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張雲雷好像火了,張雲雷真的火了嗎?張雲雷確實火了!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張雲雷真的非常貼切。16年張雲雷由於喝多失足在南京送客站跌落,受傷雖然很嚴重,但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劫後餘生的張雲雷能有現在的人氣,知名度,也算是應了那句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我們都很熟悉的岳雲鵬,那個小眼睛,總是一臉賤笑的胖子。在被師父郭德綱慧眼識珠,加入德雲社之前,生活是相對悽苦的。之前一直在飯店當服務員,端盤子洗碗。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其實,相比於岳雲鵬悽苦的“童年”生活來說,張雲雷可以說是幸運的。從小師從郭德綱,雖然被管得很嚴,沒少捱過板子,但也算衣食無憂。

然而,就是這樣從小學藝,科班出身的張雲雷,卻從來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他從骨子裡就透著一股自我的倔強。

熟悉張雲雷的人可能知道,他曾經歷過六年的“倒倉”期。在這裡稍作解釋下,倒倉,是藝術界的專用術語,說白了就是小孩到了變聲期。張雲雷當時主學的就是太平歌詞,嗓子對於他來說何其重要。可以說,那時的張雲雷面臨著他演藝生涯中第一次艱難的抉擇:是死皮賴臉的留下,還是體面的離開?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性格倔強的張雲雷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雖然白吃白喝(因為嗓子的原因不能登臺演出)的留下,郭德綱也是允許的,畢竟他們之間還有著一層“親戚”的關係,何況郭德綱本來就對張雲雷甚是喜愛,一直認為他將來一定大有可為。

張雲雷也是給郭德綱長臉,那莫名的“一摔”,倒把張雲雷的腦子摔“靈光”了。這不,近來人們紛紛議論張雲雷把相聲劇場變成了演唱會,並且觀眾的反響很不錯。張雲雷因此也大火了一把,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他那首成名的《探清水河》,還有那一首首出自他口的流行歌曲,在那樣一種場合下,聽上去總給人一種別樣的“韻味”。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當然,對於張雲雷這樣的唱法,有支持擁護的,自然也有反對嫉妒的。我想說的是,相聲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不說是“國粹”吧,也算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從老一代的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等人的相聲輝煌,到後來的相聲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直到郭德綱、于謙把相聲這門藝術重新帶入到觀眾的視野,使其往日的輝煌重現,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看到有一位網友這樣評價德雲社,他說:“德雲社的最大功勞是把小姑娘們從酒吧舞廳帶到了小劇場”,一語中的,話糙理不糙。

那麼,對於張雲雷這樣敢於挑戰傳統,卻又獲得一致好評的“舉動”,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是給予支持的。相聲雖然是傳統藝術,相對較嚴謹,但說到底也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就需要融合發展,需要昇華。更何況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歡,難道還不夠有說服力嗎?

當相聲劇場變成演唱會,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

雖然說不上對張雲雷有多瞭解,但我還是想這樣評價他:一個天真爛漫,愛笑,不拘一格的大男孩;一個看似內心平靜,卻又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特立獨行的個性,加上他在相聲藝術上的不朽天分。但歸根結底,張雲雷是一個純潔、善良、桀驁不馴的人。他也是個普通人,只不過上帝更加眷顧他,這個時代更加寬容他。

說張雲雷是天才也好,是瘋子也罷,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善良,他的性格,他的處事態度,偏執的個性也許正是張雲雷通往天才之路的鑰匙。張雲雷正是用自己真實的態度,自己的獨樹一幟,重新喚醒了人們對這個相聲藝術的態度,我想他應該很知足吧。

張雲雷,成為了這個寬容時代的寵兒。國之幸,民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