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俄烏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戰爭,是不是意味著美國的戰略方向仍然是針對俄國的?你怎麼看?

聽話保贏


烏克蘭和俄羅斯目前的嚴重對立和衝突就是美國策劃的,這是美國的國家政治戰略決策。美國的目的就是讓烏克蘭融入歐洲,使烏克蘭徹底離開俄羅斯。

美國和俄羅斯存在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是對立和矛盾的。美國會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政治生存空間的,不會再讓俄羅斯崛起的,不會再讓俄羅斯再挑戰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國策劃把烏克蘭徹底和俄羅斯割裂,就是要把俄羅斯徹底和歐洲大陸割裂開來,使俄羅斯遠離歐洲大陸的政治經濟中心,使俄羅斯遠離歐洲大陸的文明中心。

美國把俄羅斯逼在歐洲一隅,最終使俄羅斯變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小俄羅斯國家,這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的最終安排 ,使俄羅斯徹底喪失對歐洲大陸的政治軍事威脅。烏克蘭只是美國對付俄羅斯的一顆小棋子,可悲的烏克蘭,它的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了。


國際時政熱點觀察


美國在戰略上遏制俄國從來就沒有改變過,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羅斯所具備的強大軍事實力所決定的,軍事力量上的威脅始終是美國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烏克蘭局勢不可能影響到美國對俄羅斯的既定戰略決策,美國是不會為了烏克蘭而與俄羅斯發生直接對抗的,美國可以慫恿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對抗,但前提是自己能夠隨時退出。

烏克蘭可以為了美國的利益來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同時換取西方對烏克蘭利益集團的支持,這是正兒八經的損公肥私。對於烏克蘭的獻媚美國是既高興又鄙視,高興的是烏克蘭奮不顧身的折騰俄羅斯,內心鄙視的是烏克蘭這個國家真的是沒救了。為了這樣一個不可救藥的國家,美國是絕不可能全力以赴的,更多的是做做姿態而已。

目前來說美國在軍事上對俄羅斯真的是有點無可奈何,因此美國對俄羅斯更多的採取的是釜底抽薪的策略,那就是全面遏制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對於遏制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美國的手段明顯會有很多,對俄羅斯各種各樣的制裁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反正美國是全球經濟體制的主導者,想怎麼玩都可以。

另外在俄羅斯周邊製造各種危機也是消耗俄羅斯國力的重要手段,烏克蘭無疑就是美國當前最好的馬前卒,烏克蘭鬧得兇俄羅斯就得積極的進行各種戰略準備,而俄羅斯只要有所動作那就會涉及到不菲的開銷,這對當前孱弱的俄羅斯經濟可是不小的負擔。美國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只要能不斷的消耗俄羅斯就夠了,溫水煮青蛙還是很可怕的。


異域邊緣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之後,彈弓伺候。

縱觀俄烏衝動,除了兩國根深蒂固的種族對立,能讓烏克蘭當掉最後一條內褲去"碰瓷"俄羅斯的——只有歐盟的金元外交。最悲催的就是俄羅斯了,又被歐盟引火燒身。因為美國強盜最忌諱的就是被自己整得快死的對手,竟然又意外的活了。

當然,美國老大也不傻,只不過做做樣子。畢竟手下還有那麼的小弟。他是絕對不會允許發生戰爭的,資本外逃,歐盟走遠對他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牽制俄羅斯的同時,教訓歐盟這個小弟

才是他最想幹的。那樣不但能讓歐洲和自已鐵板一塊,還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以後就能更好的用金融核彈攻擊中俄。

既然美國虛晃一槍,普京大帝肯定會賣中國一個的人情——偃旗息鼓,以換取經濟利益。因為

現在的俄羅斯是真沒辦法才抱著核武器打衝鋒的。

最後,始作俑者歐盟還是會繼續逼烏克蘭挑事,甚至會自己下蒼蠅,以轉移國內巨大的民粹壓力(可以說就是美國搞的)。所以俄羅斯還是應該提高警惕!枕戈待旦!


中國雲392


美國對俄相關的戰略部署,是歷史上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蘇戰略的延續,這場歷時百年的對抗,至今都沒有停止過。

從十月革命成功的那一天起,西方國家對俄戰略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只不過過去俄國人的對手是英法,如今改成了美國罷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二戰勝利之後,西方國家馬上對蘇聯翻臉的一系列事件裡就可以看出來。

1945年8月26日蘇聯軍隊攻陷了中國東北的虎頭要塞,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同時也宣告了蘇聯和西方盟友關係的正是終結。

時間僅僅過了6個多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在杜魯門陪同下,在富爾頓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鐵幕演說”,由此掀開了後來持續了數十年的美蘇冷戰的進程。

從二戰進程以及西方國家與蘇聯之間的劇烈的關係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西方國家最敵視的國家根本就不是德國,而是新生的蘇聯政權,由此引發的美蘇冷戰以及後來的美俄對抗,一直持續到今天都沒有結束。

