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正在进行时,弃选物理的人数会增加吗?对此你怎么看?

南宫禹洛


2001年到2006年广东高考是3+大综合+1,选物理的是逐年减少,到2006年减到14%的考生选考物理;浙江2014年开始高考改革,2017年第一年高考,在约30万考生中有约9万选考物理,现在信息传播得快,在出台了6.5万赋分基数的情况下,到2019届考生选物理的只有2.8,可见弃考物理的人数增加得很快。再有6.5万赋分基数的条件下,2.8万人的最后一名赋分是76分,就写个名字,一笔不答赋分76,这也不合理。为了相对公平合理就一定要改变高考方案,3+2+1方案就比较好。3是语数外;’2是从理化或政史两个小组合中选一个一个组合,以原始分计入总分;1是在余下的4科中任选1科,这1科采用赋分制。


王学森高中物理


高考改革之后,弃选物理化学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这个现象持续下去,中国的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将会越来越慢,甚至陷入停滞,不要说超过美国,就是超过日本都是做梦。


浙江近期有一个“伟大”发明,按照学物理的成绩比例赋分,比如选择物理的人当中,前10%给90分,最差的10%也能给60多分,想用这种愚蠢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物理。


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六门科目当中,物理是最难的,但是也是最有用的,世界各国发展最看重的也是理科。

近代发展最快的的无疑是欧美国家,欧洲国家用了两百年的时间,超过了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物理化学的进步,比如今天的手机,电话,卫星等,几乎所有的高科技都离不开物理化学,近代影响社会发展的上千种发明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创造的。



直到今天,欧洲国家的GDP总量虽然不如我国,但是人均GDP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就是因为欧洲国家依靠的是高科技产品,靠文科行吗?


国家的发展不能仅靠精英人才,必须要普遍都有高素质才行,但是现在,有人要把中国的理科发展道路挡住,日本计划50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现在已经获得了18个,所以日本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发达国家。

五千年文科最大的作用不是造福底层,而是勾心斗角。


视野新观


新高考改革正在进行时,随着2018年新高考增加了8个省份的试行(10个省份延迟),大家对于“赋分”“自主选科”“物理弃选”等问题空前的关注!

物理真的被弃选了么?

物理真的很难,但那是对于不太会的同学而言。我们从调查数据看到浙江约有35.97%的考生愿意选择物理学科。根据山东省公布的数据,物理选科学生约为:39.52%

由此可见物理并没有真的被弃选,更多的是被“舆论”弃选!

高校大学专业选科要求是学物理的保障

近几天看到一个观点:物理是国家科技发展之基础,都没有人学物理了,如何科技兴国!?其实发表这样言论的往往是对新高考方案不太了解的。我们来看看几个学校的选课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管理科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精英班),选考科目范围同样也是只有物理一科。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类下的专业包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统计学、财政学、电子商务,其选考科目要求也必须是物理。
清华大学2018年在浙江实行大类招生,共有8个专业类,其中物理基础类包含31个专业。这些专业选考科目当然必选物理。属于通用基础类的文、理科试验班类(新雅书院)则不限选考科目。此外,通用基础类下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工商管理(会计学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也不限选考科目。

常见物理相关的专业

除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很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物理基础,例如:电子,电气,自动化,微电子,集成电路,通信,机械,土木,建筑,材料,航空专业等。

如果想学工科又不想学高中物理,那只能在大学里自己恶补了。可是大学又没有人来教,所以要长远规划还是高中里踏踏实实学物理!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选择物理学科的同学会少一些,按照目前来讲30%-40%这个区间是比较合理与正常的。希望大家长远来考虑,做好能做好生涯规划。


您的关注+点赞是我们的动力!生涯规划、自主选科、新高考政策、志愿填报,欢迎私信或者评论沟通,我在这里等你!


五一生涯张老师


应该不会,而且我甚至认为,选考物理的人可能会更多,至少会超过一半,为什么呢?

