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向孩子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通信一小兵


这也是我常和我心理医生的朋友讨论的问题,该不该告诉孩子社会一些阴暗面。答案是肯定的,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常夸自己的女儿,鼓励她女儿,从来没和她说社会的阴暗面,女儿很优秀,考上名牌大学,找了高薪工作,后来在工作中交了一个渣男,骗的她好惨,她最后自杀了,死前留了一份遗书,有埋怨她妈妈告诉她社会美好,人心善良,可是她说现实很残酷,她对人性有了新的感悟,并不美好,人生像是一场修行,是来经历苦难的。她心底的美好被渣男彻底摧毁了,很难承受这种打击,心里的美好信念没有了,所以选择结束生命。我朋友讲完这个故事后说,如果父母一味的给予孩子画出生活的美好,没有揭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那当你的孩子在碰上阴暗面时就会备受打击,甚至觉得为什么这种人和倒霉的事让她遇上了,孩子会崩溃,甚至走向极端,如果她明白这些阴暗面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本身也不全是美好,有瑕疵,就像人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他们就能够接受,能够面对。但是什么时候和孩子揭露,怎样告诉他是一门学问,不要一次性的告诉孩子,他们接受不了,也不要等他大了再告诉他,他们可能碰了很多壁了。要从他开始能和你有对话时,慢慢告诉他,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上别人做的不好的,要告诉他你不可以这样做,但是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你要把孩子当成朋友去和他沟通,慢慢的他会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分辨好坏,美丑,不排斥阴暗的方面,而是心态放好接受现实,努力生活,有面对挫折、困难,重新开始的勇气。



宝妈茶会


大概是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到家就告诉我:妈,我刚才在路上遇到一个姐姐跪着乞讨,但是我没帮助她。我问:为什么不帮她呢?女儿说:我看她身上的衣服全是新的,而且很干净,我感觉不像乞讨的。


当然,让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过早地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可能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还有可能会阻碍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但孩子早晚要长大成人,如果一味给他们营造完美世界,进入社会后势必要经历巨大的打击。


记得发过一微头条,大意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感觉到世界的美好,当孩子一天天长大,要让孩子明白美好背后也有阴暗,人性背后也有丑陋,这样孩子才不容易受骗、受伤,成年以后才会少一点可能性遇到渣男或渣女。



妈咪老师


你的孩子真的很棒,他很善良,愿意牺牲自己帮助别人,在孩子身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如果你的孩子低于7岁,我建议:

买一个20元的礼物给孩子,说这是那个姐姐感谢他的。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7岁以上了,我建议你和他聊聊:

告诉他火车站会有很多骗子,她们出于一些原因需要用这种方式挣钱,孩子很可能被骗了。

这时候孩子可能会难过,你需要告诉他——

孩子,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是善良的,错的是他们,他们不应该这样利用你的善良。

你并不傻,也并不笨,相反你的行为让妈妈感动,所以,妈妈要奖励你一个玩具。


父母的价值不在于提前告诉孩子社会有多黑暗,而是在孩子看到黑暗的时候能够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相信,即使再黑暗都有光明。


人格独立之路


应该找机会告诉孩子社会的阴暗面。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需要教孩子善良,但不能不告诉他们社会的真实面目。

否则,等他们长大后,就会遭遇幻灭,原来,社会跟我在学校里学的和书本里学的,完全不一样啊!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方善良,我也是按照这种方式培养的,可是,结果,让我很难受。

我儿子用的一种笔,品质比较好,别的同学都知道好使,就借着用,也不买,因为嫌贵。有好几个同学问过在哪里能买到,但一直没见谁买。我儿子的大词典,已用坏好几个了,因为成了班级公用的,别的同学也不带。

课外书、作业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他都是多带的,怕有的同学借。我儿子更是经常将家里的课外书背到学校,借给同学,我不心疼书,我心疼他的肩膀,书太沉了。

他经常帮同学代买东西,然后常有收不上来钱的。

这么帮人怎么样呢?就拿一件事来说吧,他值日时,连个帮忙的都没有,甚至都没人多等他一会。

柴静说: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想想江歌案件吧。江歌死得太不值了,她似乎应该早早地了解人性,或许,她的牺牲能够避免。不能总迁就别人的,就像江歌迁就了所谓的朋友,借住,听从对方要求也没及时报警,结果怎么样呢?

