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竟被李林甫吓死

李适之本名李昌,是唐朝宗室,祖父为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废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贬庶人。李适之历任边陲,后治水有功累升御史大夫、刑部尚书,最终官拜左相。李适之性格粗疏,不务细节,好饮酒,但从不耽误政事,与贺知章、汝阳王李璡(jin)、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齐名,被时人称为“酒中八仙”。杜甫《饮中八仙歌》赞叹李适之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竟被李林甫吓死

饮中八仙

唐玄宗天宝元年,李适之拜左相,与李林甫列为左右宰相,共同辅佐朝政。

李林甫性格阴柔,口蜜腹剑排除异己,与李适之性格不和,二人表面上很和气的样子,实际明争暗斗。

“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竟被李林甫吓死

李林甫

唐玄宗执政后期耽于酒色,穷奢极欲,要支撑皇室奢华的生活自然少不了金银,皇帝令两位宰相探讨开源节流之计。李林甫工于心计,趁此时暗算李适之,便装作无意中透露华山中藏有金矿的事。李适之认为开采金矿正可解决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于是赶紧撰写奏章,第二天向唐玄宗奏请开采金矿事宜。唐玄宗见奏章非常高兴,召李林甫前来商议。李林甫故作深沉地说:“华山藏金的事谁人不知呢?但是华山是皇家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只怕······因此,臣断不敢开凿华山开采金矿!”唐玄宗从此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与之逐渐疏远。

此时,与李适之交好的皇甫惟明、韦坚、裴宽、等人因李林甫构陷的太子李亨勾结边将案被贬,李适之为保身便奏请辞去宰相之职。天宝五年,李适之罢左相,改授太子少保。

李适之罢相后,以为远离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心,高兴的宴请亲朋,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竟被李林甫吓死

宴饮

没想到李林甫仍穷追不舍,同年七月诬陷李适之与韦坚同党,李适之因而被贬寿春太守。

第二年,李林甫的爪牙监察御史罗希奭(shi)巡察地方,大肆杀戮贬谪官员,自青州一路杀到岭南。李适之最终没有逃过李林甫的魔爪,惊惧中服毒自尽,他的儿子也被杖毙于河南府。

可惜一代贤臣,光明磊落,克勤克俭,竟死不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