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茯苓

茯苓這味中藥在我們門診處經常用到,其中用的次數最多,用量最大的還應當是我前兩篇文中《百病皆從脾胃生,脾胃虛寒則全身失養,乾薑這味中藥能力挽狂瀾》提及的傅醫生了,每次看到他要從北京過來出診了,我就該考慮茯苓等這些中藥多備貨了。

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周迅

傅醫生年齡並不大,個子高略微偏瘦,話並不多,但對於傳統的中醫知識可謂是信手拈來。據他自寫的書中所記錄,周迅,朴樹等也常來他處交流,調理。當然他並不會在看診時和患者聊這些,前兩天我一同學過來看咳嗽,下來後和我說起傅醫生:“就是聊了幾句,然後把了下脈,開方,就此結束了!”因為外邊還有三十多個患者在焦急地等待他看病開方。由於經常接觸到他的藥方,久而久之,他的用藥習慣,用藥思路在我腦海深處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對於一箇中醫愛好者的我來說幫助也是很大的。

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茯苓飲片

由於他常常用茯苓這味藥,於是乎我對此藥也漸漸的留意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關注,茯苓的功效比我之前所知道的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茯苓別名有很多如雲苓,松薯,松苓等,為多孔菌科植物的乾燥菌核。相傳以前野生的茯苓生長在有這幾方面特徵的地方,經驗豐富的藥農依此很容易找到它:(一)松林樹樁周圍有裂隙,敲一下會發出空洞的響聲;(二)在松樹附近的地面上有白色的菌絲;(三)砍棧後的樹樁頭爛了之後,有黑紅色的裂口;(四)在下過小雨之後,你會發現樹樁的周圍乾燥的特別快,或者出現不長草的地方。

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馬尾松

上面提及的松樹一般都為馬尾松,其他的松樹或可能也會有寄生,但並不多,由於茯苓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目前都是以種植為主,產地以安徽,湖北,河南,雲南等地居多。

這味中藥能安神,健脾胃,還是祛除體內溼氣的妙品

茯苓

那麼作為一味中藥,茯苓的功效都有哪些呢?

1.滲溼利水

在《用藥心法》的書中談到茯苓時對其推崇備至,原文寫道“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溼之聖藥也。”說到這裡順便提下在以前茯苓是分白茯苓,赤茯苓的,白色者專補,而赤色專利,然而現在藥房中很難再看到赤茯苓,一般都是白茯苓。

2.益脾健胃

茯苓對於脾虛運化失常導致的洩瀉,便溏等情況時,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如四君子湯,方中由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組成。而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從而變生痰飲的症狀時,可與半夏,陳皮同用如二陳湯。

3.寧心安神

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同用效果顯著。另外在臨床中還有一味醫師偶爾也會開出的朱茯苓,這其實是用茯苓片加一定量的硃砂細末研碎拌勻的,功效是經過硃砂伴過以後增強了茯苓的鎮靜安神作用,多用於驚悸,煩躁,失眠等,但由於硃砂有毒,目前藥房很少會去備貨。

在文章末尾處談幾點注意事項:

1.由於目前中藥房所使用的茯苓塊,質地堅實,所以回家自煎的最好能打成粗粒,或者時間浸泡久一點,以便能讓茯苓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揮發出來。2.茯苓甘淡滲利,所以對於陰虛而無溼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要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