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乾杯:這值13億

奶茶,乾杯:這值13億

想知道2018年最賺錢的是什麼生意嗎?看看消費者的杯子就知道了。

12月13日,美團點評發佈了《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茶飲市場全面爆發,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製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公開表示,2018年為“中國新式茶飲元年”。

排隊2個小時買喜茶,常出現在朋友圈的“奈雪的茶”獲億元級別融資,貢茶也曾紅極一時,這些看似紅過一陣就會煙消雲散的 “網紅茶飲”,竟然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成為互聯網+餐飲、共享單車、無人貨架等浪來又褪去之後為數不多的風口。

據新京報報道,迄今為止,新茶飲行業融資總額超過13億元。但同時行業也存在標準缺失,同行之間相互抄襲導致產品同質化等亂象。已走出國門的新茶飲頭部公司,會是終結中國“七萬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頓”尷尬地位的少年英雄,還是潮水中的裸泳者呢?

奶茶,乾杯:這值13億

逆勢生長

原本不起眼的街邊奶茶鋪,幾年間成為消費升級風口的弄潮兒。

喜茶成立於2012年,從廣東江門出發,幾乎一夜人盡皆知。據公開資料顯示,喜茶一度一週至少開一家新店,平均單店100到200平米,月營業額可以高達二、三百萬; 最高單店營業額,一天可以做10萬塊流水,相當於5000杯喜茶;短短2年多,吸引IDG資本、龍珠資本先後下注,累計超過5億元。

奈雪的茶由彭心和趙林夫婦創於2015年,創立不到兩年已在廣州、深圳、東莞核心商圈標杆購物中心開設28家店,所到之處更引發排隊現象,江湖人稱“奈雪火車站”。最早的三家深圳店每個月營業額都能在100萬元以上。

一點點奶茶隸屬於創立於1994年的臺灣奶茶品牌50嵐,2010年開始50嵐選擇中國上海為起點(由於50嵐品牌名在大陸被註冊,因此改名為一點點),於2015年開始快速拓展,後期呈現每個月20家左右的新店數量來攻城拔寨。

因味茶由麥當勞前高管繆欽在2014年創立,兩年後獲得劉強東的5億元投資,由奶茶妹妹章澤天代言,到2017年,已經在北京、杭州等地開出20家門店;“鹿角巷”是邱茂庭2013年在臺灣地區創立的品牌,在全世界已經開設近百家直營門店。

其他食品商看到了新茶飲行業中藏有的巨大機會,也紛紛入局瓜分市場。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品牌開設副線茶咖品牌。王老吉開設線下現泡茶概念店。三隻松鼠開設“水+輕食”綜合店。呷哺呷哺在36家火鍋門店引入茶鋪,主打臺式手搖茶。火鍋品牌“小龍坎”佈局中國風的奶茶品牌 “龍小茶”。

新茶飲這個細分行業,真的有這麼火熱嗎?

行業數據更具代表性。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的統計,2010年中國茶飲料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 756.26億,中信證券預測,新中式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為400億元-500億元。其增長速度顯然更讓人激動。前瞻產業研究院在7月3日發佈的《中國茶飲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從2007年起我國茶飲料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幾乎每年以30%的速度複合增長。來自美團點評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則顯示,2017年飲品市場爆發,主要品類的訂單量、訂單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34%、255%。

這一切其實並不容易。美團聯合餐飲老闆內參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從店鋪變化率來看,2017年餐飲門店的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平均每個玩家的生命週期僅508天。

不說餐飲這個大行業,新茶飲的“好兄弟”咖啡,表現也差強人意。美團點評數據顯示, 2016年下半年開始,飲品店關店數與開店數呈現倒掛之勢,2017年上半年飲品店關店數超過開店數28%。這主要是受到咖啡店負增長的影響,2017年相比2016年咖啡店門店數下降了21%。

街邊奶茶店便具有的高毛利加上互聯網的產品理念和方式,讓高速增長的網紅茶飲店獲得資本的青睞。據餐飲老闆內參調研可知,茶飲行業平均毛利在80%~90%,個別茶飲的毛利甚至在90%以上。

2016年7月14日,京東劉強東個人5億元A輪投資因味茶,奶茶妹妹代言。

奶茶,乾杯:這值13億

2016年8月22日,IDG資本聯合知名投資人何伯權,共同投資喜茶金額超1億元。

2017年春節前,奈雪の茶獲得天圖資本過億元投資。

2017年3月8日,抹茶食品品牌“關茶”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峰瑞資本投資。

2017年4月,香港美亞投資斥資1億美金與臺灣一點點奶茶共同設立亞洲總部。

同年,臺灣六角國際投資了2016年才進入大陸市場的茶飲品牌8botea。

一年時間內,新茶飲行業融資金額合計超13億元之巨。

奶茶,乾杯:這值13億

下一個星巴克?

要知道,中國餐飲是資本已經試過錯的領域。推動公司上市是絕大多數資本的夢想,而新茶飲所在的餐飲行業,企業上市難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餐飲業上下游的稅務難以規範,原料採購不開發票在餐飲界是常事;餐飲企業很難標準化,特別是中餐。何況,多數餐飲企業都是創始人白手起家,家族式經營,公司經營管理無法支撐企業高速穩定發展;餐飲業本身運作模式決定,其品牌連鎖資產和收入分散,財務管理相對薄弱,這使得傳統商業銀行也把餐飲業拒之門外。

即便上市了,似乎也難有成功案例。太多餐飲企業輝煌一時但最終衰落,如俏江南衝擊上市失敗、湘鄂情上市4年後大規模虧損、小肥羊被百勝集團接手品牌幾乎消失、金錢豹拖欠供貨商等鉅額款項,門店大規模關張。