一位网友说:“我记得两年前我教品德,三年级好像,有一课写的是要主动原谅别人之类的,一副图上画了两个同学,一男一女,男生拖地故意乱甩拖把脏水弄湿了女孩的衣服,书上提问,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怎么做?很多孩子都说没关系,不要紧。可我觉得男孩子明明是故意的,女生为什么要用所谓的大度去原谅他?我跟孩子讲清楚之后,孩子似乎懂了一些。但愿是真的懂。”

教孩子,一定要早早地认识社会,认识人性,以免追悔莫及。


把书读薄


应该这样去做,将社会分为两个大画面,一个是正义的、被赞扬的大画面,人们会笑脸相迎;另一个则是见不得人的、丑恶的、被歧视的小画面,让他自己去评判。也可以简单举例说明,为什么骗人的人见不得光,因为他们的心里是虚伪的,他们会以假乱真,外表很可怜,实际上他们是在掩饰自己的虚伪。要知道,有些事情你还不懂,不是漂亮的姐姐就一定是好人,因为她们的脸上没有恶人标志,他们背后有人操作着。

由于孩子头脑简单,只有可怜、帮助的思想意识,根本没有“警惕”的设想,也不会去想她们是在骗人。

所以说,对孩子说话需要有策略,既能让他听懂,又能使他在听故事似的明白此意。不能太直接而又无法讲明其中的道理。



992舒畅


建议以恰当的方式向孩子揭露!社会上更恐怖的事多了,若家长不趁早帮助孩子,等社会来教育他,后悔也晚了!不可因孩子年龄尚小而疏于教育,更不可轻信网络上的“佛系”发音。正因为孩子年龄小,才要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技巧。

就此事件来谈谈如何告诫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

前阵子带儿子出去玩,路过火车站,碰上要二十块吃饭的装成大学生的骗子了,儿子小学二年级,基本字都认识了,觉得姐姐很可怜,就把我给的十块钱礼物给她了,本来打算是自己买冰激凌的钱,看到别的小朋友吃冰激凌馋的可怜巴巴的,但是他没钱买了,他的零花钱的有数的,所以我也不会在给他,我当时也没想明白应不应该告诉他那个姐姐是个骗子,现在也不知道是否告诉他,你们觉得怎么做才是对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孩子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家长有没有责任?

1)孩子不知道世上有骗子,更没有被骗过钱,没有防范意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唱一首歌“小兔儿乖乖,把门儿打开”,从小就知道要防贼,这是灌输阴暗面吗?显然不是,否则全国人民全都阴暗了!灌输防范意识是必要的,讲究方法即可,这首歌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教育方法。当然,社会上要防范的东西多了 ,不是没有好方法教育孩子,而是很多家长没有用心去思考。

2)孩子对财产的珍视度不够,做出决断太轻率;

设想,孩子身上佩戴了价值1万的翡翠,被人骗走了,又当如何?也许家长觉得20元是小钱,但对于幼儿来说20元可不是小钱。家长应让孩子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尽量让孩子通过“家庭劳动”和“优异表现”来换取零花钱,而非随意给予孩子,让孩子对金钱有一定的珍视程度。有人担心,这会让孩子变得吝啬!请注意,珍视不等于吝啬,教会孩子懂得关爱即可,例如:这是奶奶给你的生日礼金,奶奶给你钱是因为奶奶爱你;你爱奶奶吗,那妈妈把钱保管着,下一次奶奶生日,宝贝要给奶奶买礼物哦!

