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康復」一文掌握多發性硬化康復治療指南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多發性硬化(MS)是神經內科常見的脫髓鞘性疾病,也是嚴重致殘性疾病之一。近年來,康復治療越來越多地應用於 MS 患者的功能改善。為進一步明確這些康復治療方法的效果,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回顧了已有的有關 MS 康復治療研究,並針對 4 大問題進行了研究回顧,給出了循證醫學的推薦。

AAN 認為目前的研究證據比較有限,需要進一步開展設計良好的康復治療研究。該指南推薦發表於近期的 Neurology 雜誌中。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門診或住院患者綜合多學科康復治療是否可最小化患者功能損害,減少殘疾,改善生活質量。

1.為期 6 周的綜合性多學科門診患者康復治療可能有效減少殘疾,改善患者功能(採用功能性獨立評定 FIM 進行評估);包括原發進展型 MS(PPMS)和繼發進展型 MS(SPMS)患者(1 項 II 類研究)。

2. 目前的研究證據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以下干預措施的有效性:

(1)綜合性多學科門診患者康復治療對患者自評療效、疲勞、抑鬱或生活質量的影響(1 項不夠準確的 II 類研究和 1 項 III 類研究)。

(2)綜合性多學科住院患者的康復治療(2 項 III 類研究)。

(3)為期 3 周的住院患者康復治療(1 項 III 類研究)。

監督下進行的門診或住院患者的物理治療(PT)或體育鍛 煉是否可最小化患者功能損害,減少殘疾,改善生活質量。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1.每週在家或在門診進行 PT

持續 8 周,可能有效改善 MS 患者平衡功能、殘疾狀態和步態;針對可獨立或在幫助下行走超過 5 米的患者,但對改善上肢功能無效(1 項 I 類研究)。研究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使用該種治療方案改善患者自評的活動性、抑鬱和焦慮症狀(1 項 III 類研究)。

2. 為期 3 周的住院鍛鍊加 15 周的在家鍛鍊項目

可能有效減少患者殘疾,包括復發緩解型 MS(RRMS)、PPMS、SPMS 患者(1 項 II 類研究)。研究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該治療方案對改善生活質量的影響(1 項 III 類研究)。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3. 為期 3 周的運動 / 感覺平衡訓練或運動平衡訓練

可有效改善患者活動時和靜止狀態的平衡功能(1 項 II 類研究)。研究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該項治療方案用於改善摔倒或自評的殘疾功能(樣本量小,評估不準確)。

4. 研究證據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以下干預措施

(2)門診鍛鍊外加在家鍛鍊的長期(6 個月)治療獲益。

(3)伴或不伴電刺激術治療的阻力訓練項目。

(4)下肢進行性阻力訓練。

(5)進行性自行車阻力訓練聯合平衡訓練。

(6)住院進行的為期 3 周的力量和有氧鍛鍊,外加 23 周在家鍛鍊項目。

(7)短期(3~15 周)的有氧鍛鍊。

(8)機器人輔助下的步態訓練(RAGT)(1 項不準確的 I 類研究)。

(9)小組鍛鍊治療(2 項 III 類研究)。

(10)個體化物理康復項目或小組健康干預。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特定的治療技術是否可最小化患者功能損害,減少殘疾,改善生活質量。

1.呼吸增強式上肢鍛鍊 6 周

可能有效改善中等殘疾程度的 MS 患者步態和 1 秒用力呼氣容積(EFV1),包括 RRMS,PPMS 以及 SPMS 患者。但對改善患者殘疾狀態無效(1 項 II 類研究)。

2. 10 周的吸氣肌鍛鍊項目

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最大吸氣壓力,PImax),包括 RRMS,PPMS 以及 SPMS 患者(1 項 II 類研究)。

3. 研究證據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以下干預措施

(1)平衡式軀幹權重訓練(BBTW,1 項 II 類研究,但結論不明確)。

(2)吸氣肌訓練改善患者疲勞。

(3)呼氣肌訓練。

(4)Grimaldi 物理治療法。

(5)Johnstone 壓力夾板。

(6)Feldenkrais 治療法。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7)3 周自行車強化訓練的有效性。

(9)水上運動訓練。

(10)低水平的心血管耐力訓練。

(11)間斷性經顱磁刺激伴或不伴其他鍛鍊。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研究證據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以下方法(除特殊說明,均為 1 項 III 類研究):

(1)短期使用降溫服(2 項 III 類研究)。

(2)使用降溫服 1 個月,每天穿著 1 小時。

(3)小組疲勞改善項目。

(4)為期 6 周或 1 年節能治療項目。

(5)門診健康促進教育計劃。

「神经康复」一文掌握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