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规定嫔妃50后不再伺寝,康熙为何独独对雍正的生母德妃例外?

天才小凡


单位里对上了岁数的老同志实行劝退,一定要说的冠冕堂皇:“老同志嘛,发扬风格,给年轻人多一点发展空间,腾个地儿!”

这个办法用到家庭里,你跟五十岁的婆娘刚说出这句话,她一准找到你单位和街道居委会哭一溜够,只要她觉得有必要的话,她愿意让全世界人民来讨伐你这个现代陈世美。

所以假如哪天出台一项新规定,年满五十就可以不用尽夫妻生活的义务,估计很多老男人都会激动地老泪横流:艾玛,可解放了!

五十岁的年龄对女性来说就是一道坎,到了这个岁数,传说中邪恶的更年期就快来临了,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花式挣扎,来纪念她不甘失去的青春,对于枕边伴来说,无异于一种重大考验,好吧,也可以用煎熬来形容。

作为古代的皇帝,完全可以不用受到这种煎熬,人家有“祖制”这把尚方宝剑,专斩中老年后妃的情丝。可以说,这也是皇帝群体的集体心得,优秀的经验必须要传帮带,自己的委屈,不能让儿孙辈再受一次。

这个祖制就是“五十不御”。

到了五十,对不起啊,皇后同志,为了你的身体健康,为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咱们之间的身体接触要告一段落了,请放心,我们的身体虽然不再亲近,我的心却始终会与你同在。

皇后抽抽搭搭:那陛下请照顾好您的身体,妾身以后不能天天照顾您了。

放心放心,为了江山社稷永固,我肯定还会多生出几个龙子的,这样才对得起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不是。

皇帝一出门就感慨,终于不用再在这里浪费种子了。

以上情景只是针对皇后等特殊比较有感情的伴侣,普通嫔妃根本就用不上这套路,说不去就不去,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五十?十五也照样渴死你。

康熙假如对雍正的生母德妃有例外,那只能证明德妃比较聪明,比较配合,这种侍寝必定有猫腻。

老年的德妃早已无欲无求,自己生下的三子三女,都很受康熙帝的宠爱,尤其是四子胤禛和十四子胤禵,都是帝位

潜在接班人,人生已到巅峰,你皇帝爷让不让侍寝,还真是没所谓,不让侍寝更清净自在!

越是这样,这康熙还越是愿意往德妃身前凑,什么五十不御,纯属扯淡,爷就好这一口儿。

康熙为什么对德妃情有独钟,一是老夫老妻,看着顺眼!年满五十,要说多水灵漂亮肯定不现实,但有钱难买乐意,人家老皇帝就是看着顺眼,谁也没辙。

二呢,德妃性格好,都说她比较淡泊名利,不爱争风吃醋嚼舌头根子这些,皇帝就图个耳根清净。

三,恐怕还是母因子贵,儿子们有种,进入皇帝的考察视线,不断担当大任,做母亲的自然也受宠,没准这康熙也需要从德妃这里多探听一下俩宝贝儿子的心理动向。

以上三条是表面上的正常原因,中规中矩。

让我分析,最关键的还是——谁说伺寝就一定要有夫妻生活?按这种常理推断,往往与事实真相失之交臂。

我倒觉得这俩老年夫妻在一起,更追求的是一种心灵交流,或者干脆就是为了什么都不交流。康熙之所以舍弃那些更加年轻的选择,也一定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想要休养生息一下,毕竟年事已高,受不了那种高强度身体锻炼,可是又不愿意让别人认为是自己已经不再龙精虎猛、已经抵触那方面的生活,才宁可找来德妃当挡箭牌。

这样的猜测可能有些妄议龙体,但很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历来现实


德妃,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千古一帝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没有之一。康熙十二年乌雅氏进宫,康熙十七年生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晋为德嫔,康熙十九年生七子胤祚,康熙十九年晋德妃,一生为康熙生下六子。


