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柳永的经典名篇《雨霖铃》?

谢小楼


余恨无穷,余味无尽。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长亭:古时驿站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行人休息或送别之处。

都门帐饮:京城郊外,设置帐幕宴饮送行。

经年:年复一年。

柳永最有名的词,情深隽永。好在哪里呢?

一家之言而已。

1 虚写,不只是爱情离别,相思动人,更有无所无为,江湖流浪的伤。

词中有两处虚写,历来被称道。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明代评家李攀龙评价,此句善传神!

设想的是行程,千里之远,风雨飘摇,烟波浩渺,暗淡苍茫。

实际感叹的是前程渺茫,仕途坎坷,人生之路风雨如晦,饱尝艰辛的苦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清代评家贺裳评论:“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设想别后酒醒时,已不知何处了,抬眼望去,也只有那拂晓时穿过岸边依依杨柳的袭人寒风和一弯残月相伴。

柳永与歌女的爱情,世人是鄙视不屑的,柳永却将这样的爱情写得高贵而情深,只因同病相怜,弥足珍贵,只因骨子里的倔强,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抗。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真的舍了浮名虚利,与歌女厮混,活出了真性情,然而仕途失意,前程渺茫,梦想断绝,永远是柳永难言的伤。

凄美的爱情带着人世遭遇的沧桑感,触动了人们柔软的心弦。


2 意境,柳永是渲染高手,三言两语,唯美之意境横生。

秋风阵阵,蝉鸣凄切,潇潇暮雨,十里长亭,

词人有意捕捉冷落的秋景,哀怨的蝉声,淅沥连绵的秋雨来酝酿一种足以打动人心的,充满离情别绪的环境气氛。

离别在即,饮酒赠别,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奈何舟子催促,心情愈无绪,愈不舍离去。

仿若身临其间,听得见悄悄耳语,轻轻泪垂,将爱情的动人之处写得惟妙惟肖。

杨柳岸,晓风依依,残月冷晖,是别后一个人的江湖漂泊,酒醒之后,是无尽的孤寂,落魄,哀伤,无奈。

细腻入微的笔触,柔情似水的深意,凄凉唯美的画面,融情于物,点染为境,率真,自然,真切,生动。

永远定格在宋词动人的诗篇中。


一绿浮芳


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

柳永一生放浪自由,出入娼馆酒楼,眠花宿柳,在歌妓舞女中,抚慰他郁郁不得志的人生。

与别人的寻花问柳不同,柳永在这些歌妓舞女中,付出了真挚的人间情爱。也正是他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他写的词更加深切感人。这首《雨霖铃》就是写他与情人的离别之情。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这个词牌,据《明皇杂录》云,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此曲本就极为哀怨,柳永用这一词调来写别情,尽情尽致,委婉凄恻。

词的上片写别时的情景。

黄昏之时,一场暴雨刚刚停下,秋天的寒蝉凄凄切切地叫着,此情此景,无不凄凉。

在这样的凄凉的晚景中,柳永与情人在都城门外的长亭设帐钱别,离别在即,再也没有往日那样的心情喝酒,内心无比留恋,江上兰舟却催促着离别。

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千言万语,凝噎在喉,只有泪眼相顾,想离别之后,去路茫茫,再见何期。

词的下片写别后的情景。

自古离别最让多情的人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凄凉冷落的秋天离别。今夜酒醒,我会在哪里呢?怕是只有在杨柳岸边,一个人面对着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此去一别,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即使再遇上良辰美景,也在无心欣赏,即使内心再有千万种情意,又能和谁一同诉说呢?

柳永此词,不断用景色渲染离情,别时的凄凉晚景,渲染离别时的凄恻,别后的晓风残月,渲染别后内心的不堪,最后,别后经年,无心赏景,离别的哀怨再深一层。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评此诗: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词末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唐诗由于受格律制约,在表达情感上受到限制。宋词的诞生是文学史发展的必然,被皇上斥之″且去填词″的柳永是宋词的领军人物。有人将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就文学而言,个人认为婉约派是宋词的正宗,豪放派是副产品。这不是褒奖婉约派,贬低豪放派,而是客观地看宋词大多作品是婉约的。柳永的《雨霖铃》读来催人泪下,一个有政治抱负的才子,混迹于青楼酒楼,心中的痛楚无处诉说,最后在青楼女子中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己,受生活所迫又要远走他乡,离别之苦可以想见。词中″楊柳岸晓风残月″有人讴歌,此景美哉!有人诟病,这是船夫早起如厕的景观。我以为前者肤浅,后者刻薄。宋时文人夜夜笙歌,早晨是他们睡觉的时间,因分別而不能寐,残月二字,与具说描写的月残,不如说作者心惨。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送客依然,伤心依然,只是地点变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