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真來啦?!清華大學校園已開始試驗!

如今,清華大學成為國內首個推出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驗及數字錢包的“試驗田”。


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真來啦?!清華大學校園已開始試驗!



據悉,上週日,恰逢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與技術系建系60週年紀念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與中國銀聯、阿爾山金融科技聯合推出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驗,已推出數字錢包校園版並在校內咖啡館開啟實際應用。


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真來啦?!清華大學校園已開始試驗!


清華此次之所以能推出數字錢包校園版,絕非一日之功,實際上,僅5月份、6月份這兩個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聚焦在數字錢包上的專利申請就已多達六項,這六項專利分別為:

1、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

2、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同步方法、終端和系統。

3、一種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

4、基於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

5、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登錄方法、終端和系統。

6、一種數字貨幣錢包註銷的方法和系統。

清華大學法定數字貨幣錢包的實際應用給了那些“法定數字貨幣”擁躉者極大的信心,其中,就包括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奚君羊

,今日他表示:

類似於像比特幣那一類虛擬貨幣,不具有法定地位,發展空間是比較有限的,未來官方發行的數字貨幣將迎來發展機遇。


另外,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白碩此前也表示:

法定數字貨幣未來十年內應該能實現可編程,將再造全新的區塊鏈支付生態。



那麼這個數字錢包到底是怎麼樣的?


根據數字錢包的用戶服務協議,我們瞭解到該錢包對數字貨幣、轉入轉出、及轉賬服務進行了定義:

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數字化體現,是先進的一種表現形式,與人民幣永久錨定為1:1,在數字錢包中的餘額即為數字貨幣的數量。

轉入,是指將用戶銀行卡中的餘額兌換為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用戶在做提現的交易過程中,銀行卡中減少的餘額被等額兌換為數字錢包中的餘額。

轉出,與轉出互為可逆操作,將用戶的數字貨幣兌換為銀行卡中餘額的交易過程。用戶在做存錢的交易過程中,數字錢包中減少的餘額被等額兌換為銀行卡中的餘額。

轉賬,是指用戶間進行的數字貨幣傳遞的過程。


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真來啦?!清華大學校園已開始試驗!



從上述定義及解釋中,我們可以判斷的是法定數字貨幣似乎就是紙幣的數字化而已。而許多業內人士也認為,數字錢包的這種支付方式,實際上,微信和支付寶早就已經替它完成了。

另外,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馮興元早就公開表示:

央行的數字法幣估計會藉助中心化發行機制,要麼充當當前紙幣的替代貨幣,要麼作為增量貨幣發行。央行估計與一些商業銀行聯手發行數字法幣,商業銀行出售一些資產(比如持有的債券)即可獲得數字法幣。這樣,央行和商業銀行之間就形成一種虛擬公開市場。但是央行也會通過這一途徑利用各種手段對經濟注入廉價貨幣,繼續用貨幣政策調控經濟,這樣的話央行就算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依然不會改變其貶值機制。


媒體則總結出了三個“絕不會”觀點:

1、央行絕不會發行限量的通縮的數字貨幣。

2、央行絕不會以去中心化方式發行。

3、央行絕不會以區塊鏈技術向全社會公開和透明。

所以,無論在哪個郭嘉,有人還是更願意選擇用比特幣進行支付,針對“阿根廷政府禁止使用阿根廷信用卡購買Uber乘車服務,Uber回擊接受BTC支付”的新聞事件。

風投機構摩根溪Morgan Creek Digital Assets的創始人Anthony Pompliano在推文評論稱,任何政府都無法阻止或扼殺比特幣。

此前,他曾預測稱,2022年比特幣將漲至5萬美元!而最近的一次牛市將在2020年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