康熙在位期间册封过四妃,惠妃,荣妃,宜妃,德妃。而德妃的地位是最低的,她不是秀女身份入宫,而是比秀女第一级的官女身份入宫,家世并不显赫。可她直到60岁都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妃子。可见她必有过人之处。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钟爱德妃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1 过人的容貌。能被康熙看中必然有过人的容颜,无论何时何地,美丽的容颜都是女人最大的资本。而德妃不仅容貌过人,身上还有一种雍容华贵的高贵之气。这是康熙宠爱她的原因之一。

2 与世无争的性格。德妃家世虽不显赫,了家教却非常好。大家肯定觉得能在尔虞我诈的后宫生存下来,又能得到皇上的专宠,必然有过人的心机与城府。德妃的确聪明,智慧过人,但她并不将心机作为一种害人的利器,而是用它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维持与康熙的感情。纵观历史上对德妃的记载,可以看出德妃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争不抢,从不奢望之人,这也是她被宠爱的原因之一。


综上可见,德妃是一个美丽大方,睿智过人,淡泊名利,温婉尔雅之人,这样的女人在后宫可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千古一帝康熙又怎会不宠爱她呢?


明天论娱乐




陈晨孕育育儿专栏


说到后宫嫔妃50岁以后不再侍寝这件事,并非清朝独有的规矩。最早在宋史中便有相关记载。

年过50的女人年老色衰不再对皇帝有较大的吸引力,这是一方面原因。其实主要原因是,女人过了50就要步入更年期了,生育能力大大下降,甚至不能再生育。

要知道皇帝拥有那么庞大的后宫可不仅是为了享乐,更是为了绵延子嗣。所以嫔妃们年过50便被自然淘汰,不再有侍寝的机会了。

但是有一位清朝的妃子却打破了这个惯例。她不仅在后宫几十年一直备受皇帝恩宠,在50岁的时候还可以被皇帝亲手翻牌子。


她就是康熙帝妃子——乌雅氏,德妃。

据说,德妃出身卑微,原本是包衣奴才家选秀进宫的官女子,专负责端茶送水的。在身世地位为决定因素的后宫里,起点身份这么卑微,却能够几十年安稳度日,并且到老还圣眷优渥,这简直是一部宫廷励志剧好么。

对此有书君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康熙帝对她的感情实在不同寻常。而这份特殊感情的建立,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一、德妃容貌美丽,气质超群。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德妃画像应该是她中老年以后所画的。这时的德妃,已是皇帝身边的宠妃,身上隐隐透着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

史书中找不到关于德妃形象的正面描述,但德妃的美貌应是毋庸置疑的事。尤其是少女时代,一个出身低微,端茶倒水的小宫女,能成功的引起皇帝的注意,并在此后获得长盛不衰的宠爱,美貌应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毕竟那时她可仰仗的资源优势太少了。

二、德妃性情淡泊,与世无争。

可别小看无为而为的淡泊,这种性格,在后宫这种充满倾轧和斗争的险恶环境中,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致胜法宝。

淡泊名利,不喜张扬的性格是皇上欣赏她的原因。同时也让她不会树敌太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德妃在后宫最高的封号就是“德妃”,虽没有过更高的殊荣,但仅从“德”这个字面含义来看,便可看出康熙帝对他的评价。


当时,比她晚入宫的佟佳氏,一入宫就封贵妃,后又封为皇后。这事要是换了别的女人,还不知怎样因妒生恨呢。然而,乌雅氏一直云淡风轻,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康熙宠爱德妃,大约25岁到35岁之间,那正是康熙朝国务最忙碌繁杂的时期。德妃的居所清雅安静,书香满屋。她不争宠,也从不妄想爬的更高,安安分分,心无所求。这让康熙帝觉得心安。

康熙一生难得信任什么人,唯独德妃让他觉得可以放下心机,卸下面具,好好歇息。康熙二十八年,德妃接管后宫事务,她办事一丝不苟,不偏不倚,很受宫女爱戴。后宫生活枯燥、单调,德妃却生活的从容淡定且有滋有味。

宁静淡泊的性情为她赢得了长盛不衰的圣宠,也为她和皇帝老年以后的感情生活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三、德妃优生优育,多子多福。

