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靠什么策略消灭群雄,一统中原的呢?

于无声处34


朱温此人,居于四战之地,能击灭群雄,没有强大的个人才能是不行的,那么此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个“气”字,春秋曹刿曾经说过一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朱温是一个很形象的影射。

朱温本是黄巢帐下名将,助黄巢坐定长安,眼见朝廷大军四面合击,朱温倒戈并助朝廷用兵击败黄巢,由此坐定宣武节度使之职!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朱温赴镇,史称:“时汴、宋荐饥,公私穷竭,内外骄军难制,外为大敌所攻,无日不战,众心危惧,而全忠勇气益振!”

宣武临道淮西节度使秦宗全纵兵肆掠,祸乱华夏,北侵至河阳,南侵至淮南,秦宗全兵不事生产,从性质上来讲走的是黄巢农民军流寇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军队因劫掠而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类比于以劫掠为事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当秦宗全兵至的时候北方名将诸如李罕之,张全义之流纷纷撤军躲避!当年曹操对待入境的流寇黄巾军,屡战屡败,终于坚壁清野,使敌人野无所掠,无法持久最后归于穷困,最后收得黄巾军三十万众,编为青州军,奠定了称霸的基础。与朱温同时代的淮南霸主杨行密同样行此道,才得击败秦宗全余孽杨儒,坐定淮南第一把交椅。

但是朱温并不坚壁清野,而是选择全军出击。那么为何朱温不坚壁清野而选择以强击强,以硬碰硬呢?这是朱温的性格使然:气盛时,无可无不可!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有弱点可寻,但是唯独气没有!气势没有!遇到气势强大的敌人在兵法上一定要躲避,只能等到敌人再而衰三而竭的时候发起进攻!这是曹刿论战的精髓!  

朱温以硬对硬的击败了秦宗全,进而把矛头转向天平节度使朱暄和泰宁节度使朱瑾这两兄弟。他没有采取离间,分化瓦解,分而击之等战略,依旧是以硬对硬。值得说道的是朱温攻破朱瑾的一镇的首府兖州的时候,亲临兖州,将朱瑾的老婆奸宿三日夜,并斩了朱暄夫妻,为何他不奸朱暄老婆而强暴朱瑾老婆呢?两年前,朱温曾率军攻至兖州,朱瑾的从父兄朱琼临阵投降了朱温,朱瑾恨之,朱温亲至城下劝降,朱瑾站在城头,二人吟啸相视。朱瑾大声说:想让我投降就必须让朱琼来领州郡笺印!待到朱琼单骑至城门口,暗伏骁果擒之入城,斩首扔到城下,以示不服。二人相隔不远,没有说话,朱温引军还,史书没有写朱温的神色,但是根据朱温的性格你就知道为什么朱温要如此对待朱瑾老婆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朱温的性格。  

后来朱温统一中原,派大将庞师古帅汴军七万南侵的时候,杨行密用朱瑾为大将,在清口水淹汴军,斩庞师古,汴军匹马不返,算是痛痛快快的报了一回仇!  

提到朱温就不能不提李克用,李克用是沙陀人,姓朱邪,赐姓李,本来被朝廷所攻,流浪于北方鞑靼部落,后来黄巢占据长安,李克用因灭黄而得以赎罪,并委任河东节度使一职。后来李克用率军攻击黄巢于河南,本来和朱温相交甚欢,二人会于上原驿,但是李克用趁醉侮辱朱温,朱温火烧上原驿,由此双方结下了梁子,在当时汴军横行于天下,未遇敌手,唯独河东沙陀军才能与之抗衡,双方交战数次,互有胜败!  

当朱温忙于收服河南军阀的时候,李克用也在巩固自身根据地,河东军相继攻灭云州赫连铎,昭义军在解除了肘腋之患后,继而南下勤皇,援助朝廷免覆没于关中藩镇之手。就民族成分而言,李克用是沙陀人,是胡人,朱全忠是汉人,但李克用援立朝廷之心也发于真诚。几年之后唐昭宗被朱温杀害,割据于蜀的王建派使者劝李克用称帝,李克用悲泣的对使者说:“誓于此生靡敢失节!”史书阵阵,发馈人心!尽管如此,在李克用与朱温的博弈中还是朱温慢慢占据上风,我认为这是李克用只知兵,不知政治,重点表现在对待河北藩镇的问题上,一百年前在唐朝安史之乱覆灭伊始,河北藩镇就抱团不服中央号令,尽管在唐宪宗时期短暂收复了河北藩镇,但旋即叛乱,百余年来河北藩镇军力强盛,在唐末乱世更是一方强大的力量,河北藩镇重要力量有四支:卢龙(现今北京),义武(易州),成德(常山),魏博(魏州)!其中以卢龙与魏博两道最强,四镇军力非同小可,可谓得河北者得天下,但是河北诸藩镇军力强大,不能力取,只能联合,李克用完全不考虑这点,终其一生与河北藩镇有战有和,不能得河北尺寸之地,既然李克用不能收拾河北人心,就只能等朱温来了!  

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朱温取得河南的统一,进军淮南大败于清口之后,转而北进,此次进军在于战略威慑,迫使取得河北诸藩镇的联盟,九月不战而得到成德节度使王镕的臣服,同月进攻义武一镇,大败义武数万之众,迫使义武服从。至此,河北藩镇除了卢龙一镇,其他都服从于朱温,河东战略空间立见狭小,活动范围只限于河东(山西)及上党地区!


凤皇台上忆吹箫


朱温是中国历史上最受斥责的一个太祖,没有之一。

唐末黄巢起义,朱温是黄巢的部下。黄巢打到了洛阳,当时的唐僖公逃出了长安。黄巢在881年称帝,国号大齐。一开始还安抚百姓,但起义军却在长安开始对百姓和贵族的杀廖和掠夺。

唐的各路节度使开始攻打黄巢,黄巢想退到陈州据守,被唐军队打败后逃到泰山狼虎谷自杀。黄巢原部下朱温投降唐朝,在反过来追打黄巢军队的过程中不断拉大自己的队伍。看到唐朝的衰落,朱温凭借自己的实力逼迫唐昭宗退位,新立小皇帝,后来干脆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定都开封。唐朝就此画上了句号。

朱温死了以号,封号后梁太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受斥责的一个太祖,没有之一。原因:一是人们对一个在历史上,在国际上都无以比拟的唐朝的怀念。二是朱温是一个反复叛变的小人。三是梁是个动荡的时代,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动荡的年代,五代十国。



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作者由此提问,可见你有求知,我当时也很疑惑,后来看的多了,慢慢发现其中门道。一家之言分析呈现给大家,管中窥豹大家勿喷。一是个人能力,乱世奸诈也是本事,二是自己有班底,在黄巢底下大将军,带兵反水,投降,后来黄巢覆灭,收罗了往日很多故人兵士将军,实力大增,旗号正,挟天子以令诸侯,抢皇帝,一个是相对秦宗权来说算是仁义,虽然个人私德有亏。根据地建设,人才队伍团队建设有文有武,外有敬翔,内有张皇后辅助。外交战略团结一切,组个击破,实力大增,这个人联合利用,立马反水,先是李克用诛杀黄巢,又是利用朱两兄弟诛杀秦,后又吞并朱。军事策略和个人能力,谋士,战将。


醉里挑灯把吴钩


后梁朱温是个乱世枭雄,他也雄心勃勃但是没有打败晋阳李克用父子,就实现不了统一平天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