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格局和思維方式的,並不是你的階層,而是你選擇的知識

決定你格局和思維方式的,並不是你的階層,而是你選擇的知識

導讀


無論你是吃營養餐的,還是吃魚翅鮑魚的,決定你的格局和思維方式的,並不是你的階層,而是你選擇了什麼樣的知識。

明代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說:“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翻譯成白話文,是:“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鬆讀書。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可見在古代,要學習知識,成本非常之高。

在歐洲中世紀,獲取知識的成本更高,只有修道士才普遍識字,貴族的識字率都不高。

前不久一個知乎的帖子《一件小事反映出來的階級固化現象》引起廣泛討論。

作者是個博物館講解員。他說,北京某郊區學校的校長,為了帶小學生趕回去吃營養餐而放棄聽講解,而某名校的小學生則為了聽課放棄吃飯,其中一個小學生甚至知道金國扶持張邦昌成立“偽楚”這一偏門知識點。

作者感嘆:“優越的家庭環境使得他們不至於侷促於眼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更長遠的積累和沉澱上,做出了在更大時間尺度上的正確選擇。”

看到這個帖子,我就想起了宋濂的故事。

前不久看過一篇影評,作者說,現在的電視劇,正面角色多來自較高的階層,反面角色則出身較低,連《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種玄幻劇都是這樣來設定人物的。而過去,正面角色多來自出身較低的窮人。作者認為,這是因為有錢人變多了,影視劇必須迎合這一變化。

“有錢人能是壞人嗎?我就是有錢人啊,難道我是壞人嗎?我當然不是壞人。”

知乎的那個帖子其實也是迎合了這一變化。“我階層高,我的子女受到的教育更好,格局更高,所以他們有理由繼續留在更高的階層,往更高的階層走。”

至於出身低階層的人呢?“我同情你們的孩子,但很抱歉,現實的艱難讓他們格局更低、積累更薄,所以他們最好還是不要跟我的孩子比。”

在階層的傲慢之外,這個帖子也反映了,階層固化下,已經走到較高階層的人們,對後代跌入低階層,有一種恐慌。

階層固化的原因,這裡不去探究。這個帖子所說的,高階層的孩子,在格局、知識上和低階層的孩子距離在拉大,這完全不是事實。

因為,生產知識的成本越來越低,人們獲得知識的成本也越來越低。

我小學五年級時,為了讀《聊齋志異》,在烈日下往返7、8里路,到鄰村一個老師家去借。為什麼非要在烈日下去?因為其他時間要幹農活,只有利用大人允許的午休時間去。那本書全部是文言文。我們小學沒學過文言文,但那時農村書籍極度稀缺,即便是文言文我也愛啃。

而現在,人們獲取知識根本不需要付出這麼大的成本。互聯網上有海量的知識,即便農村的小孩,也可以用手機上網閱讀、看課程視頻,這個成本一般農民家庭都負擔得起,更不要說城市普通市民家庭了。

另一方面,獲取知識的最大成本是時間,而這方面,較高階層的孩子,和較低階層的孩子,其實差別並不大。

為了營養餐放棄聽博物館員的講解真的是很大的損失嗎?和互聯網上的知識之海比起來,這點知識可謂微乎其微。所以那位校長的選擇很理性。博物館講解員貶低校長的選擇,其實反倒顯示了他自己的膚淺。

大腦上有差別嗎?更加沒差別。六祖慧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

由於時間和大腦的侷限,無論處在較低階層,還是處在較高階層,人們能夠學習、理解到知識,都是他們可獲得的知識的一小部分。

每個人都處在知識的大湖裡,唯一的限制的只是你能喝進多少。而不是高階層有更多的水喝。學生如此,進入社會的成年人也是如此。

在這樣一個知識的大湖裡,更重要的是,怎樣喝、喝什麼。

無論你是吃營養餐的,還是吃魚翅鮑魚的,決定你的格局和思維方式的,並不是你的階層,而是你選擇了什麼樣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