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也许,有人会质疑,银行理财可以购买信托吗?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信托投资公司开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创新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十条规定,“各类金融机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投资信托投资公司的创新产品。(需要原文可以留言我)”那么什么是创新产品?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实际上这一问题在《通知》第五条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据此可以认为,创新试点公司所推出的符合《通知》第五条9项规定的产品就是创新产品。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都可以购买。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事实上,70%的理财产品资金是通过债券和信托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30%进入货币市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中,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到它的投向,确实是投向于信托的。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招商银行披露的2018年三季报中,显示代理信托计划收入达45.55亿元。在行业理财业务转型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招行零售业务上的优势支撑其中收保持正数增长,亦是其业绩持续提升的根源之一。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在银行买踏实,靠谱,实际上,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到大多数,其风险直接对应相应的投资标的,并不是银行在给你承担相应的风险而是信托的风险管理机制,之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兑付好也是因为信托本身兑付非常好,风险级别相对较低。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的去向大部分就去购买信托产品等,若资金够得上信托的门槛,为何承担相同的风险却又让银行再赚一半走呢?直接去买信托就好了!关注资金的去向,非常有用,可能会让您的投资效果翻倍!

2018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中国银保监会授权中国信托业协会权威发布2018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

信托资金配置领域

截至2018年3季度末,信托资金配置领域结构发生一定变化,投向工商企业继续排在首位,资金规模略有下降但占比仍然小幅提升,投向房地产规模有所上升,投向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投资等领域的信托规模和占比都继续下降。

(一)投向工商企业继续稳居首位

从3季度末行业数据来看,工商企业仍然是信托资金的首要配置领域。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信托余额5.75万亿元,尽管比上季度末的5.95万亿元减少了0.2万亿元,但由于总体信托资产规模的下降,在资金信托中占比达到29.49%,较2季度末的占比略增加0.26个百分点,保持持续上升态势。从新增数据来看,3季度末当年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累计新增规模1.21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0.93万亿元,但在新增资金信托资产规模中的比例仍然达到37.95%,反映出信托加快向服务实体经济回归的趋势.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二)投向金融机构持续回落

从3季度末行业数据来看,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余额3.15万亿元,比上季度末的3.44万亿元相比下降8.65%,与2017年4季度末的高点4.11万亿元相比,经过连续三个季度的调整,下降比例达到23.36%;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余额在资金信托中占比16.14%,较2季度末的占比下降0.78个百分点。从新增数据来看,3季度末当年新增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规模0.39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74万亿元,在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中的比例12.15%,较上年同期下降5.74%。这反映出信托行业落实治乱象、防风险相关要求,主动压降金融同业通道规模,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三)投向基础产业略有企稳

从3季度末行业数据来看,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85万亿元,与上季度末的2.97万亿元下降了3.80%,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与2017年3季度末的高点3.21万亿元下降了11.21%;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余额在资金信托中占比14.64%,与2季度末占比基本持平。从新增数据来看,3季度末当年新增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0.3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51万亿元,在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中的比例9.91%,较上年同期下降3.32个百分点。随着中央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政策的推进落实,基础产业在信托资金配置领域中的相对地位将进一步企稳。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四)房地产信托增速放缓

从3季度末行业数据来看,投向房地产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62万亿元,较上季度末的2.51万亿元略增4.37%,与2017年3季度末的2.07万亿元增长了26.57%;投向房地产的信托余额在资金信托中占比13.42%,较2季度末的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从新增数据来看,3季度末当年新增投向房地业的信托规模0.64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19万亿元,在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中的比例20.26%,较上年同期上升7.04%。在当前经济下行、房地产调控持续的压力下,房地产信托仍将是重要的信托投资配置领域之一。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五)证券投资持续下滑

从3季度末行业数据来看,投向证券投资领域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45万亿元,较上季度末的2.62万亿元减少6.94%,与2017年4季度末的3.10万亿元的高点相比减少了17.15%;投向证券投资的信托余额在资金信托中占比12.57%,较3季度末的占比下降0.37个百分点。从新增数据来看,3季度末当年新增投向证券投资的信托规模0.19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29万亿元,在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中的比例5.97%,较上年同期下降1.69%。证券投资受制于资本市场走势影响,在信托资金配置中的相对比例自2015年4季度以来持续下滑,随着10月份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出台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资本市场逐步企稳且活跃,证券投资信托配置也有望迎来新的转机。


为什么银行愿意买信托?


四、回归本源,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当前信托行业发展状况既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也进一步表明过去驱动信托业发展的模式很难维继。随着资管新规配套制度政策的渐次落地,信托业面临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监管要求,只有坚持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主动融入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格局中,顺势而为,才能实现行业的成功转型和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挖掘信托优势,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当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凸现。信托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判断和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信托灵活优势,结合各类民营企业特点,通过提供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并购基金、定向增发等综合性、个性化金融方案,缓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同时,信托公司要继续深化产融结合创新,发挥各自股东及自身的行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证券化、供应链金融、PPP、产业基金等形式,深度参与资产盘活和产业结构优化,服务实体经济。

(二)坚持回归本源,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托业在资管新规的引领下,要加快回归本源,提升专业化的受托服务能力,谋划新的发展模式。2018年9月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对规范受托履职行为做出进一步要求。

信托公司首要回归受托人的本源功能定位,通过《信托公司受托尽责指引》等规范引导,从信托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出发,在信托财产管理中依法合规、勤勉尽责,成为践行信托责任的市场标杆。

同时,要溯本追源,借鉴吸收,研究探索信托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空间,找准市场定位,在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升级、财富管理、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培育壮大创新型业务,形成新的可持续业务模式。

(三)加强风险防控,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企业信用违约风险有所上升,信托行业风险资产持续增加。

近期金融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异常波动,部分股票质押业务暴露流动性风险,信托行业要贯彻中央有关精神,稳妥有序处置相关业务风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同时,要加快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管理好经济下行、资管新规整改双重因素叠加带来的风险压力,落实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保障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感谢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 王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