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經常看影視劇的朋友都知道,皇帝身邊一般都有一個一流的高手護衛,這個貼身保鏢的功夫即便是放到武俠小說裡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很多刺客行刺皇上的劇情裡,最難搞定的都是皇帝身邊的這位大內高手。而到了清朝末期,朝廷雖然衰弱,但身邊仍然有大內侍衛,最後一位大內侍衛首領是宮寶田,他也是電影《一代宗師》的原型。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宮寶田是清末的著名拳師,清廷最後一任侍衛總管,身懷絕技,真正的大內第一高手。而宮寶田出身農民家庭,最後卻憑一身功夫做到了大內第一侍衛,沒有點真實力,這個任務還真不是誰都敢接的。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宮寶田出身貧寒,雖有過幾年私塾的學習,但因國家動亂,民不聊生,父母也就無力繼續供養他讀書了,因此,他早早地就輟學在家。13歲時入米行當學徒,專為京城各大王府送米,幹著出賣體力的活計,勉強維持生活。因此宮寶田能經常出入王府,沒有活幹的時候他就站在院子裡,看王府的護衛們操練武藝,當時的宮寶田對武藝非常痴迷,但由於自己出身卑微,連習武練功的資格都沒有,所以他只能借工作的間隙,通過觀看別人的練習,來滿足一下自己的心願。由於宮寶田對武術的痴迷,幾乎每次沒活的時候都來看別人練武,這引起了王府一位武師尹福的注意,他已經默默地留意了宮寶田一段時間。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尹福此人大有來頭,他是八卦遊身連環掌創始人大內侍衛董海川的得意門生,一生絕學盡得董海川真傳,尤善八卦掌,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在當時的京城也是大有名氣的。在宮寶田又一次給王府送米之時,尹福將他叫到了身前,把他從頭到腳摸了一遍,面露驚訝之色。又叫他伸出雙手,尹福仔細查看,宮寶田骨骼清奇,是練武的材料,一眼就被尹福相中了。於是尹福將宮寶田帶到了師傅董海川的面前,董海川仔細端詳了宮寶田的雙手後,也看出了宮寶田的天賦所在,是一個練武奇才。於是董海川囑咐尹福著力培養宮寶田,日後必成大器。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尹福由此對宮寶田悉心栽培,對宮寶田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在練功上則要求他紮紮實實從基本功練起,一招一式都是尹福手把手的教,反覆糾正,千次演練。據說尹師每天要發給寶田一個木碗,汗水滴不滿木碗,練功不能停止。寶田的師叔很多,他們看到宮寶田既聰明又勤奮,因此都願意向他傳授自己的絕招。從武術的基本功開始,一絲不苟,嚴格要求。經過5年的艱苦訓練,宮寶田武藝大有長進,在京城也小有名氣了。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宮寶田的神速進步,引起了師祖董海川的關注。師祖董海川被他的天賦和勤奮打動,決心將自己的平生絕學八卦秘宗和八卦拳傾囊相授。由此,宮寶田成為八卦遊身連環掌的第二代傳人。幾年之後,宮寶田武功已臻化境。23歲時在宮內就鮮有敵手。尤其是輕功,達到了踏雪無痕,來去如風之境界,被譽為“宮猴子”。據說,宮寶田的幾位好友想見識他的真功夫,纏著他漏一手。宮寶田順手抄起桌上裝滿水的茶杯,“請”字未落,人已到了屋頂。眾人目瞪口呆,未及回過神來,宮寶田又飄然落地。氣定神閒地站在幾位老友面前,杯中茶水絲毫未少。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宮寶田聲名鵲起,被慈禧召入宮內,做了光緒和慈禧的御前帶刀侍衛,官居四品,專職負責帝王的安全。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宮寶田護慈禧千里“西巡”避禍,手持光緒欽賜的“見官大一級”金牌,一路上威名遠播。沿途盜匪及義和團武士都聞風喪膽,不敢對慈禧一行人存非分之想。一年後,慈禧從陝西返回,念及宮寶田護駕有功,賞賜“黃馬褂”一件。

