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懷胎10月,終於見到了肚子裡的寶寶,從這一刻起,你的視線完完全全被小寶寶吸引走了,自己的寶寶怎麼看怎麼可愛,真是可愛的不要不要的!

但為什麼有點大點的聲音,小寶寶就渾身一抖,嚇一跳?為什麼他喉嚨裡經常呼嚕呼嚕地響?他打噴嚏是因為感冒嗎?怎麼小寶寶很多現象跟正常大人不一樣呢?

爸爸媽媽們先別急,新寶寶的很多表現,看似異常,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

1、新生兒為什麼會不經意抖一下?

驚跳反應:新生兒常在入睡之後有局部的肌肉抽動,尤其手指或腳趾頭會輕輕顫動,或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時,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驚跳”反應。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所致,此時,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這種反應在剛出生時經常出現,之後逐漸緩和,並在4個月左右消失。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覆做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規則、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症狀時,應及時送醫診斷。

2、什麼是擊劍反射?

當寶寶頭部轉向一側時,同側的手臂和腿伸直,另一側的手和腿彎曲(像擊劍姿勢一樣),這也是未成熟神經系統的正常原始反射。這種表現通常在4個月後消失,還會出現下巴、下唇顫抖等正常反應。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哭泣時神經敏感或者手腳發抖也是新生兒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一般1~2個月後就會消失。如果神經敏感變得嚴重或者在寶寶安靜的時候仍然持續,就需要聯繫醫生。

3、新生兒為什麼喉嚨裡有怪聲?

喉嚨雜音:空氣經過正常的唾液或逆流的乳汁時會發出喉嚨雜音,這種聲音在寶寶睡著時更明顯。等到新生兒逐漸學會增加吞嚥次數,這種現象就好轉了。

鼻雜音:通常是由鼻腔內乾燥黏液造成的,而不是因為感冒。鼻腔堵塞或通氣差還會影響寶寶進食。因此,需要為新生兒清理鼻腔,使乾燥的黏液溼潤,以便打噴嚏時打出來。

注意要避免讓新生兒吸入香菸煙霧,因為這會造成鼻腔阻塞或打噴嚏。

也要減少室內空氣中的絨毛、灰塵或任何強烈的異味。如果寶寶呼吸變得困難,請儘快聯繫醫生。

4、打噴嚏是感冒嗎?

新生兒偶爾打噴嚏並不是感冒,因為新生兒鼻腔血液的運行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質如棉絮、絨毛或塵埃等便會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噴嚏,這也可以說是寶寶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

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有打噴嚏的狀況,除非寶寶已經流鼻水了,否則家長不用擔心,也不用讓寶寶服用感冒藥。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5、新生兒呼吸為什麼這麼快?

新生兒的呼吸運動很表淺而且沒有規律,呼吸頻率較快。在出生後的前2周,呼吸頻率一分鐘大約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兒也可能多達80次,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這是由於新生兒肋間肌較為柔軟,鼻咽部及氣管狹小,肺泡順應性差,由於呼吸運動主要是靠橫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胸式呼吸較弱。又因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不足以供應身體的需求,所以呼吸頻率較快,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可以刺激寶寶哭泣,促使肺泡張開,增加換氣量。如果寶寶呼吸變得困難、呼吸間隔大於10秒鐘,請聯繫醫生。

瞬態呼吸急促 有時候,新生兒會出現快速、逐漸加深的呼吸來擴大他們的肺活量。如果這種情況在1分鐘之內緩解,就是正常的。

6、打嗝是因為胃腸有疾病嗎?

通常打嗝都是由於吃得太多或是小部分酸刺激到食管下部造成的,給寶寶喝幾口奶或水就好了。這是極為常見的現象,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因此打嗝、放屁的次數都較成人來得多。 

若家中的寶寶持續打嗝一段時間,可以喂寶寶喝一些溫開水或直接餵奶,以止住打嗝。

7、像蛇一樣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都會有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

新生兒連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症,需要送醫就診。

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但以四肢、耳後最為明顯,只要在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無須特別採取保護措施或強行將脫皮撕下。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8、吃奶還行,為什麼體重卻減輕了?

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後往往會有體重減輕的情形,這是因為寶寶的進食量還沒有走上正軌,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膚排出肉眼看不出的水分等,使體內暫時性的失去平衡,造成體重在出生後前3~4天會減輕。減輕的量可能多達出生時體重的10%,不過隨著寶寶漸漸適應,八九天後這些體重就會補回來。若10天后仍未恢復的話,就應該就醫另尋原因。

9、牙床上出現小白點

新生兒的齒齦邊緣或上顎中線附近,常會有一點一點的乳白色顆粒,表面光滑,為數不一。少的話可能1~2顆,多的話可能有數十顆,這是由於當胚胎髮育6周時,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開始增質變厚形成牙板,為牙齒髮育最原始的組織。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每隔一段距離形成一個牙蕾併發育成牙胚,以便將來能夠形成牙齒;當牙胚發育到一個階段就會破碎斷裂並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即我們俗稱的“馬牙”或“板牙”。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這些乳白色的小顆粒一般在2周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不要用針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損傷黏膜,引起感染。

10、小嬰兒大便時會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全身都會變紅別擔心

這是因為胎兒在子宮裡沒有排洩大便的活動,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鍛鍊,因此沒有足夠的力量。出生後的寶寶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11、小屁屁上的紅疹大多是由寶寶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難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酸性物質以及泡沫樣大便—這對寶寶柔嫩的小屁屁造成的刺激是極大的。一定要給寶寶勤換尿布,用流水清洗小屁屁,多擦護臀霜。

12、寶寶的腳指甲看起來好像是往肉里長這是正常的

小嬰兒的指甲易折易彎,深深地置於甲床中。判斷寶寶的指甲是否有問題,只需輕輕地擠壓一下他的腳趾:如果寶寶的腳指甲真的是往肉里長,那寶寶的腳會感到疼痛,他會以哭聲告訴你。

新生兒可以剪手、腳的指甲,而且長了必須修剪,新手爸媽不用害怕。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13、有時寶寶看起來有點“對眼”

一隻眼睛的肌肉比另一隻有力,會使寶寶有時看起來有點“對眼”。這種現象只是間斷性的,不必擔心。

14、新生寶寶不流眼淚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淚腺所產生的液體量很少,只能保持他眼球的溼潤。而且,寶寶在出生時,其淚管是部分或全部封閉的,很多寶寶有鼻淚管不通的現象,有些要等到幾個月以後才能完全打開。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15、寶寶的體溫不規律

新生寶寶體內的溫度調節器尚未發育完善,汗腺也不夠發達,所以,寶寶的體溫會時高時低。超過37.5度算髮熱,一般就算37.1度或37.2度都算正常的。

16、新生寶寶容易餓

新生兒的胃只是成人的五十分之一。由於胃的容量小,所以寶寶不一會兒就又感到餓了。寶寶餓了就喂,按需餵養即可。

新手爸媽別緊張,新生兒這16種“異常”現象不是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