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隱憂”:騰訊和攜程抬進港交所


同程藝龍“隱憂”:騰訊和攜程抬進港交所


今天上午9點半。香港證交所。

伴隨著現場的倒數聲,同程藝龍聯席董事長吳志祥、同程藝龍CEO馬和平一起揮起大錘敲鐘。鐘聲響起,同程藝龍正式掛牌,成為“OTA第一港股”和“小程序第一股”,股票代碼“00780”。

今天上午,同程藝龍開盤價為10.78港元,較此前9.8港元的發行定價漲10%,市值222億港元。

上週,為了確保本次IPO的順利進行,同程藝龍宣佈將IPO價格定為9.8港元,幾乎逼近此前宣佈的每股9.75港元至12.65港元的發行價格區間的下限,預計募資規模為2.33億美元,與此前計劃募集最多10億美元的預期相去甚遠。

業內人士認為,整體資本市場寒冬和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擔憂,是本次同程藝龍IPO定價偏低,募資規模縮水的主要原因。不僅如此,同城藝龍本次IPO,甚至沒有基石投資者參與。

今年以來港股出現連續9個月的下跌,赴港上市的公司出現大面積破發和下跌,此時顯然不是IPO的好時機。作為“小程序第一股”的同程藝龍為何如此急於上市?

可能在資本寒冬之下,儘快打通二級市場的造血能力,對同程藝龍而言也尤為緊迫。而對大股東騰訊而言,雖然已經持有了美團點評22%的股份,但在面對阿里飛豬的戰略佈局之下,對同程藝龍的培養,必然也是一種有效防禦。

當前,互聯網流量增長已經走到了盡頭。對同程藝龍而言,線上依靠騰訊生態微信和流量富礦迅速催肥,線下依靠攜程共享酒店庫存,就如同一架設計精巧的天平,但任何一端的失衡可能都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巨大影響。

在競爭激烈的OTA市場中,同程藝龍要如何靠自己走出一條獨立發展的路?

1 合併不足1年,匆忙上市

同程藝龍,是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絡與藝龍旅行網在2017年12月29日宣佈合併的一家新公司,並於2018年3月完成合並。

同程成立於2004年,經過數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以“機票”作為主的業務模式。據數據顯示,2017年,同程的交通預訂業務佔據其總收入的91.2%。2016年6月,同程實施了架構調整,將業務拆分為同程網絡和同程國際旅行社(集團)兩大板塊。其中,同程網絡板塊包括機票、酒店、火車票等業務及同程金服等,同程國際旅行社(集團)則以休閒遊為核心業務,包括出境遊、郵輪、周邊遊、國內遊等業務板塊及景區、旅拍等。

e龍(即藝龍)1999年5月在美國成立,兩個月之後,進入國內。2000年,藝龍收購了國內著名社區網站西祠衚衕,併購了百德勤及其電子商務網站,進軍旅遊服務行業。同年創始人唐越以6800萬美元的價格將藝龍賣給了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ail.com。2001年5月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唐越以300萬美元從Mail.com手裡又將藝龍買了回來。2004年藝龍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 2016年藝龍被騰訊和攜程私有化。

在今年6月的招股書中披露,騰訊持有同程藝龍24.92%股份,為同程藝龍第一大股東,攜程持股比例22.88%,為第二大股東。兩家分別在流量與產品供應方面予以同程藝龍支持。

11月8日,同程藝龍最新的招股書顯示,攜程的持股比例由22.88%提升至24.31%。也意味著騰訊和攜程“兩個爸爸”的持股比例幾乎相同。

合併後的同程藝龍在大股東騰訊的流量加持下,業務量迅速提升,並實現了扭虧為盈。據同程藝龍招股書顯示,同程藝龍實現收入28.32億元,毛利達20.44 億元,毛利率為 71.7%,實現盈利8.45億元,超過同程藝龍2017全年的盈利總額。

2015年和2016年同程藝龍分別錄得虧損9.63億元及21.6億元,2017年實現盈利,盈利總額1.94億元。

高額的成本支出和營銷費用是2015年和2016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招股書披露,藝龍2015年的營銷開支約7.75億元,但到2016年猛增至18.8億元。營銷開支中,廣告支出為5.7億元,2016年增至13.6億元。藝龍2015年的銷售成本為6.4億元,2016年增至10.3億元,一年間增加了約六成。

由此可見,騰訊對同程藝龍的業務起著絕對性的影響,在騰訊多入口的支持下,同程藝龍各項數據都實現了大幅度的飆升。

根據騰訊2018年中報顯示,微信和QQ月活數據分別是 10億和8億。同程藝龍作為騰訊錢包、QQ錢包火車票機票的獨家運營方獲得了騰訊生態天然的巨大流量支持。

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及2018年第三季度,同程藝龍的合併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1.60億及2.06億,而2017年的合併平均月活躍用戶則為1.21億。

實現業務快速發展,並且扭虧為盈的同程藝龍為何如此急迫的想要上市,並選擇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不惜估值縮水上市?

