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从《将夜》,到《间客》,再到《庆余年》,虽然先后顺序是反着来看的,但是震撼确是一波波加强的,自此,杀马砍柴般看掉几大箩筐的鄙人,也有了所谓的偶像,猫腻大大。不得不说,猫腻的小说,几乎彻底改变了我对网络小说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学日更一万的世界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位大神,能用着酸酸的文笔,在字里行间大谈理想,风骨和情怀。

曾几何时,我曾信誓旦旦的和别人说,好的设定,等于成功的一半。《将夜》,本以为也只是“洞玄”“知命”的胡来一番,但故事的最后,众人开始逾越五境,这才发现猫腻的点睛之处。故事中,主人公宁缺由于境界低微,反倒是让书院的大师兄和二师兄出了大风头。没有严谨的设定,没有成熟的套路,却让人有天马行空的遐想。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猫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各种人物的名字总和性格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相同,或相冲。 范闲,《庆余年》好多笔墨,都泼在了范闲到处犯嫌上,这是意有所指;宁缺,这货的性格,睚眦必报,哪里肯吃亏,名字听着便讽刺的好笑。当然,他笔下的配角,各个栩栩如生。

李慢慢,书院大师兄,常年穿着破布袄旧草鞋,像及了“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行为举止慢条斯理,有时连夫子都难以忍受。他常年侍奉夫子,品性温和,俨然一位穷儒好好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夫子登天之后,成为了书院最大的臂膀,他花了三十年才进入修道的最低境界,却在一天之内,观朝霞破境,品暮云再次破境。佛教最高神的言随法出,他问道便习意。他叫李慢慢,却是世界上学法最快之人。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猫腻的主角,绝对是另类的主角。除了择天记的主角陈长生年少老成,像一个随遇而安的小道士,其余的主角,都似乎是半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他们是复仇者,也是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活着很辛苦,却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活着,让自己活着,让自己爱的人活着。所以许乐在大叔死后,换了脖子上的芯片,改头换面,来到帝都,小心翼翼的生活;所以十岁的宁缺背着五岁的桑桑,在大山之中,用拙劣的小木箭,猎捕山兽。

他们对旁人冷漠,冷血,但是自己亲近之人,却是极度护短。无论是许乐还是范闲,一旦有人想用他们身边之人要挟,就会迎来一个发疯的主角。而宁缺,他身边,从来都只有桑桑,他说过“桑桑不是他的命门,桑桑是他的命。”正是这些率性的主角,总让人在冗长的故事中,不时拍案叫绝,大呼痛快。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无论是在嘈杂的车厢中,还是静谧的小舍里,猫腻的书,总会在某些情节,触碰心弦。那些故事,无关风月,无关爱情。将夜我来来回回读了三次,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是夫子登天之后的桥段。夫子登天后,大唐成为众矢之的,被整个世界围攻。书院里那些众人赏花下棋吹箫奏乐的师兄们,方恨恨道,早知如此,便该多加修行。

年轻一代的天骄迫不得已,对上整个世界的前辈们。书院里那些可爱的书生们,站在战争的第一线,李慢慢明知不敌,也要对上知守观的老妖怪;君陌古剑微扬,恁是守住青峡关七天七夜,即便断臂,亦不曾悔;长安沦陷,可爱的百姓们为了保护书院的先生,便是街边小混混,也冲上前去,朝着知守观观主踢上两脚。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这就是长安的风骨,这就是大唐的风骨,这些揉碎散落在大唐每一个角落的骄傲和归属,硬生生拖住了外敌的步伐,他们告诉这个世界,大唐,即便破碎,也依旧铿锵有力。

《将夜》:猫腻,为了保护大唐,长安城内的小混混,也视死如归

这是家国信念,这是故土归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