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階層",莫泊桑還想說?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1868年,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出於現實的義憤寫了一蔑視教會的詩,而被教會學校開除,"意外"考入了魯昂中學,沒想到如此居然被福樓拜"看上",開啟了他文學創作之路。

彼時,18歲的莫泊桑還不知道僅僅不到兩年,那場影響他一生創作"風潮"的普法戰爭悄然來襲,5年後,退伍開啟公務員生活的他,開始正式拜入福樓拜門下,開始創作。

1880年,30歲的莫泊桑,在左拉周圍的幾個自然主義作家的"號召"下,以普法戰爭為主題,共同出版了《梅塘之夜》一書,而他的一部中篇小說《羊脂球》,也使他一舉成名,被老師福樓拜稱之為"不可多得的傑作"。

其後,大約十年,在莫泊桑早期的生活積累,以及長期的寫作準備之下,使他的"靈感"猶如開閘洩洪之水,不斷洶湧出了三百篇中短篇小說。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莫泊桑

而這部《羊脂球》的地位永遠被莫泊桑視為自己的"驕傲":

一方面是因為,此文是他對當時文學世界的"叩門磚";

而另一方面,也是濃縮了他對戰爭的另一面"樣貌"與階層黑暗,最深刻的理解。

短短兩萬餘字,就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濃墨重彩的"戰爭百態圖",在普法戰爭中,戰敗被迫逃亡的十個法國人,有貴族、有議員、有大商人、有修女、有民主黨人,以及一個別名叫"羊脂球"的X女,共同開啟逃亡之旅。

而期間,一次為"食物"低頭的虛偽情節,一次為"繼續走"暴露的前恭後鄙夷的無恥情節,更是凸顯了所謂"高貴身份"人們的低下品性,以及讚頌"低賤身份"羊脂球的抗爭精神。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但其實,以上簡介只是被廣為流傳的一角,而這部《羊脂球》,在140年以來,還被讀者們解析了多種屬於自己的理解,人性的黑暗,階級的荒謬,以及探討何為高貴的靈魂等等。

但是,如果放大這個背景,作者莫泊桑以1870年普法戰爭的親身經歷的感受去解析的話,是否,能以此窺得一絲關於"戰爭"的種種模樣。

以及,針對在"戰時"人性中的犧牲與抗爭的理解,是否不一樣?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被馬車濃縮的"戰時社會"——最多的“貴族”,最少的“底層”

何為高貴?何為低賤?

年少時,很多時候會被老師、社會影響,而以"名氣"大小去選書,於是大大小小的名著,看過許多。

但很奇怪,或許是經歷增多,或許是時間的洗禮,這些名著每每放到現在,總是會讀出與從前顛覆性的感受和解讀。

一部分是因為閱歷,但更多的是學會"放大",把作者經歷和背景,以及小說創作的"大局"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去理解這個故事。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於是這本《羊脂球》,以前只會當做一個諷刺人性黑暗,亦或揭露虛偽、無恥、自私的貴族資產階級的故事,而現在放到戰爭的大背景下看,作者莫泊桑而立之年才"嘔心瀝血"創作出的作品,卻更是一本探討"身份"與"靈魂"之作。

有意思的是,身為沒落貴族的作者莫泊桑,一面享受著"身份"帶來的隱形優越感,比如有學識的母親與曾經有貴族身份父親的"人脈"與較高的教育。

但另一面卻因此陷入一種對自己"靈魂"位置高低的認同感,多年的經歷告訴他,自詡流著"高貴血脈"的法國人,天然把"人"分成了貴族、資本家、平民以及XX等森嚴而不可逾越的階層與等級。

而於前貴族,現平民的莫泊桑,鄙視階級等級劃分的同時,需要一種"新"的劃分方式,比如人靈魂的高與低,來實現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

親身經歷的普法戰爭,給他帶來了關於人的"高低貴賤"的評判,新的認識,於是有了這本《羊脂球》中被極限濃縮至一輛小小馬車"戰時社會"的大背景。

而"基因繼承"輪迴般的命運,又讓莫泊桑被傳承了浪蕩父親一般的做派,終日遊走在各種女性的裙襬邊,虛度著年輕的光陰。

但也因此,疾病纏身的他,對女性,對社會,對戰爭的認識達到一個不一樣的高度,於是在《羊脂球》裡,一反當時描寫普法戰爭的種種"技法",諸如讚頌英勇人物,烘托英雄的機智聰明,或者寫敵人的殘暴、愚蠢等等。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而是巧妙地選取了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職業"天然受歧視的x女羊脂球,作為積極正面的人物,來反襯在戰時,那些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貴族、資產階級、有著"大愛"的宗教人士,以及所謂的"民主黨鬥士"的真面目。

只用寥寥兩個大場景(轉折),一次分享食物,一次"勸解"獻身,就為讀者們展現了當時貴族資產等級社會的黑暗與荒誕。

何為高貴?何為低賤?

被"時代"普遍認可的"身份",真的就是評判的標準?

