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恐怖篇章,讲述了一次可怕的殉葬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

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诗经》中的恐怖篇章,讲述了一次可怕的殉葬

《诗经》国风·秦风·黄鸟。这首诗描写的是秦穆公死后,三位勇士殉葬的事。中国殉葬制度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的统治者及奴隶主们相信,自己死了以后,还可以去阴间继续生活,那里的一切秩序都和阳间相似。为了在阴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他们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准备了奢侈的随葬品。甚至采取残忍的殉葬制度,杀死奴隶或嫔妃或忠臣,让这些受害者去阴间陪伴自己,继续为自己服务。这就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人殉制度。

这首诗以鸣叫的黄雀栖息在棘、桑、楚这些树上写起,一语双关,烘托出一种急切、哀伤、痛心的悲凉气氛。秦穆公尸身旁,静静的站立着德才出众,勇武过人的子车氏三兄弟:奄息、仲行、针虎,他们即将要去赴死。送别的大臣幕僚们走近墓穴,浑身战栗,心中哀伤。人们不禁感慨,苍天啊,为什么这么好的人要被活活杀掉啊!如果可以赎出他们的命,我愿以百人来抵偿。

《诗经》中的恐怖篇章,讲述了一次可怕的殉葬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时,殉葬的有177人。除了子车氏三位贤臣外,其他174人,应该都是奴隶或嫔妃吧。因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奴隶或下人为主人殉葬,是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的。

据史书记载,秦穆公曾经和群臣饮酒取乐。喝到兴起时,穆公对群臣说,我等君臣活着的时候共享快乐,我死后不知如何。子车氏三兄弟只得起身答道:君王若有那一天,我等愿随行。

诗中对“三良”之死表示深切的哀悼,语句无限伤感。谁说捐躯是容易的事情呢,以身殉死实在艰难啊! 我们今天能够想象,当时“三良”走向墓穴时的情景:他们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墓穴里就像黑夜,多么昏暗。走下去是一条不归路啊!连树上的黄鸟也为他们声声悲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