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宋灭亡后能有南宋,而明朝灭亡后南明却不能偏安一隅?

楚风说历史


在我看来,北宋虽亡,但民心仍在,老百姓忘不了大宋,有两点能证明:

1,南宋初年,岳飞北伐时,打到河南地区等北宋旧地时,当地百姓夹道欢迎,顶炉焚香,送粮食送酒食欢迎王师,后来赵构十二道金牌命岳飞撤军,北方老百姓痛哭流涕,纷纷追随岳飞南下,离开自己的家乡追随宋朝。上述描述字字属实,《宋史》中都有记载。

2,南宋最后的崖山之战,在宋朝灭亡之际,十万军民跳海殉葬,试问,中国历代王朝,哪个朝代在灭亡之际还能得到百姓如此的支持?只有宋朝。

所以虽然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但在赵构登基称帝后,仍然能够迅速得到百姓的支持,民心仍在,百官追随,因此赵构中兴宋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以当时宋的经济水平,本来就还没到灭亡的时候。

明朝可就不一样了,不仅有东北的后金,自己国内的农民起义更是多如牛毛,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等都是势力庞大,明朝最后是被自己家的农民推翻的,明军将领卢象升自己都说,明军将士军纪败坏,外出抢掠,与盗贼无异,这样的朝代显然已经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就算建了南明,国运也已经不在朱家人那里了,这里的"国运",就是老百姓的认可度。


北宋一书生


宋高宗赵构南逃,其他皇室成员都被金兵掳走,赵构就成了唯一合法皇位继承人,还是很有号召力。宋太祖赵匡胤善待文人士大夫,虽徽宗无道,整体宋朝皇帝还是得到士大夫阶级所拥护的。

明太祖朱元璋对待文人态度和赵匡胤截然不同,不但没有尊重士大夫,给的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少的。明朝宗室南逃,却没有一个被所有人认可崇祯皇帝的儿子,一开始各方势力都想推出符合自己利益的皇位继承人。东林党推举潞王,阉党余孽推出福王,最后支持推福王的马世英联合南京附近四镇军阀强推福王上位。南京所在的东南地区却是东林党的发源地,地方士绅、文人大多是东林党的支持者。福王朱由崧成了弘光帝以后,东林党以及复社这些文人才子们并不是积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清兵。而是不断的搞出“童妃案”、“假太子案”、“大悲案”来否定弘光帝的合法性。

南明弘光政权在政治上,正统性受到质疑,得不到江南士大夫阶层支持。朱由崧本人登基后只是忙着选美女,找蛤蟆,任用马世英、阮大铖这样的阉党余孽,对即将到来清兵也没做什么准备,对积极组织应战的史可法也没支持。内讧不已的南明政权和南宋政权相比正统性有很大差别,又得不到江南士大夫阶级支持,政治和经济上就失去先手,再看看军事实力。

实际最后打败南明政权的不是清朝八旗士兵,而是推举弘光帝上台的汉奸军阀。金兵和满洲八旗兵都是骑兵为主,一旦攻到了江南的河网地带骑兵的优势就丧失了,伴随着水土不服很快被击败。历朝历代都有例可循,三国的曹操、前秦的符坚、金朝完颜兀术和完颜亮、元朝的蒙哥汗,后来忽必烈和多尔衮都是用汉族的汉奸将领带领汉族士兵打江南。骑兵南下要不就像符坚和完颜亮把自己玩死了,要不像曹操、完颜兀术差点被活捉。

金朝完颜兀术攻打南宋政权除了宗泽、岳飞指挥得当,还有很重要的两点,宋朝南逃四川等长江中上游地区还在宋朝手上作为屏障。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想要夺取南方,都是从汉中拿下四川这些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上游攻破长江天险夺取江南的。四川的吴阶、吴麟兄弟多次打败南下金兵,为南宋政权保住了四川这个重要的税赋和人力基地。宋朝以文御武很重要一点是军队属于国家,由政府发给军饷,军队号令是统一的,在南逃过程中也有将领想要挟持高宗赵构,军队军阀化。金兵进攻稍微放松后,南宋的文官集团就把军权控制在枢密院,岳飞因为军饷粮草接济困难,曾想自己筹措军饷,高宗那里门都没有。南宋政权最后能守住长江以南并非侥幸。