不,不是的,就看作者莫泊桑對"馬車"裡十個人"身份"的設計,貴族兩人,"新"貴族(當時的議會,其實多數還是由貴族把持。)兩人,資產階級兩人,這些其實才是當時社會的"少數派",但是在戰時獲得逃亡機會的,或者說獲得"活著"機會的倖存者,他們卻是佔了多數。

而剩下的宗教派兩人,"黨派"人士一人,其實也是戰時社會的少數派,卻因為頂著"上帝"與"信仰",成為大幾率的倖存者們。

到了最後才是唯一的"最底層",其實羊脂球們就是在戰時最無力,但佔了大多數,甚至"全部"的平民們,而他們在"馬車"裡,卻永遠被排擠到邊緣。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作者莫泊桑之所以如此設計:

一來,是體現了當時真正的戰時社會現狀;

二來,更是狠狠諷刺了那些"高貴身份"人們的無恥行徑。

也進一步闡述了他對於一個人靈魂高低貴賤的看法,是的,所謂"身份"只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集體認同感,是建立在"少數派"的壓迫與剝削之下的,但是關於"靈魂"的評判標準,則公平的刻在每一個人的道德準繩之上,無關人的"外在"。

其實放到今天也是如此,即使現在我們的社會任就不完美,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也就是一種關於道德底線的評判,消費主義與拜金浪潮的人性席捲,卷地走一時的"恭維",但卷不走,人性心中關於高貴靈魂的嚮往。


正如最後,夾在《馬賽曲》中羊脂球憤恨的哭泣:

"對祖國神聖的愛,快來指揮,支持我們復仇的手!

自由,親愛的自由啊,快來跟你的保衛者一起戰鬥!"

即使"結局"悲慘,但每個人的"樣貌"都被投射地清清楚楚,高貴的靈魂與低賤的身份,還是會被看見......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羊脂球"和"十三釵"

戰爭下,關於犧牲的意義

其實現在重讀《羊脂球》,在普法戰爭的背景下,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以及同名電影,同樣是在戰爭時期,一群x女們,為救"學生",可歌可泣的自我犧牲。

對《金陵十三釵》故事感興趣的,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即可深入瞭解。)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無論是羊脂球也好,十三釵也好,她們其實都是在戰時勇於犧牲自我,拯救"大家"的,擁有高潔品性,高貴靈魂的人。

但是,這種犧牲與奉獻,即使在戰時,被看到,被讚頌,還是無法改變世人對她們"身份"(職業)的看法。

是的,人類發展到現在,人們對"身份"高低貴賤的"標準"劃分,依舊是看"外殼",貴族天然就是高貴的,而X女天然就是低賤的,沒有"意外"。


即使如《羊脂球》般,如《金陵十三釵》般:

在戰爭時期也是一樣,因為職業是妓女,所以"必然"對任何人提供服務,即使是敵人;

因為是風塵中人,所以"應該"犧牲自己,代替學生去服務敵人。

其實看《羊脂球》時,最悲涼的不是那些貴族們、資產家們道貌岸然的勸解,而是修女們以"幾百個染上天花的士兵"去"威脅"羊脂球,以及民主黨人科爾尼代僅僅以兩句"可恥的!"的話,就試圖掩蓋自己懦弱的反抗與冷漠地無視。

如果說貴族、資產家們是出於無恥、虛偽的自私,那麼利用羊脂球的對祖國和人們的"大愛"的修女們,甚至懦弱地用言語反抗的"革命者"們,是否顯得更加偽善和卑鄙。

而《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看下去更是一種從頭皮到腳尖的冰冷發麻,學生是未來的希望,妓女就活該犧牲?

人與人之間,只因為所謂的"身份",就被如此理所當然地規定?居然還被讚頌?

即使故事的最後,只是寫"赴宴會",但是那未盡的死局,只能是無人生還!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都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一場戰爭過後,那些抗爭者被永遠銘記,那些犧牲者被永刻心中,但是為何到故事的最後,她們的犧牲,卻永遠沒有"結局"?

那麼,在戰爭裡,所謂的"犧牲",意義到底在哪裡?或者說,意義到底是什麼?

沒有名字的"羊脂球",被統稱的"十三釵”,她們付出了一切,但她們的"犧牲"始終還是被社會和時代掩埋,羊脂球被救下的倖存者們"恥笑","十三釵"被遺忘在"學生們"模糊的記憶裡。

這一切的一切,只是源於一個"身份",或者說一個"職業"的天然鄙夷,世人共同認可的低賤觀感,何其可笑!

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不正是如此,即使在殘酷戰爭之下,所謂"身份"的高低貴賤之分,依然存在並可笑地相互鄙視著,即使以"正義"、"犧牲"以及"大愛"包裹,依舊被暗地"身份恥辱",何其可悲......



寫在最後:

於《羊脂球》而言,本人最欣賞作者莫泊桑的地方,其實在於最後的意猶未盡,以及"高貴靈魂"的妓女羊脂球的人物設計,最"低賤"與最"高貴"的反差,不僅把人性展現地淋漓盡致,更是一種把對比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以小見大的把普法戰爭的殘酷,濃縮在小小的"馬車"裡,以及兩次對比強烈的"心靈拷問"情節裡,更是尤其諷刺。

關於戰爭裡,犧牲的意義所在,更是一種顛覆性的留白思考,莫泊桑無愧於"短篇小說之王"!


《羊脂球》:除了高貴的羊脂球,黑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