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礼新郎为司仪出难题:称岳父为叔叔,主持词勿出现父母字眼

尴尬的农村婚俗:称继父为叔叔,叫声爸爸这么难

婚礼前与新郎通过微信进行沟通,说到由新郎父亲陪伴新娘上场并与新郎进行交接的环节时,新郎沉默了好一段时间才又发来语音消息,说“这个环节取消吧,因为新娘父亲在她小时候就过世了,其它环节照旧……”原来是这样!我当时想到的是新娘是单亲家庭。

农村婚礼新郎为司仪出难题:称岳父为叔叔,主持词勿出现父母字眼

但婚礼当天与新郎见面时,新郎为我详细介绍了情况,说新娘生父去世后,妈妈为其找了一位继父,新娘一直以来对继父以叔叔相称。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父亲送新娘出场”的环节就省去吧。还有新郎要随新娘的习惯也要称呼岳父为“叔叔”,如果新郎在婚礼上喊一声“叔叔”的话,现场观礼者会怎样想?而且还不能解释原委!但如果为了照顾婚礼的庄重,临时让新郎喊一声“爸爸”的话,新娘生父的家人会不满意的。

农村婚礼新郎为司仪出难题:称岳父为叔叔,主持词勿出现父母字眼

这个时候,新郎的姐姐又提议:“婚礼中就别提父母这两个字了,可以用‘家长’来代称。”我说“这样也太不严肃了吧,毕竟还有咱们男方的父母。”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在婚礼中提到女方父母的时候要“模糊处理”,新郎也大包大揽的承诺:“你只管放心主持,敬茶时的称呼我自有分寸……”。

农村婚礼新郎为司仪出难题:称岳父为叔叔,主持词勿出现父母字眼

于是,在父母环节中,凡涉及双方及新郎父母的台词,我都以“父母”述之,但凡涉及新娘父母时,我以“二老”称之。当新郎向“岳父”敬茶时,我“模糊处理”’:“请新郎大声的喊上一声……”,同时把话筒递到新郎口边,这时新郎用手轻轻的拨开了话筒,用只有对面交谈的人才能听见的音量说了一声:“叔叔,请喝茶”;而向岳母敬茶时,他则对着话筒响亮的称呼了一声“妈妈”……

农村婚礼新郎为司仪出难题:称岳父为叔叔,主持词勿出现父母字眼

风俗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女儿和父亲都被剥夺了称呼和被称呼“爸爸”的权力,面对血缘,亲情退居其次;面对风俗,哪怕是在神圣的婚典上“作一下秀”应对一时也成了一种奢望。对此朋友们何观点?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