因为,高考改革后,所选的考试科目将与录取专业挂钩,就是说,只有你考了这门课,你才有可能被某些专业入取。

当我们仔细研究了全国各高校专业录取的要求时会发现,全国的大部分工科院校,包括双一流,985高校,绝大部分的专业是必须选考物理的,当然部分专业要求必须考化学。就是说,即便某位考生没有选考物理,取得了好成绩,但进入了某所大学的提档线,但他仍会因为没有选考物理而没有被录取。

物理对大学的吸引力有多大?甚至有些学校的心理学专业,也必须选考物理,这甚至超过之前文理分科的情况。就是说,曾经的文科专业,有些高校也要求必须选考物理,明明是物理科目的地位已经进一步提高。

所以,我认为,新高考实施后,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不会少,而会很多,因为不选考物理,可能会失去很多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中考研究


本次新高考从机制上就很难控制各组合的报考数量,并且作为工业基础的物理只有100分的分值,这就必然会导致选考物理的人数远低于80%。这与科教兴国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另外,没有太多实际应用的英语竟然是必考而且是150分,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也不利于中文国际化。。。


火狐520


众所周知,正在进行高考改革的省份,无论是最早改革的上海、浙江两省,还是随后跟上各个省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考生大量弃学物理的情况。在2017年的第一届新高考中,浙江、上海两省选择物理的人数不到30%,而正在改革中的各省物理选考比例也明显偏低,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让很多教育专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让一群所谓的砖家忧心忡忡,骂不绝口。

毋庸置疑,物理这样一门理工科的基础学科遭到大量的弃选,对于科技的发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新高考的最大亮点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主选择小学科,由此尽量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兴趣,改革的初衷绝对是好的。物理学科被大量考生放弃,看上去是高考改革带来的弊端,但是实际上原因是非常多的。

首先,目前高中各学科中,物理学科的难度过大,是造成大量学生逃避的直接原因。

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下,大量的学生都选择了理科,一旦选择了理科,不管物理基础好不好,都要尽力去学好。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学科难度大一点并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是理科生,喜欢也得学,不喜欢也得学。现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科了,一些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逃避物理学科,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过除了物理不好的学生大量逃避物理,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似乎也在逃避物理。

平心而论,在目前的高中学科里,物理的“性价比”是非常低的。学生很少一晚上做不出一道历史题,但是整晚做不出一道物理题是很常见的。选择物理就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做题,花了时间未必能学好,还会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所以初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自然会弃学物理,而成绩不错的学生,为了追求名校,尽可能的提高整体成绩,也可能会放弃物理。显然,高考改革要想顺利的进行,就必须要全面修改各门学科的教材,适当的降低物理学科的难度,同时也要适当的提高其他学科的难度。

其次,全社会的急功近利与焦躁不安,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钻研学术。

在众多的专家和砖家的眼里,高考改革造成了物理的全面遇冷,进而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如果不停止这场“闹剧”,若干年后中国的高新科技似乎就要被摧毁了。的确,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确实是高考改革,那么如果不进行高考改革呢?

在高考没有改革之前,如果进行民意调查,是否满意旧高考模式,绝对是一大批民众不满。年复一年的攻击高考制度,日复一日的批判。什么应试教育坑害学生了,什么文理分科影响人才培养了,把旧高考批判的一无是处。现在终于要高考改革了,照样是一片谩骂,为何?仅仅是因为物理没人学的原因吗?那如果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学物理,是不是新高考改革就成功了?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物理了,中国的高科技就有希望了?过去重理轻文了几十年,现在有几个城市的GDP组成中大头不是房地产?有几个城市真的是靠高科技产业来支撑的?

如今一个人有多少存款,住多大的房子几乎等于社会地位。所以人们都在忙着赚钱,炒房子,炒话题,炒学术,炒什么赚钱大家就去炒什么,还有多少人能安心的钻研学术?研究生在实验室里辛苦的做一个星期的实验,赚的可能还没有销售卖一套房子和车子的提成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幻想着学生说好好学习,将来当个科学家?砖家们是不是傻?是真傻还是装傻?不看本质,仅仅盯着表象,如果不是真无知,只能理解为装糊涂,事实上大量没有底线的攻击高考改革的人群多半都是装糊涂。

高考改革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不过主要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没有准备好就开始了改革,主要的问题是新教材没有准备好就开始了改革,主要的问题是大量的教育工作者思想上没有准备好,学校的管理上也没有准备好就进行了改革。看看网络上各种不负责任的谩骂,只要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这些人的账号,十个有八个都是所谓重要学科的教师,或者是辅导机构的教师,为啥这么不满也不难理解。

