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從《將夜》,到《間客》,再到《慶餘年》,雖然先後順序是反著來看的,但是震撼確是一波波加強的,自此,殺馬砍柴般看掉幾大籮筐的鄙人,也有了所謂的偶像,貓膩大大。不得不說,貓膩的小說,幾乎徹底改變了我對網絡小說的認識。在這樣一個快餐文學日更一萬的世界裡,竟然還有這麼一位大神,能用著酸酸的文筆,在字裡行間大談理想,風骨和情懷。

曾幾何時,我曾信誓旦旦的和別人說,好的設定,等於成功的一半。《將夜》,本以為也只是“洞玄”“知命”的胡來一番,但故事的最後,眾人開始逾越五境,這才發現貓膩的點睛之處。故事中,主人公寧缺由於境界低微,反倒是讓書院的大師兄和二師兄出了大風頭。沒有嚴謹的設定,沒有成熟的套路,卻讓人有天馬行空的遐想。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貓膩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作家,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各種人物的名字總和性格命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相同,或相沖。 範閒,《慶餘年》好多筆墨,都潑在了範閒到處犯嫌上,這是意有所指;寧缺,這貨的性格,睚眥必報,哪裡肯吃虧,名字聽著便諷刺的好笑。當然,他筆下的配角,各個栩栩如生。

李慢慢,書院大師兄,常年穿著破布襖舊草鞋,像及了“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行為舉止慢條斯理,有時連夫子都難以忍受。他常年侍奉夫子,品性溫和,儼然一位窮儒好好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夫子登天之後,成為了書院最大的臂膀,他花了三十年才進入修道的最低境界,卻在一天之內,觀朝霞破境,品暮雲再次破境。佛教最高神的言隨法出,他問道便習意。他叫李慢慢,卻是世界上學法最快之人。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貓膩的主角,絕對是另類的主角。除了擇天記的主角陳長生年少老成,像一個隨遇而安的小道士,其餘的主角,都似乎是半個模子裡刻出來一般。他們是復仇者,也是極端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活著很辛苦,卻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活著,讓自己活著,讓自己愛的人活著。所以許樂在大叔死後,換了脖子上的芯片,改頭換面,來到帝都,小心翼翼的生活;所以十歲的寧缺揹著五歲的桑桑,在大山之中,用拙劣的小木箭,獵捕山獸。

他們對旁人冷漠,冷血,但是自己親近之人,卻是極度護短。無論是許樂還是範閒,一旦有人想用他們身邊之人要挾,就會迎來一個發瘋的主角。而寧缺,他身邊,從來都只有桑桑,他說過“桑桑不是他的命門,桑桑是他的命。”正是這些率性的主角,總讓人在冗長的故事中,不時拍案叫絕,大呼痛快。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無論是在嘈雜的車廂中,還是靜謐的小舍裡,貓膩的書,總會在某些情節,觸碰心絃。那些故事,無關風月,無關愛情。將夜我來來回回讀了三次,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夫子登天之後的橋段。夫子登天后,大唐成為眾矢之的,被整個世界圍攻。書院裡那些眾人賞花下棋吹簫奏樂的師兄們,方恨恨道,早知如此,便該多加修行。

年輕一代的天驕迫不得已,對上整個世界的前輩們。書院裡那些可愛的書生們,站在戰爭的第一線,李慢慢明知不敵,也要對上知守觀的老妖怪;君陌古劍微揚,恁是守住青峽關七天七夜,即便斷臂,亦不曾悔;長安淪陷,可愛的百姓們為了保護書院的先生,便是街邊小混混,也衝上前去,朝著知守觀觀主踢上兩腳。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這就是長安的風骨,這就是大唐的風骨,這些揉碎散落在大唐每一個角落的驕傲和歸屬,硬生生拖住了外敵的步伐,他們告訴這個世界,大唐,即便破碎,也依舊鏗鏘有力。

《將夜》:貓膩,為了保護大唐,長安城內的小混混,也視死如歸

這是家國信念,這是故土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