德妃一生共生育了3个皇子3个公主共六个孩子,且都健康长大,没有一个夭折于襁褓。这在皇子众多的康熙朝也是绝无仅有的。

生育十四皇子胤禵时,德妃已29岁,破了康熙朝后妃生育年龄的记录。因为嫔妃们基本过了25岁就让位于新人了。

唯有德妃,在接近而立之年时再生育,这不仅说明了康熙对德妃格外宠爱,同时也证明,德妃有副宜于生养的好身体,符合康熙对嫔妃多子多福的期望。

仅仅孩子多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如果孩子个个优秀,那就说明孩子母亲确实不一般了。


乌雅氏一生共生育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成年。即后来顺利登基为帝的皇四子胤禛和封为大将军王的十四子胤禵。

这两个皇子是我们所熟知的,无需赘言。有书君介绍一个大家不熟悉的,即德妃所生的皇六子胤祚。

胤祚只活了短短六年,但他小小年纪便显示出非凡的才华,是康熙最为钟爱的一个皇子。

祚即国祚,纵观整个清朝,只有顺治时董鄂妃所生的皇子和胤祚冠以此名。而当时的董鄂妃母子也是享有顺治帝的无尚荣宠。

“祚”在封建时代透漏的信息就是,这个儿子必是储君。也就是说,如果胤祚没有夭折,他应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

再看德妃所生公主,也是不一般。众所周知,康熙皇帝的公主,长大后大都沦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远嫁异域。

而德妃所生的温宪公主却是康熙众多女儿中唯一嫁给满人的公主。温宪公主自幼被太后抚养长大的,不仅深得祖母疼爱,亦备受父皇宠爱。

据说,温宪公主性情柔顺,温文尔雅,言语得体,举止落落大方。如此良好的教养,不用说,跟她母亲德妃的优质遗传基因和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优秀的母亲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不论是母凭子贵或是子因母荣,康熙皇帝喜爱德妃委实是理所当然的事。

四、康熙和德妃相濡以沫,夫妻深情。

自古帝王多是薄情寡义,所以后世才有一出出深宫怨的戏文。而晚年的康熙皇帝和德妃就像是民间一对恩爱多年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养育儿女,感情笃厚,彼此信任,牵挂,同享天伦之乐。

据史书记载,康熙三十六年春,玄烨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因全胜在望,心情颇佳,通过顾太监与后宫的联系较多。二月二十二日谕顾问行:“朕来时德妃有些恙,如今全好了么?”这样温暖的牵挂与问询,完全是一对知己知彼的老夫妻之间的状态。

所以,德妃与宫里年轻美艳的嫔妃们不一样,即便她容颜老去,不能再为皇帝生育,但她在皇帝的心目中的位置是与众不同,也是无可取代的。

德妃低调不张扬的度过了安稳而不平凡的一生。有书君认为,这也正是她一生之中被康熙帝宠爱最重要的原因。她是严酷的后宫里一抹独特的亮色,她让我们相信即便是薄情的帝王,也可以用高洁贤惠的品德换来真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谁掌握着皇帝的性生活

看了许多人的回答,都在题主的引导下,头头有道的分析,为啥德妃年过50还能伺寝。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

没有一个能举出实锤证明德妃50以后,还能和康熙爷睡,而是在忙着分析德妃为啥受宠。

本来嘛,按照《皇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中“女七男八”理论,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之后,“天癸竭,地道不通”,也就是闭经了。皇帝再让她们侍寝,那就是浪费弹药了。要知道,古人对待性生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不是像现代人这样采用各种避孕措施。所以,清室的规定没毛病。至于康熙是不是对年老的女人更有“性趣”,这也不好说。

但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康熙爷是个风流皇帝,身边的年轻美女也不少,德妃在50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从万千美女中脱颖而出,与康熙帝游龙戏凤,我不知道,但是,德妃一直受宠,却是真的

首先,康熙封她为德妃,就说明一切,这个女人不寻常啊。看来,康熙帝认为她的人品不错。康熙晚年曾经命她协理处理后宫事物,

德妃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既不仗势欺人,也不搬弄是非,给康熙稳定住了后院,这一点,康熙爷是很满意的。