南明政权不但内部内讧不已,军队经过十几年战斗,国家经济崩溃,早已没有军饷粮草发给士兵,都是将领带兵抢劫维持,军队早已变成军阀,朝廷指挥不动了。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在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手里,中游在左良玉手里。左良玉和东林党关系密切,对弘光朝廷不是很感冒,而弘光朝对他的防备更甚于对清兵来袭。左良玉手里缺粮,率兵要到南京找朝廷要粮食,弘光朝的将领们对付他比对付清兵积极多了。南明政权后来的小朝廷都掌握在军阀手里,有气节、操守的像郑成功、李定国积极抵抗清军,但已无力回天。像郑芝龙这样的没把皇帝卖给清兵换荣华富贵,那是皇帝运气好。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北宋,赵匡胤,定下国策永不杀士人。北宋一朝文化昌盛,科技发达,外贸兴荣,读书人地位奇高,并且宋朝的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也相当完备,百姓的幸福指数甚高。靖康国难,宋室是猝死,民心,士心,军心未丧,依然怀念宋朝,所以赵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尽心扶保后续宋室一百多年,宋室亨国祚三百多年中华史上第一长,并且,崖山之后,士大夫跳海殉国者约十多万人,这都说明了宋室对士人笼络手段的高明。

反观明末,崇祯对士人对百姓,刻薄寡恩,敲骨吸髓,赋税重如山,官吏贪如虎狼,官场黑暗,军队响银匮乏,士心民心军心尽丧。百姓对明室失望透顶,巴不得改朝换代,所以南明没有续命的基础,早一天完蛋,百姓亦可少受一天罪。

综上所述,得民心者才可享天下


义信斋汉画像艺术


北宋的灭亡是徽宗咎由自取,金人虽善战,但当时宋人中能战的也比比皆是。徐纲、种师道皆是能战之臣。第一次开封之战,金人无功而返。徽宗不总结反思,反而贬走徐纲。之后先不允种师道追击金兵,又不允其在黄河岸边建防线,怕激怒金兵。自毁长城如此,有靖康奇耻实属活该。但同时由于靖康之耻,也使得岳飞韩世忠等一大批将领知耻而后勇,奋力抵抗金兵南侵。最终得以保全南宋偏安一隅不失。

明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国内农民起义持续爆发,经济上无法支撑平乱。次要原因是满人外患。

总结:北宋是统治阶级投降主义盛行自取灭亡,但经济繁荣民心仍在,所以能保百余年南宋不失。而明朝内忧外患经济已处破产边缘,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满清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难得浮生闲半日


南明何尝不想偏安一隅,可是这个事情不是南明想不想的问题,是他想了也白想,除非你能说服满清不南下,那南明才可以偏安一隅。

事实上南明建立之初本意就是偏安一隅,你看弘光政权建立时,他只是巩固他的长江防线,当时北方大乱,清兵和大顺军正在死掐,可是弘光政权并没有一点动作,他没有乘北方大乱来个北伐,也没有在当时三方之间搞个平衡什么的,当时的南明只是无动于衷看着大顺被大清消灭,然后等着大清过来消灭自己。

假如弘光政权能有个战略眼光够长的人,我觉得南明完全不会只坚持十几年。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南明偏安江南不是做不到,而是太容易做到了。首先弘光政权先要把江防巩固好,南明之所以迅速瓦解是因为南明缺将,明朝末年能打忠心的将领全部战死了,剩下的将领全是刚愎自用,自私自利,无心卫国一心发财的将领。假如南明能够运用政治手段把两毛四镇的将领全部换掉的话,南明以长江天堑抵抗骑兵为主的八旗完全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而且南明有水师,北方士兵不善水战,只要守住长江,满清只能隔江兴叹。

还有一个措施也可以挽救南明,假如南明政府抛开恩怨,积极联络李自成,首先两方不要内斗,一致对外,联合两方的力量抵御清兵的南下,如果南明和大顺能够通力合作,不说把满清赶回关外,至少不会让满清一方做大吧,这样南明也就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回顾历史,北宋立国内忧外患,虽杯酒释兵权,但待功臣整体还说得过去。又重文抑武。文人待遇超好。北宋未年虽也民怨颇深,但上层凝聚力未失,又突然失国,地方政权未完全失效,可以说中层还在,故能北亡南继!而明开国大杀功臣,其上层离心离德,此亡国之一,特别明后期重用太监,党争激烈,食君禄者都私心远大于为国之心,此亡国之二。明之君主,视国为家产,薄情寡恩,于国无功者都难得善终,谁还愿为之卖命!此亡国之三。有此三者,不亡都不可能,民心,土心尽失,故明亡再无偏安的可能!


魔心听风


1宋朝与明朝开国之初的比较,导致基本国策差异,形成天下人凝聚力不同。赵匡胤军权在握时,耍了演艺逼幼主禅让,然后用杯酒释兵权之平和方式坐稳宋朝的赵氏龙椅。更有他的弟弟赵光义用更巧妙手段从哥哥赵匡胤手上转移了皇权。从立国伊始,宋室历代皇帝背负做贼心虚之嫌,以讨好方方面面的人心。尤其是不杀士人之国策,博得笔杆子势力的支持,其他人群心随舆论走,民心就争取到了。而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他是带着农民起义队伍打下天下的。为把天下据为一家私有,采用火烧功臣阁似的残暴狠毒手段,铲除朱家皇室的政敌,更有他的儿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做为叔叔去夺侄儿钦定的皇权,然后采用株连十族的高压手段对方孝儒为代表的读书人进行打压,留下了舆论力量对明朝不利的长远影响。