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

國內在線旅遊市場的競爭者主要有攜程、去哪兒、飛豬、美團、同程藝龍、驢媽媽、途牛、馬蜂窩這幾家公司,完全是一片紅海。儘管國內在線旅遊市場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增速放緩、競爭激烈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同程藝龍“隱憂”:騰訊和攜程抬進港交所


在所有競爭對手中,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攜程的規模和品類優勢、飛豬的價格優勢、途牛海外優勢,螞蜂窩的攻略UGC優勢等,而同程藝龍在產品品牌和價格上缺乏明顯的優勢。

同程藝龍最大的優勢來自於大股東騰訊的流量,並由此實現了在非一線城市的領跑。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非一線城市居民旅遊總消費佔全國旅遊總消費89.7%,2017-2022年間預計將以11.7%的複合年增長率上升,高於一線城市的6.3%。到2018年上半年,同程藝龍約85.3%的註冊用戶居於非一線城市。

成業蕭何,敗也蕭何。對於同程藝龍與騰訊的關係來說,其位置就像古代帝王家的皇子,皇帝既能夠加持其為太子,也可能隨時會被罷黜。目前同程藝龍就像是騰訊佈局在線旅遊的一個“欽點太子”,但是其尷尬的出身和地位,又讓其充滿了不確定性。

2 “富二代”也有焦慮

騰訊入股同程藝龍由來已久。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同程藝龍合併以前,2011年騰訊就開始入股藝龍,2016年攜手攜程一起將其私有化。2012年,騰訊開始逐步入股同程。後來,騰訊開始大力支持這兩家企業,同程於2014年4月起成為微信錢包“火車票機票”入口唯一運營商,藝龍於2016年6月起成為微信錢包“酒店”入口唯一運營商。

同程藝龍對大股東騰訊的過渡依賴是其最大的隱憂。騰訊的支持不僅影響著同程藝龍的盈利,而且決定著其生死。據數據顯示,同程藝龍上半年1.6億月活中,只有3600萬來自其自有平臺,包括網頁和App,其餘全部來自於騰訊平臺。而且在騰訊的微信小程序中,“同程藝龍酒店機票火車”小程序今年10月位列第一,可見騰訊平臺已經成為同程藝龍的生命線。

在在線旅遊的市場大局中,騰訊並無“親生兒子”,這就讓“庶出”的同程藝龍佔據了“太子”的地位。但是同程藝龍的存在,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騰訊在OTA行業缺少與阿里、百度對抗的完整產品線的尷尬。

主動權完全在騰訊手中——對同程藝龍,到底是長期戰略投資還是短期財務投資。目前同程藝龍仍是獨立運營的公司,而且同程藝龍與騰訊的入口協議將於2021年7月31日到期,雖然還有三年,但如果到時雙方關係惡化,同程藝龍處境會很不利。

同樣是依賴大股東流量,飛豬的日子就比同程藝龍好過。飛豬是阿里內部孵化出來的公司,雖然是依賴阿里的流量成長起來的,它是親生的,可以無限期享受阿里的流量,未來地位幾乎無憂。

同程藝龍“隱憂”:騰訊和攜程抬進港交所

放眼外部,美團的崛起以及進入在線酒店行業,更是讓同程藝龍有一種“兄弟相爭”的緊迫感。

今年8月,Trustdata 發佈《2018年Q2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團酒店在今年第二季度憑藉6790萬的訂單量、7290萬的間夜量,雙雙位居行業第一,並超越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三家之和。未來美團是否會擠佔同程藝龍從騰訊所獲得的流量支持,也將是影響其地位的關鍵隱憂之一。

另一個潛在的隱憂是另一個大股東攜程的地位。攜程與同程藝龍之間不僅是股東關係,而且還是同業競爭關係。

儘管招股書強調同程藝龍跟攜程彼此獨立,而且良好合作。但是對到底攜程對同程藝龍有多大的支持和好處,卻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持。目前雙方只是說資源共享,主要是攜程的獨佔資源可以放到同程的平臺上賣,但同程要支付系統服務費給攜程。這種支持跟騰訊的支持還是沒法比的。尤其是攜程與去哪兒合併後,第一大實控股東是百度,必定會讓騰訊有所忌憚。

內有“兄弟”相爭,外有強敵環伺。這無疑是同程藝龍急於上市的第二個原因,畢竟上市可以為其儲備更多的彈藥來應對接下來的發展和競爭。

同程藝龍的招股書還顯示,同程網絡除了銷售旅遊打包產品及景點門票外,還提供金融服務。資料顯示,這個金融業務包括“同程保險”、“提錢遊”、“程程白條”等系列產品,很可能還包括網絡小貸和P2P業務,比如此前媒體披露的“同同寶”下設的“同程定期理財系列”、“同程定期程程漲系列”等,這些業務受相關政策監管影響的可能性比較大。

在中國歷史上,被廢黜的太子往往下場悲涼。在騰訊的OTA佈局中,同程藝龍的地位使其目前坐享“太子紅利”,卻難以高枕無憂。在今年赴港上市集體破發的市場背景下,同程藝龍的上市後表現可能也難言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