最后,想要振兴科技,根本途径是抓紧时间升级产业,是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待遇。

某位明星逃税了8个亿,照样能逍遥在世上,当教育砖家们整天抨击高考改革在摧毁未来的科技基础时,不烦想想搞原子弹和导弹的专家们,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们,有几个人有8亿的资产。振兴科技归根结底靠的是全社会的努力,仅仅在高考中强制学习物理,就幻想着成为科技强国,实在是幼稚。如果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能食有鱼,出有车,衣食无忧的搞科研,走到哪都备受民众的追捧和尊重,那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去努力学习,就算你逼他鬼混他都不会鬼混。如果中国制造不早一点升级为中国创造,科技工作者的待遇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不用天天毫无意义的把问题全部推给高考改革。

物理遇冷,表面上看是高考改革带来的最大弊端,但是如果仅仅盯着表面现象,不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终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


徽南城意


实行3十1十2就解决了。即语数外三门为每个考生必考,接下来考理工医农类的选一门物理,考其他的选一门历史,再接下来每个考生任选其余二门。


手机用户54353954060


那些应试教育培养出来考试机器,已然成了所谓的专家,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完全看不到老一辈专家学者高考制度的优越性和不足,过分的理想主义,只会纸上谈兵,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犯了错了,又不知道改,还要往前冲,出问题了又出来用什么以人为本,个性化培养等等高帽子来掩饰,真的是可笑至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那就是误国误民,伪专家们,别痴人说梦了,走回正轨吧!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纳入高考,其他要么选考,要么等级性考试,甚至学业水平考试都可以,别吓折腾了!英语最好是等级考试,类似大学的四六级,不过高中可以多分几个等级!这样最好,乱搞些不切实际高大上的方案, 只会折腾人!


YYYYYYYYYY777


放弃物理肯定不是什么好现象。这关系到国家科学、技术、工程、建设等各个行业的发展。所以,现在有的地区(像广东省)已经又改了。改成了3+1再加2。记“3+1+2”模式了,也就是理科除了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必考物理。文科必考历史。这样理科学生就考语、数、外、物理了。在从化学、生物当中选一科;文科考语、数、外,加历史。再从政治、地理中选一科……


杭帆风顺


进入2018年以来,高考的改革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从分数的提高与降低 ,到最引人注目的课程选择,都成了热点话题。而这之中,学生们将要选择科目进行学习、考试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不过,选择科目不仅仅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那么简单,也就是说,现在的选科更看学生们自己的喜好了。而这也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典型而著名的较难的学科,都会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物理就是首当其冲的。在新的改革模式下,物理的道路,会变成什么样呢?

但凡上过高中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文科里属政治和地理最难,即使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答的不好依然不能拿分;而理科就不一样了,别看数学150分笑看理化生,但是数学全是套路,只要用心学肯定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理科最难的就是物理,不仅仅是计算麻烦,公式一大堆,更重要的是,物体运动的过程很多学生抓破头都想不出来。而高考改革变成这样的形式后,无疑对物理产生了巨大冲击。

有多少孩子愿意去学一个可能自己累个半死都学不会的科目呢?怕是没有几个了。只有那些比较有天份,比较喜欢物理这个科目的学生,才会选择。更何况,现如今我们仍然是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理念可能会让孩子们即使喜欢,也不得不做出舍弃物理的决定。

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物理要承受冲击,在大学里,物理专业可能就要面临更大的窘境――无人可招。本来物理就难,大家原先没改革前就学的脱层皮一样,上了大学谁还想再碰它?所以,原本我们国家很多大学,物理专业都是招不满的,而如此改革,必然会导致生源进一步减少。即使降低分数线也没用,因为大家报专业是看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而不是决定于分数线。

至于我们国家未来的物理领域发展,可能也要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底下没有学生,上面自然没法子了,所以我国的人才可能也会出现短暂断层。 不过,还是如上面所说,在这样的改革体制下,还愿意学物理的,都是真正有天赋、有兴趣的人。而物理,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这种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静下心来搞研究。所以,物理的路要怎么走,还需要时间来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