其次,德妃很有魅力。她给康熙爷一共生了三子三女,是康熙爷后宫的生育冠军,可见,德妃还是很有性魅力的。要是长得丑,没点魅惑力,康熙爷都懒得到你的宫里来,还生个毛线啊。德妃不但能生,而且,还会生,她生的三个儿子,除了一个夭折,长大成人的一

个是后来的雍正,一个是文武双全的皇十四子。这哥俩后来争帝位,虽然闹得了一地鸡毛,但是,起码说明这俩儿子在康熙心里都有分量的。

最后,我们常说老来伴、老来伴,皇帝也不例外,虽然康熙帝身边美女如云,但是,真正懂他的心的,跟他一起笑过、哭过的,还是少年时的夫妻,德妃又深得康熙的欢心,两人年老之后,拉拉家常,说说闲话,也不是不可能的,这种事,那些娇滴滴的妃子们根本干不来。所以,年老之后,康熙常常找德妃,也许只是“看看剧本”,谈谈天,不一定是睡觉了!


饮水君


其实清朝的后妃故事在正史里写的不多,《清史稿》里对于妃子的描述大多寥寥几句,因此关于这位德妃为何会受康熙宠爱,我觉得还是后人臆测的多。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女子不简单,不简单呐!

德妃是谁?

德妃,雍正皇帝的生母,她的一生是比较传奇的。据记载,她出身满洲正黄旗,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看似身份高贵的她其实原属镶蓝旗包衣,她的正黄旗身份是雍正登基后才予以书写,也许是为了掩饰母亲原来低微的身份。

史料记载,这位德妃原名乌雅氏,本是一名端茶递水的下等女“宫女子”,而后凭借着美貌,手腕入主康熙的后宫,在康熙二十年册封后宫“四大妃”时,她被册以“德妃”,一个“德”字,可以看出在康熙心目中,她贤良淑德,品德高洁,当时的册封文是这么写的:

“职宜佐内、备资四德之贤。恪恭久效于闺闱。升序用光以纶綍。咨尔德嫔吴雅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

一个“柔”,一个“淑”道出了德妃的为人处世风格。

德妃在“四大妃”里出身最低,可是却恩宠最多,这可以从她生孩子数量上看出:

她为康熙帝生下三子三女,三子中夭折一个,这其中,大儿子胤禛和小儿子胤禵,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她生胤禵时已经29岁,属于那个年代的高龄产妇,这足以说明康熙对她的宠爱。

德妃为什么这么得宠?

德妃一生恩宠很多,除了岁数大还能得到康熙宠爱外,她还被予以协理后宫事务之责,位同副皇后,据记载,康熙出征时也曾书信宫中问候德妃。

那么,这个出身低微的女子为何能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呢?

首先第一点,长得好看!这乌雅氏从端茶递水的宫女子一跃而成为嫔、妃,想必其长相肯定深得康熙喜爱,据说她长相清新脱俗,有种雍容大气的感觉,不过没有照片,实在很难想象,但肯定是康熙皇帝的菜!

第二点,这女子因为出身低微,家世不显赫,估计小时候也吃过很多苦,所以她懂得做人要“隐忍,谨慎”,因此,入宫后,她谨小慎微,艰苦朴素,这对于雍容华贵的后宫来说是一股“清流”,连皇太后都赞她贤良。

第三点,德妃不争宠,即使被康熙委以协理后宫事务,她也没有吹枕头风让康熙册封她为“皇后”或者贵妃,而是兢兢业业的干活,把后宫事务处理好,这也让康熙深为喜爱。

第四点,“淡泊名利”;后宫的女人没有不争的,可德妃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法,当她的两个儿子成为争储焦点时,她没有帮任何一边说话,而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服侍康熙帝,不干预朝政,这也让康熙很满意。

德妃真的这么“淡泊”吗?我想这是她审时度势后的“计策”而已。她属意自己的小儿子,即十四阿哥胤禵为帝,但她也深知康熙最恨后宫干政,所以干脆隐忍不语。

至于康熙是不是到她50岁还宠幸她,我真的没有查到史料。不过这位小女子从“小身份”到“贵身份”的跨越却给我们现在的人一些启示:

要干成一件事,颜得要有,但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最重要,懂得“淡泊”才最重要,哪怕只是装着“淡泊”也行。


宫殿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德妃乌雅氏于康熙十二年入宫(1673年),时年十四岁。自康熙十七年(1678年)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年间德妃为康熙生下三子三女共六胎。其中两个公主和一个皇子胤祚早逝,胤祚是康熙第六子,自小资质非凡,康熙甚为喜爱,予其名字祚就可见期望不一般,祚同国祚,代表国家的意思。由此侧面反映德妃的受宠程度。

几十年后,乾隆的宠妃令妃也十年生下六胎,也是其中一个儿子做了皇帝。

清朝确实有过50不得侍寝的规定。一来皇宫妃子众多,都带有为皇家开枝散叶的使命,皇上需要雨露均沾。但古代女性身体素质不比现在,过了50就已经停经,大多是与受孕无关了,如此等于浪费皇上精力和生育资源。



其次,妃嫔过了50就已年老色衰,毕竟像武则天母亲杨夫人那种女子世上少有,皇上跟妃子共处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谁想对着一张黄脸说话呢?

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德妃50以后还侍寝,但她备受康熙宠爱是事实。

那么,德妃为何能在众佳丽中脱颖而出?而且成为了康熙妃子中的生育冠军?想来无非几个缘故:

姿色:人说内在美才是真的美,但没有外在美,一般人很少有兴趣挖掘你的内在美。德妃如果没有一定的姿色,即便康熙一时兴起临幸了她,生下雍正后早不再感兴趣了吧,事实上后面十年,康熙与德妃相处时间最长,可见德妃的姿色起码不平庸。



德行:德妃的封号可见一般,事实证明她真对得起这个封号。德妃原是包衣女子,身份低微,也许正因此造就她审时度势,宽厚克已的性格。德妃在康熙身边几十年,未尝有过争风吃醋,邀宠树敌等情况,一直本分做人,安静做事,这些珍贵的品行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越发爱惜德妃。

很多人认为德妃最大的优点是淡泊名利,其实在宫中真的淡泊名利大抵也爬不上宠妃的位置,《琅琊榜》中靖王的母亲,一直默默无闻,不过是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波涛汹涌罢了。

德妃其实最宠爱她的十四子,且最希望他能继位,但此想法只能藏于心里,因为后宫干政最让皇帝忌讳。所以当皇四子继位遗诏一出,德妃不甚满意,并当众言:实非梦之所期!有怀疑雍正串改遗诏的意思。雍正登基后德妃亦不肯接受太后尊号,母子关系降到冰点。

所以德妃的淡泊名利应该是被动的。



最后,德妃所生子女资质不凡,母凭子贵。

德妃十年先后生下六胎,其中三个孩子早逝。平安成人的皇四子和皇十四子都是争储的中坚力量,其中十四子率兵驱逐准噶尔,稳定边疆深得圣心,一度成为康熙最中意的立褚对象。此外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自幼由皇太后抚养,公主因乖巧伶俐深得皇祖母喜爱。如此三子,德妃想不受宠都难。

雍正元年,德妃薨逝于永和宫,享年六十四岁。后与康熙合葬景陵。


微影悼红


因为康熙自己也不行了。所谓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说的就是男的在八八六十四岁以后,大部分就很难再生出孩子了;而女的在七七四十九岁以后基本上也会绝经了。这就使得双方都失去了生孩子的必要性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常态,不排除其他各种意外)康熙是个长命皇帝,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他活了六十八岁,已经过了六十四岁那个坎。古代壮阳药不如现代,在那个年纪大部分人已经废了(乾隆是例外的)。

都在羡慕皇帝生活好,实际上是配种公猪。一夜播种可以怀上一个孩子,生下一个种则需要十个月。因此,自打有性能力开始,他们便不得不临幸更多的女人,目的是为了能够生更多的孩子。康熙称帝六十年,铁棒早已磨成针。

其次,皇帝也是爱面子的!我们知道,雍正的康熙的第四子,康熙23岁的时候生的胤禛,这说明康熙与德妃实际上是少年相识的。康熙最爱的人是太子胤礽的生母没错,但是胤礽的生母死得早。他的前半生便大部分是与德妃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当时,所有妃子都鄙视康熙不行的时候,只有德妃才知道康熙曾经也有夜御四鞍的时候,这让康熙心里感觉很好。这是他喜欢跟德妃在一起的理由。


优己





清朝为什么规定50岁不让侍寝?

