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質押風波,除了遊資,外資、險資都開始行動了

什麼是這一波行情的核心因素,這是需要股民琢磨的。回顧來看,10月11日跳空缺口之後,市場再現了千股跌停,股權質押和民企困難等因素付出水面,而隨後不讓券商強平,然後就頻頻出現了一個詞叫做“紓困”。自地方政府到最高層,有錢的出錢,有政策的出政策,

上演了一場大型、立體的化解危機的行動。尤其是釋放了遊資,對市場影響還是很大,上漲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近期有了很大的改變,一方面是大股東減持,另一方面是遊資被監管,導致熱點股紛紛跳水,不過也有另外一個利好之前被忽略,那就是紓困政策受益的舉牌股,值得股民注意。

股權質押風波,兩股力量解決

股權質押的風險升級後,金融機構開展該項業務的意願降低,及質押新規的限制起到很大作用。以滬指2600點為起點,對A股的股權質押規模進行壓力測試,得出:大盤下跌至2600點的時候,觸及平倉線的規模大概是3073億;大盤下跌到2550點左右,觸及的平倉規模增加到3270億左右;如果進一步下跌到2350點左右,觸及平倉的規模達到4120億左右。所以,在2500點一線,就引發了一波政策,從松監管到紓困政策推動,形成了一波牛股行情,遊資成為了紓困的重要主力。

股權質押風波,除了遊資,外資、險資都開始行動了

​ 而本週上證報發了篇痛批“創投股暴漲有遊資惡炒因素,莊家做局套散戶”的文章。部分妖股票本身兼具題材概念,在走勢上同炒作的概念股又高度類似,甚至連續漲停,一些鋌而走險的遊資想趁市場交易熱情升溫之機,渾水摸魚,誘導跟風盤進來後趁機出貨。其實,相關個股走勢和手法,並不是什麼秘密,誰都懂,這就是默認度而已,需要遊資活躍,可以容忍;一旦面臨失控,就要堅決表態。實際上,早在11月文章《這波投機行情能走多遠?重要觀察指標與止盈策略分析》中就分析了這樣的因素,而且今年的兩會期間也有過類似走勢,所以股民應該搞定這些因素,以後還可以使用。

股權質押風波,除了遊資,外資、險資都開始行動了

​ 那麼除了遊資因素之外,本波行情中,另一股力量就變得更重要了,那就是舉牌資金。最先被關注是外資舉牌,如安徽合力獲匯豐銀行舉牌,外資罕見舉牌A股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大多數個股公佈舉牌消息後會有脈衝,其中,安徽合力、珠海中富、海利生物被舉牌後股價累計漲幅超10%。海利生物漲幅最大,一度漲幅超50%。但隨後均是明顯回落的。而下跌股佔比超八成,如神開股份、人民同泰、全新好、振東製藥等個股發佈舉牌公告後的下跌幅度超30%。

股權質押風波,除了遊資,外資、險資都開始行動了

​ 以11月底收盤價計算,以中位數來看,A股市場整體市值水平不足50億元,在46億元左右。而2017年底這一數值為64.75億元。一年縮水了不少,價格更低了,但舉報慾望反而降低了。2018年內A股有46家上市公司發佈被舉牌公告,被舉牌71次,舉牌金額近198.48億元。而2017年同期,被舉牌次數為101次,涉及金額達385.78億元。不過11月來有明顯加速之勢,其中紓困基金舉牌較多,本文後面對此詳解。

股權質押風波,除了遊資,外資、險資都開始行動了

​ 2018年以來A股46家上市公司發佈被舉牌公告,被舉牌71次,合計舉牌金額近198.48億元,遠遠小於以往年份。其中隆基股份、川投能源、國投電力、鴻特科技、昂立教育等累積被舉牌金額超10億元。但如果股民仔細研究,應該發現了,這些個股表現並不好,有點類似於玉名之前提醒過大家要注意的國家隊持續增持的南山鋁業一樣,走勢不僅是弱,而是持續走弱。所以,這一類品種,就是典型的“只研究不買”類型,只是熟悉資金的模式。實際上,有一類舉牌是被忽視的,那就是“紓困”舉牌,包括一些民企將股權質押的股份賣給國企或者是險資,這種舉牌股的走勢往往較好,而且與遊資炒作不同,這種行為是管理層明確支持的,所以這樣的機會是可以研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