長期的宮廷保鏢生活,使宮寶田徹底看透了清廷的腐敗和無能,他不想將自己的滿身絕學,埋葬在腐朽的清廷裡。1905年,宮寶田辭官回家,開館授徒,傳授武藝。由於宮寶田威名遠播,拜師之人絡繹不絕。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十多年後,東北大軍閥張作霖知道宮寶田有一身武藝,所以請宮寶田來當自己的貼身保鏢。當張作霖看到宮寶田本人後,因為宮寶田身材瘦小,其貌不揚,張作霖對宮寶田的武藝有了懷疑。宮寶田看穿了張作霖的心思,決定在張作霖面前小露一手。我們都知道火雲邪神的一句名言: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宮寶田在張作霖面前展示的就是他的快。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於是,宮寶田退至二十步之外,讓張作霖開槍射向自己。事前張作霖還擔心會打死宮寶田,但開完第一槍以後,張作霖就徹底服了。雙方各自站定後,張作霖拔槍射擊,第一槍過後,只見宮寶田人影一閃,毫髮無損。而且宮寶田離自己的距離變得近了很多,幾乎都要到自己的面前了。張作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第二槍,卻發現宮寶田已經不見了蹤影。張作霖正待擊發第三槍,卻不知道該向哪裡射擊,正納悶的時候,聽見背後傳來宮寶田的聲音:“我若想要大帥的命,恐怕不用大帥轉頭了。”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張作霖由此對宮寶田佩服得五體投地,委任他為東三省巡閱使和奉軍總教練,兼做自己的私人保鏢。後來,在張作霖的數次遇險經歷中,宮寶田都力保他全身而退,化險為夷。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沒能隨行的宮寶田傷心欲絕,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後來在張學良撤併西進時,他決定再次辭官返家。

宮寶田回鄉後,深感國難當頭,但由於自己年事已高,無能為國效力,終日長嘆難眠。後決心將自己有生之年習武育人,報效國家。所以便在家鄉、煙臺、黃縣、牟平、海陽等整個膠東半島,組織起數十個民間八卦拳社,廣招門徒,精心傳授八卦武技,培養了大批八卦掌傳人。並將他們送到抗日前線,抵抗侵略,為國效命。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抗日戰爭時期,轉戰膠東的八路軍將領許世友曾登門拜會。宮寶田收徒極重人品,授拳時注意武德薰陶,灌輸愛國思想。其得意弟子王壯飛潛心隨其學藝十年,新中國建立後成為八卦掌第三代宗師。另一愛徒劉雲樵(號笑空,現居臺北市)武功已入化境, 成為臺灣正宗八卦掌大師。成名的弟子有上海的王壯飛、廣西的姜勝伍、臺灣的劉雲樵等。其傳人將宮氏八卦掌發揚於世界各地。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1943年6月27日,宮寶田在青山村病逝,終年72歲,遺體安葬在本村。電影《一代宗師》中,宮羽田創辦中華武士會,一時引領江湖豪傑,為了北拳南傳,不拘門派限制,特意趕往南方與各路英豪會面。宮羽田的原型,就是來源於民國時期著名武術家宮寶田和李存義。只不過是電影中的劇情是把兩位武學宗師的故事進行了融合和改編。宮寶田和李存義兩人共同師從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宮寶田的特點是功夫過硬,輕功尤其厲害,人稱“宮猴子”,以比喻他的輕巧靈活。李存義所學涉及甚廣,擅長用刀,曾被稱為“單刀李”。

最後一任大內侍衛首領,一代宗師名不虛傳

以現代人的視角來,這些武術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怎麼可能有人快的過槍呢?但是我們如果結合當時的時代來看,很多事情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在清末的民間,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並不是很常見的,而在那個時代,殺傷力最大的就是這些會武術的人。他們通過從小的刻苦鍛鍊,通過一定的招數和技巧,達到了超過常人的格鬥能力,其中肯定有一些技藝特別高超的,這些人就成了宗師,接受普通人的膜拜。而關於傳統的武藝和現代的槍械誰強誰弱的話題,自然是大家最喜歡討論的話題之一,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中國的武俠動作片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