3)孩子在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独立行使财产支配权,缺乏“被监护”意识;

正常情况下,小孩子在有家长陪同时,会征求家长意见:妈妈,我想拿这20元买一个玩具?妈妈,我想把这笔钱送给路边的姐姐?如果家长轻视了小孩的“被监护意识”,随着孩子长大,在初中、高中阶段很多事情都会擅作主张。家长应及早重视,让孩子至少在成年前习惯于“被监管”,监管力度可随孩子认知能力的成长慢慢调整。

4)孩子对坏人没有识别能力。

没有识别能力,年龄小不是理由,大学生年龄不小吧,作为大学教师,我知道大学期间被骗过钱的大有人在。区别是,案例中的小孩被骗得少,20元 ;大学生被骗得多,几千上万元。就此案例,家长大可告诉孩子:食物和金钱是劳动得来的,这个姐姐的职业是乞丐,好懒啊;宝贝以后要勤奋,可不能这么懒。这样孩子就会对“伪乞讨”有所认知,并慢慢形成防范意识。

孩子年龄小不是理由,家长不思考方法,一味推脱不可取。


关注+转发=帮助更多的人

头条号四筒爸爸:大学教师、教育心理专家,关注孩子成长成才。


四筒爸爸


与其说是社会的阴暗面,不如说是人性的多面。

一切行为皆来自心理,而心理又来自成长,教育 经历和遗传等等。人性是复杂的,所以要学会分辨和面对。

小孩子的心最单纯美好,了解现实接纳现实,在现实中学会生存和分辨,是基本功课,不必操之过急。也不要因此让孩子感到茫然,焦虑,甚至失落。

火车站要钱的是骗子,但贫困地区的需要帮助的孤儿是真的。我每年都带孩子给贫困地区邮寄文具和衣服 ,让她知道尽管人性复杂,现实多面,可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清白美好的人,心存善意的人。

祝好。


作家李媛媛


我认为家长应该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向孩子揭露社会中的阴暗面。而不能一味灌输善的一面,善与恶是共生的,是对比出现的。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开篇就讲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孩子关键要做到专心一致,坚持不懈。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只是教育了社会好的一面,那么孩子在遇到不好的社会现象时会迷茫,会对接受的教育产生质疑,尤其小孩子对新鲜的事情接受的更快,如果没有教育过阴暗的一面,那他不会觉的那样有什么不好。举个例子,如果从来没有对小孩子说过吸烟的危害,那小孩很容易就会去尝试抽烟,如果没有说社会中存在不法分子绑架小孩,而只是说人人都很好都很善良,那这个小孩就会很容易被欺骗拐卖(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家长适当向孩子揭露社会阴暗面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比如小孩子对陌生人不警惕,可以向他讲“小红帽与灰太狼的故事”。并给他分析故事中的情节什么的,听他问问题?并向自己想教育的思想去回答问题,(教育孩子就是这样,故事比单纯的批评理论更容易被理解)。



光明的一面也是有阴暗的一面做对比的,太阳不可能照到每一个角落,在教育孩子“太阳对我笑,花儿对我笑”的同时,也应该拿出“狼和小羊”去对比,让孩子有明辨是非,认清社会现实的能力。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果有用欢迎点赞。如果回答的偏激,欢迎批评指正。


二少你老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的孩子在看到别人困难的时候会帮助别人,这点说明你对他的教育做的非常好。我就针对这点给你一点建议吧!

首先,我觉得你不应该告诉孩子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天真无邪的,纯真的。孩子的三观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影响,如果告诉他,可能会影响他的三观。

10块钱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但是却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帮助他人,毕竟好人肯定是比坏人多,好人终会有好报。而且我们可以在这件事上引导孩子思考,开发其思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你可以思考一下。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万佳爱


该告诉孩子社会的阴暗面,与此同时,也该告诉孩子他的父母也有诸多缺点。。

当我们谈及阴暗面的时候,潜台词是我们自己是正确的甚至是一贯绝对正确的,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告诉孩子从长辈到他自己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香喷喷的吃饭也臭烘烘的拉屎,都心存善念也贪图小便宜,都勇于担当也争功诿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客观描述。。

伟人说自己三七开,这正是伟大之处。。常人最多也就是六四,尤其是风口浪尖上的,相反常人过日子可能更正确但是也就是庸人一枚。。

承认平庸,直到承认错误并不难堪,谁都吃饭也就都拉屎,重点是绝不能传递气势汹汹,一定要全面客观传递给孩子他是庸人,但是努力可以伟大的人生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