如何提高语文修改病句的得分率?

GavinYs


3年级,就学一点就可以了,词序颠倒。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3年级学会这一点就够了。一招鲜吃遍天。

你啥都让他学,他只会懵逼。贪多嚼不烂,一通百通,才能融会贯通。

为什么词序点到这么简单,3年级学生就是做不出来。

语感太差了。

多读书吧。

至于题目,就做词序颠倒一种,相信我,会做这一种就够了。到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都会有修改病句,侧重点都不同。


叶红鱼KK


修改病句是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面对千变万化的病句,经常病句类型及句式稍微一变花样,孩子就做错,因此要提高语文修改病句的得分率,必须让学生熟悉病句的“病情”并对症下药,才能学会修改病句。

今天小徐老师就针对小学生修改病句作一下专题讲解,讲解内容如下图所示:

一、从病句的定义来分析,病句问题出在二方面,一是内容,二是结构。

从内容上看,常见病句的病因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逻辑等。

从结构上看,常见病句的病因有:语序不当、成份残缺等。
由此可见大多数毛病在句子的内容上。在内容上的毛病就要凭学生自己多读,分析句意、用词上的矛盾。而结构上的毛病要用缩句法找出句子的主干,看主干之间是否有成人残缺。

具体修改病句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1、坚决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2、在不改变愿意的基础上改动越少越好。

3、防止另造新句代替原句。

三、病句的类型

1、语序不当,在小学经常考的类型是语序颠倒,语序不当的病因在于:

  • 前后表递进关系的两个动词(即句中谓语)的先后关系排列不正确,如下图例1,要先“讨论”再“通过”他的建议。另外例句4也属于这种错误。

  • 句子排列混乱造成语意不明,如例2和例5。

  • 句子方位或时间性限制语与后面所限定的词语位置不相符,如例3,“在教室里”就对应“智力比赛”,而在“球场上”则对应举行“篮球比赛”。

如下图所示:

2、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类型很多,在小学常出现的是:

  • 动宾搭配不当,也就是动词和后面的名词或代词搭配在一起不合逻辑,如下图例1“公共财产”应该“保护”而不是“热爱”。例4“看见”只能和“笑脸”搭配,而不能“看见”“歌声”,因此应在“一阵阵动听的歌声”前加“听见了”。另外例7也属这种情况。
  • 主谓搭配不当。也就是句子中的表述的对象和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之间搭配不当。如下图中的例2:“态度”应为“端正”,而“水平”才可搭配“提高”。例3同样“内容”和“丰富或充实”搭配。例5“价格”“降低”。
  • 主宾搭配不当,即谓语动词是“是或成了”的句子,前后不能对应,如例句6“杭州”是地方,不能跟“季节”搭配,因此要改成“杭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他稍微深思了一下”。句中“稍微”和“深思”不能搭配,应改为“他认真深思了一下。”

3、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的成分包括:

  • 缺主语,一般出现在有介词短语的句子里,如“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受到了教育。”介词短语不可以做主语,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因此应改成“通过此次学习,我受到了教育。”,再如下图中的例3。

  • 缺谓语。如下图中的例句1和2。

  • 缺宾语。如下图中的例4.

4、重复啰嗦,即句中语意有多个表意相似的词语出现,造成“重复啰嗦”,这类病句比较好改。如下图所示:

5、表意不明。最常见的是“指代不明”。如下图所示,例3和例4都是指代不明造成的句意不明。

6、分类不当。分类不当主要体现在搞不清同类事物的范围,如下图中例1,“文娱节目”包括“大合唱”应去掉一个。例2同理,果树包括梨树、苹果树,只有留其一。例3和例4同理。

7、前后矛盾,是指前后词语或句子间的的关系不合乎逻辑,如下图所示,例1“小红学习非常努力”“成绩”自然为提高,表示在意料之内,应该用“果然”,“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其它例句同理。

四、综上所述,小学生修改病句并不复杂,判断时一靠语感,二靠句子结构分析,三靠句意分析。

分析方法一、主干枝叶梳理法。小学生即是用缩句的方法快速找出句子残缺的成分加以补充即可。分析步骤先分析句子主干,主干无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再分析修饰语之间或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有毛病。

分析方法二、逻辑意义分析法。

要分析句意、句中词与词之间是否搭配,前后顺序是否不合理,是否有重复或前后矛盾的地方。

五、修改句子的方法

修改病句有四大方法,分别是增、调、删、换。即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成分残缺的要补增,词序不当的要调整;重复啰嗦和成分多余的要删掉;用词不当的要换合适的词。如下图所示:

总之,对小学生来说,修改病句是难点,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初中、高中更难的病句分析。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当给孩子讲一讲句子的成分,更有助于分析病句并改正。如果想提高修改病句的正确率靠的是大量的训练,提高对病句的敏锐的感知力。

听了小徐老师的讲解,希望能帮到大家,期待大家关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国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了修改病句,可以有效避免平时在写作中出现错误。

小学语文病句的十大类型: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重复啰嗦、概念不清、不合逻辑、指代不明、分类不当。

而三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 (2)意思重复 (3)用词不当 (4)词序颠倒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步骤:

掌握步骤之后,对照上面的那些病句类型,我们就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最好的方法其实是训练,把题目中的错误类型找出来,然后修改。把以上常见的病句类型都做一遍,每个做几个,孩子对病句就会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


下面列举一些三年级常见的病句,帮助你打通这个难点:

下面是答案给你参考: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解决孩子的难题。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我哟!我是翼翔老师,关注教育问题。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三年级孩子要想提高修改病句的得分率其实不难。孩子要改病句首先得知道正确的句子是怎么回事,才能知道错在哪里。

一、给孩子讲一句话最基本三个成份:主语、谓语、宾语。这是句子的主干,基本不可缺少,有了这三项,句子基本就完整了也通顺了能清楚表达一件事了,要想让这句话丰满生动再加点别的来修饰,修饰语得顺应常理,不能随心所欲。这是最基本的。

二、多读多背好的文章或句子,段落,阅读能增强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多读多背还能增强你的语感,如果一句话读起来很别扭,是不是就要考虑是否有问题了。

三、看这句话是否符合常理,符合我们基本生活常识,“我爸爸买回两条会游泳的金鱼″,照句子基本条件分析没错,但有“不会游泳的金鱼"吗?等等。

做到以上三点,基本上病句也就从容应对了。祝孩子学习进步!


清清浔阳


要说什么大道理小学生也难懂,什么主谓宾定状补这些语法,说了反而乱其心,更不明所以,觉得说话更难了。

解决这个问题倒是有个土方法,那句子换成你的家乡话来表达,这句话用你家乡话正常怎么表述的,平常你们怎么说话的,在代入普通话,就能知道能否行得通了。


平凡的风景


一对一家教,专项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