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在木箱里的一幅画,谁能想到竟然是画圣真迹,如今是无价之宝

我国历史上的画圣就是唐朝的吴道子,吴道子又名道玄,尊称吴生、画圣,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年少孤苦,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纪轻轻就非常善于作画。他喜与文人名流交往,又游历各地,在绘画上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早年作画行笔流丽纤细,继承六朝风范;中年后笔迹磊落逸势,高度成熟。他兼善人物、佛道、神鬼、山水、鸟兽、草木、台殿等各类题材,尤以人物、佛道见长。他在长安、洛阳两京寺观所作壁画,曾达300余堵,并且奇踪异状,无有同者,其《地狱变相》名震一时。今天要讲的这幅被人无意间发现的话,就是画圣传世不多的画作中的一幅精品之作。

尘封在木箱里的一幅画,谁能想到竟然是画圣真迹,如今是无价之宝

画圣吴道子剧照

吴道子一生作画极多,但由于之后的安史之乱以及时代更替,大多数已湮灭,吴道子的真迹,宋代已难见到,流传至今的重要摹本《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人摹,一般认为比较接近吴道子风格。到近代为止,世人甚至怀疑世上已无画圣真迹,直到一个偶然。

尘封在木箱里的一幅画,谁能想到竟然是画圣真迹,如今是无价之宝

天王送子图

1937年5月,徐悲鸿到香港举办画展。一天,作家许地山介绍他去看一位德国外交官夫人收藏的四箱中国字画。当他看到第三箱的一幅人物白描长卷时,不由眼前一亮。用手头仅有的一万元现金再加上自己的7幅作品,购下了这幅画。这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佚名,深褐色绢面上描绘了87位列队行进的神仙,造型优美,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

尘封在木箱里的一幅画,谁能想到竟然是画圣真迹,如今是无价之宝

八十七神仙图

全幅作品没有着任何颜色、没有任何款识,但徐悲鸿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出于唐代名家之手的艺术绝品。徐悲鸿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亲手将一方刻有“悲鸿生命”四个字的印章,小心地打印在画面上,从此朝夕不离左右,视为铭心绝品。,张大千、谢稚柳等人还前往徐悲鸿的住处观看了《八十七神仙卷》。张大千见卷后大吃一惊,叹为观止,称这幅当时国内唯一见到的唐代人物画卷有“吴带当风”之感,认为可能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粉本。对于张大千的这一判断,谢稚柳等人也表示赞同。再后来的一次画展中,由于日军的轰炸人群混乱,此画被人盗窃,一度消失在徐悲鸿的生活中,直到1944年,在学生的帮助下,徐悲鸿才再次找到它,并最终花费巨额代价再次将它买下。

1953年9月,徐悲鸿逝世,其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就宣布将悲鸿留下的一千余件作品和一千余件他收藏的历代优秀字画及万余件图书资料,包括《八十七神仙卷》)全部献给国家。

尘封在木箱里的一幅画,谁能想到竟然是画圣真迹,如今是无价之宝

画圣——吴道子

谁能想到,一代画圣的传世之作,竟然被遗忘在一个满是灰尘的木箱之中,若不是徐悲鸿的巧遇,可能永远的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