今天的俄羅斯仍然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最大敵手,美國為了自身戰略需要,必須要徹底打垮俄羅斯。

雖然蘇聯在1990年在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暖風下自我瓦解,而且解體後的俄羅斯也開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西方對俄羅斯的圖謀就停止了,從廢墟中站起來的俄羅斯在葉利欽的帶領下,也曾經積極向西方國家靠攏。

但是西方國家不僅通過蠱惑俄羅斯在經濟領域推行“休克療法”,將俄羅斯國內幾十年積累的國家財富洗劫一空,而且還在俄羅斯國內不斷資助分離主義勢力發動叛亂,意圖將俄羅斯繼續分裂下去。

西方國家曾有人公開揚言俄羅斯只有繼續分裂下去,對世界才是安全的,這也讓葉利欽最後放棄了親西方的幻想,選擇一個強硬派來作為自己政治上的繼承者,這就是後來的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就任總統的十八年時間,美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俄羅斯政權的顛覆,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徹底打垮俄羅斯。

可以說當今世界上,美國基本上已經所向無敵,而唯一一個能夠對自己的戰略安全構成致命威脅的國家就是俄羅斯,如果美國想要獲得一個徹底沒有威脅的國際環境,就必須要將俄羅斯徹底打垮,最好是變成烏克蘭那樣任自己擺弄的傀儡國家。

在這個問題上,不管俄羅斯如何退讓,美國都不存在放棄的可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普京雖然在剛開始一段時間裡,還保持著與西方國家的友好關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針對俄羅斯的部署越來越多。

美國不僅違反約定不斷將北約東擴,而且還將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不斷部署在俄羅斯的周邊國家,這實質上已經對俄羅斯的戰略安全構成了致命性的威脅。

除此以外,美國還不斷攻擊俄羅斯在國外的盟友,包括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以及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借這些行動,將俄羅斯在海外的勢力一一剪除,最終把俄羅斯關進“包圍圈”,然後讓他在那裡慢慢的爛掉。

美國從2004年開始在烏克蘭發動的“橙色革命”,實際上只不過是美國對俄戰略計劃中的一個小步驟,目的是希望挑動俄烏對抗,讓俄羅斯不斷的失血和衰弱,在此次事件中,烏克蘭政府只是美國戰略中的一個工具,這和誰上臺做總統沒有什麼大關係。


落下m


美國的戰略方向仍然是俄羅斯嗎?我想美國作為全球性的霸權主義國家,為了想繼續維持自己一家獨大的狀態,美國會對全世界地區性的大國進行各種遏制的手段。不管是挑起地區小國與大國之間的衝突,還是借刀殺人,或者經濟制裁外交圍堵與施壓,都是美國霸權主義國家的心思在作崇。美國不管在世界哪一個角落都會對潛在的對手進行不同程度的遏制以圍堵,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其他地區性的強國。在美國人的危機意識裡面就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只要被美國人列為國家的潛在競爭對手,或者威脅的力量,美國就要通過不擇手段進行圍堵這個地區,大國崛起。因為這是美國維護自己一家獨大的霸權,國家的思維所決定的政策。美國人不想其他地區性的大國成為美國人平起平坐的重要對手,所以美國把世界上很多地區性的強國或者大國列為與美國潛在的威脅力量與競爭對手,美國就會通過對外戰略手段或者聯合北約成員國,對這些國家進行外交軍事等各方面領域的圍堵遏制。因為美國的真正目的是打壓其他國家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繼續維持美國一家獨霸天下的美夢。


鐵木真165163663


美國人在懲罰歐盟的同時,在戰略上搏擊俄羅斯。大家知道:德國法國成立歐洲軍,撞擊了美國的底線,傷了和氣。在加上英國脫歐,有不確定的因素存在,使特朗普內心比較惆悵。眼下俄烏撞船事件,歐洲盟國,為盟友集體抗議。美國在坐山觀虎鬥,"你們是要建立歐洲軍嗎?"當前正好讓俄國人,為美國出去這口惡氣。這也不能排除,美國挑起歐洲盟國更加憎恨俄羅斯,這是挑起戰爭一種手段!。


建國79761



user9314716795833


美國打利比亞時己經不出頭了,是法國等盟友主攻,敘利亞戰事,把反政府武裝給逼到海邊了,美國都不敢正面介入。一個阿富汗戰爭,打了十七年,伊拉克,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越來越多,美國拖不起,美國不想再花錢幹傻事了。美國人現在的策略是點火扇風,把他人矛盾點起來,讓別人自損。


野百荷5


俄烏走向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俄羅斯玩不起,美國更玩不起。小規模衝突是有可能的。美國政府戰略方向一直都是俄羅斯,現在雖然特朗普想主要針對中國,但美國精英們不會答應,因為中美合作帶給他們的利益是巨大的。


老盧談古論今


俄羅斯的經濟越來越差了,敘利亞戰爭還沒出來,而且沒有到頭的時間表,再和烏克蘭打起來,同時兩場戰爭,而且一但打起來,何時停不知道,久託俄羅斯更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