2北宋末帝赵桓和明末崇祯帝所处情境不同,再加上后继者身份不同,也是很大的因素。13世纪初,因为宋金联合灭辽获胜后,因瓜分辽国后留下矛盾,金国攻克北宋都城汴京只图掠夺财物和人力,并没有乘胜南征的战略。赵桓的弟弟赵构南逃到临安,在父亲宋徵宗赵佶和哥哥宋钦宗被金国掳走的非常时期,兄囚弟袭顺理成章继承帝位称宋高宋,因为符合当时法制,朝野上下能齐心合力抗金。宋高宗后继者有八位皇帝,所以可称南宋王朝。17世纪40年代的明末,当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明朝首都北京时,崇祯帝的皇权失灵,在绝望中自尽。各地藩王虽然在南逃中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等政权,但他们各自为政,没有父终子袭,兄终弟承那一套,也称不上南明王朝。在30多年反清复明中,没有形成有效抵抗清军的合力南明武装,而入主中原的清朝军队已不像北宋末的金国部队,他们乘胜南征,开疆拓域,统一全中国。

3北宋王朝建立后,致力于文化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工作做得比较好,又没有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出现了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样社会繁华景象。尽管也出现了宋江、方腊的农民起义,那也只是地方局部范围,对皇都没有威胁。宋高宗在临安建都称帝,还有西湖歌舞的雅兴,可见国库财力无忧。明末的社会经济状况非常糟糕。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又遇特大自然灾害,各地饥民挺而走险,纷纷造反,以致大顺政权、大西政权相继建立。满族努尔哈赤誓报杀父之仇与明朝为敌,万里海疆处处盗寇为患也不是省油的灯。明末朝廷宦官当权,上层建筑腐败积重难返,下层社会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在此情况下,崇祯帝没有果断迁都南京,占据肥沃的江南经济特区,解决社会危机,已大大失策。他自杀后,没有一位后继藩王能像宋高宗那样成为有号召力的一面旗帜,南明诸政权最终短命而终,成不了南明王朝。


林柏忠


北宋亡国因为当时金军长驱直入,皇帝被掳走时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导致北宋群龙无首,所以北宋政权就这样结束了。不可否认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力偏弱,但宋朝的经济实力在历史各个朝代可是首屈一指,加上元气未伤,地方上还有很多宋室武装,其中还有一个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岳爷爷,在这种资金雄厚与兵马俱在的情况下宋朝怎么会亡国。

明就不一样,明朝后期东林党蛊惑崇祯不收缴商稅,导致国库空虚。军队因此没有军饷军心涣散,打仗自然没有战斗力。而百姓面对苛捐杂税已经无法生存,纷纷扯旗造反,最后李自成势力能攻陷明朝京城,意味着明已失去了民心。

一个王朝既没有钱又没有强大的军队,最后还失去了民心,这样岂有东山再起的道理。


艾斯帝凡斯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的将领赵匡胤发动政变,逼迫后周皇帝禅位,才建立起了宋朝,于是就开始开疆扩土,灭掉了中国南方很多割据的国家,使宋朝的疆域不断扩大。

在宋朝存续的历史时期,中国实际上处于多个国家政权分治割据的状态,北有强大的辽国,南有大理国,西南有吐蕃,西北有西夏国。

宋朝皇帝为了统一中国,发动了无数次对外战争,只是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功。

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蒙战争,直至宋朝灭亡。

由于北宋没有能力打败辽国,于是就联合新崛起的金国瓜分了辽国,由于北宋夺取宋金事先约定以外的领土,导致了宋金战争,徽钦二帝被捉,北宋灭亡。

由于是北宋挑起了战争,金国并没有灭亡宋朝的企图和能力,于是就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从此,南宋就一直都是金国的附属国,直到南宋联合后崛起的蒙古国瓜分了金国为止。

反观大明帝国,由于大明帝国国际治理机制的严重缺陷,错误的少数民族政策,使得大明帝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首先是辽东地区女真族的分治割据,建立了大清国,然后就是,大顺国,大西国的建立,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国的军队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既不迁都,也不招安李自成,北京城破,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了。

后来,满清入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分治割据政权,包括由明朝皇室后裔建立起来的南明政权,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前所未有无比强大的大清帝国。


沈阳杨艺


灭北宋的是金国,灭大明的是后金,都是女真人。金国不思进取,思想还停留在抢劫层面,拿了战利品就回家,最后被蒙古人灭了。时过境迁,也该长记性了。另外,明末正好闯贼帅先攻破北京,后金要多抢东西就得干掉闯贼。闯贼都是流贼,打的地方多了自然也就有吞没天下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