所以,按照傳統觀點,餐飲從來不是風險投資青睞的對象,但是新茶飲模式不同。現製茶飲品更接近消費品,而非餐飲服務。與中餐顯然不同的是,新茶飲的產品逐漸走向可標準化和產品化,資產輕、流轉快、毛利高。而且新茶飲公司均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營品牌,容易被年輕的消費者所接受,因此擴張障礙相對小,這是“新茶飲”稱之為新的原因。

這個差距有決定性的作用。《餐飲老闆內參》CEO秦朝分析道,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8全球最有價值25個餐廳品牌”排行榜透露了兩個有意思的現象:“近9成上榜品牌都是美國的餐飲品牌;並且全部都是像星巴克、麥當勞這樣有連鎖以及零售化特徵的品牌。”此外,秦朝還提到,目前在美股、港股、A股中的一些市值很高的的餐飲企業,都具有顯著的零售化特徵。

“比如像周黑鴨,從正餐分化出的一個涼菜品類,卻做到市值是正餐的好幾倍。還有廣州酒家的市值是西安飲食以及早幾年上市的全聚德的兩倍多,而廣州酒家將近40%的營收是零售化產品。”

在 “2018全球最有價值25個餐廳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一的星巴克顯然是新茶飲企業的對標企業。但要向星巴克看齊,僅僅做到用戶“排長隊”是遠遠不夠的。更精細的標準化是關鍵。

一些新茶飲的排頭兵已經開始動手行動了。向上遊整合供應鏈是標準化的首要任務。喜茶和上游茶園、茶農簽訂獨家協議,並出資改良土壤、改進種植和製茶工藝;奈雪的茶則直接用高價買斷廠區原茶和工藝,為實現全年無休的草莓供應還投產165畝草莓園;一點點奶茶在其他品牌還在使用光明等國產牛奶時率先使用進口品牌安佳,突出口味更加清淡爽口。

通過消費末端的高利潤收益供給前端的供應鏈整合、原材料提質,新茶飲看起來比現在大熱的生鮮電商似乎更有前景。畢竟新茶飲產品在同樣高毛利情況下,sku更少,損耗更小。

在生鮮電商還普遍燒錢求生路的情況下,新茶飲已經走向國外。今年11月10日,喜茶海外首店在新加坡開業,而據奈雪方面透露其海外首店也位於新加坡,將於12月開業。R&B巡茶創始人譚智文曾公開表示,“新加坡是跳板,國內品牌佈局海外第一站通常放在新加坡,海底撈就是這樣。因為這個城市中西文化融合最好,不管語言還是城市環境等,可以同時鏈接國外和國內消費者。”譚智文介紹。

畢竟,被稱為茶葉中的LV的TWG tea就是從新加坡開始自己的奢華之旅,並一舉成功。其創始人Maranda選擇新加坡的理由是,新加坡憑藉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從19世紀開始就奠定了茶貿易樞紐的重要地位,這個國家的人對茶非常熟悉。同時新加坡不是茶葉的原產地,因此提起茶葉大家不會侷限於某種茶,對於茶葉的品牌有更大的包容性。再者,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當地人思想開放,樂於接受新鮮的事物。這或許是,中國新茶飲企業首選新加坡開設海外店的原因。

奶茶,乾杯:這值13億

產品隱患

但是隱患也如影隨行。

新茶飲即便模式上可以避免中餐的複雜性,但避無可避的是,食品衛生安全的 達摩利斯之劍依然懸掛在每一個新茶飲企業的頭上。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消保委”)曾對27家知名奶茶品牌的51杯樣品暢銷奶茶進行了營養成分的比較試驗檢測,發現結果並樂觀。

51件奶茶樣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達270mg/L,是一杯美式咖啡的2倍多,是一罐紅牛飲料的5倍。

國家標準對預包裝食品標稱“無糖”的要求為含糖量不高於0.5g/100mL。而試驗購買的24件宣稱“少糖”“低糖”“去糖”或“無糖”的奶茶,測試結果顯示,有20件宣稱“無糖”的樣品,實測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間,平均為2.4g/100mL。

新京報報道稱,今年多地現製茶飲因食品安全或虛假宣傳問題被曝光。1-3月,台州市椒江區突擊檢查150家奶茶店,12家店鋪存在果醬、糖漿等原材料過期現象,13家店鋪標註“鮮奶”系列奶茶,實際使用的是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等為原料,涉嫌虛假宣傳。6月,蘇州太倉市綠漾奶茶、泰芒了等飲品店被曝存在使用過期原料、腐爛水果等問題。

一旦企業發現嚴重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可以預見的是,企業或將面臨滅頂之災。即使麥當勞、肯德基也時有“失蹄”之時,國內一向以重服務體驗聞名的海底撈也在去年遭遇了“後廚衛生”事件。新茶飲在規模擴張之際是否會引爆食品衛生安全這顆雷,還需時間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於現制奶茶的成分並沒有單獨明確的標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公開表示,“沒有國家標準、利潤空間大、市場需求廣,這樣的行業誰不願意進入?”

即便有新茶飲公司可以管住自己,也難以控制整個行業。喜茶推出“芝士莓莓”後不久,CoCo都可就緊接著把“法式奶霜草莓果茶”印上了菜單。新京報媒體曾報道,廣州鼎瑞許經理稱,公司可以做出和鹿角巷一樣的黑糖鹿丸奶茶,“保證味道很好”。

新茶飲行業進入門低,有媒體調查顯示,投入80-150萬就可以開出1、2家門店,因此產品競爭激烈和同質化現象再說難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茶飲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新茶飲市場的產品主要以奶蓋茶和水果茶為主,同質化現象嚴重。


(關注一切與財經有關的新聞。新聞線索請(請備註單位、職務、姓名)私信聯繫。【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