【一】因为再为帝王生阿哥、格格,她们都臣妾做不到啊!康熙就爱写多子多福的福字!

【二】因为女人50岁后,娇媚可人变成了慈祥可亲,身体生病还好说,万一更年期发作呢?

那为什么雍正的生母就是个例外呢?

【一】皇帝不总是看脸的,主要是谈感情的。比如朱元璋就爱马皇后爱得谁再漂亮也都是浮云!问题是雍正他妈也不是马皇后啊!不仅不是,而且她出身低贱。是皇室家(包衣)奴(阿哈)。来源三种:战俘、卖身、(前二)世袭。雍正外公是奴(包衣哈哈),雍正他妈是婢(包衣呵呵)。哈哈,呵呵有意思吧!那她与玄烨的感情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二】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如果妾又有德又有色还生生不(休)息呢?会像雍正他妈一样!1673年14岁进宫,1678年生四子雍正,1679年升德嫔。1680年生六子,1681年生为德妃!1682年生七女,1683年生九女,1686年生十二女、1688年生14阿哥胤禵(ti)。生子之多升迁之快,满满的都是爱啊!这爱仅仅靠脸不够,更靠德(德妃名副其实),尤其是与人相处。相处愉快培养的全是感情。



她这么厉害,她是谁呀?不好意思!她乃乌雅氏(1660.4.28-1723.6.25)!乌鸦氏?什么意思?乌雅是女真旧姓兀颜(延),出自乌延部,乌延部原为乌丸部。是不是有些熟悉了?乌丸部本为乌桓部,记得曹操征乌桓吧?那么兀颜或者说乌雅汉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乌鸦但比乌鸦还不堪,而是——猪!不过现在大多都改成朱了,汉姓的猪姓也该成朱或诸,姓猪的寥寥无几了。但她却为老四即位做出贡献。



虽然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十四阿哥,无心插柳柳成荫——四阿哥,虽然他妈不喜欢他,但子以母贵嘛!如果雍正生母失宠,胤禛估计得叫允禛了,甚至是塞思黑(不是猪的意思,猪满语是乌勒坚,看很像他妈的姓吧)了。



她喜欢幼子,幼子却跟老八一伙,康熙讨厌老八,他给老八说情,气得康熙要砍他,最终皇位给了老四,老四囚禁了老十四,雍正他妈给雍正掉脸,办他难看,未几,薨,谥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谢谢大家!


福垊


自古君王多薄情,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家的婚姻,多出于政治上的联姻,私自感情成份很少,德妃也不例外。清朝是否有规定50岁后不在侍寝一说,不敢确定,即便有,也是出于“年老色衰”,子嗣考虑。



假如说德妃真的50岁后还能侍寝,原因有两点。其一,德行。皇帝给后宫女人晋位,最尊贵的四个字是“贵德淑贤”,而康熙给乌雅氏的封号就是“德妃”,这不是随便给的,是综合她多方面素质拟定。可见她的德行是得到康熙的赞许和认可。



其二,身体好,会生儿子。康熙一生共有35个儿子,活了24个,9个参加夺嫡大战,其中这9个当中,她占两个,老四和老十四,这足以说明长得美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会抓住机会,给皇上生下孩子而且能养活,自己还不不难产死。康熙前期所养得孩子,很多都来不及序齿就夭折,他很忌讳啊,觉得乌雅氏是个有福气的人,会生养,品行端庄,不多事,不惹事,春风细雨般给予照顾,康熙当然另眼相看了。



德妃的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多锻炼身体,身体好才是革命本钱,她能得到康熙的宠爱,不是靠美色,靠隐忍,要知道,后宫从来不缺这样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