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職場江湖,人、事複雜,波詭雲譎。就在我們身邊,通常可以看到四類人:

第一類:既不琢磨事,又不琢磨人——天天混日子,遲早會被淘汰。

第二類: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實幹精神好,做事能力強,但不懂人性,過得憋屈和艱辛,難成大事。

第三類: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不幹實事,溜鬚拍馬,但是在領導眼裡卻是有價值的,一段時間會過得很滋潤。

第四類:既琢磨人,又琢磨事的人——叱吒風雲,左右逢緣,既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深得領導賞識。即使不是能力最強的,但是一定會得到重用,有大發展。

通過上述四種情況的列擺,我們不難發現:在職場,光知道埋頭幹活,把事情琢磨得很好,乾得很漂亮,能力也很強,但不去抬頭看路,不去琢磨人心,不去關注領導和同事的真實想法,勢必召來的是同事的妒忌和領導的不瞭解、不信任,有了好事,自然就想不到你、輪不到你了。

有種感覺,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像在做選擇題。選對了,一順百順,平步青雲;選錯了,就得多走許多坎坷而悲摧的彎路。

有時候,我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公平!你看,職場中一些人那麼努力那麼吃苦,卻總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得不到升職加薪。反而是一些不怎麼幹實事,整天只會討好領導的人,深得賞識,過得有滋有味,混得風聲水起。

可以說,職場的前十五年,我大部分時間是在做第二類人,低頭走彎路,處處碰南牆,在跌跌撞撞中踽踽前行。後五年,我在努力做第四類人,才慢慢識透了人性,悟出了些道道,境遇有了向好向上的改觀。三十沒有而立,四十總算不惑了。雖然來得有那麼點遲,可總不算太晚。

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個人深感,琢磨事與琢磨人之間有一個結合點和平衡點,從哲學層面來講,就是兩者之間有一個“度”。這個度把握得好,可以破冰開局,職場之路順風順水;把握得不好,處處受人掣肘,日子會過得很擰巴。下面,結合自己過去的經歷體會,區分兩個方面,談談幾種情況的具體思路與對策。

第一,不同事業階段的應對

1.事業初創期,應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作為職場新人,這個階段主要是把能力基礎夯扎,把基本功練強,做到勝任本職,最好還能獨擋一面。如果你是體制內的,你就要考慮如何把筆頭功磨尖,把嘴皮子打開,把心理素質搞過硬,把協調辦事能力增強。如果你是在企業上班,就要把自己的崗位職責研究透,把崗位需要的技能練精熟。

我想,無論在哪裡,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交待個大小事你能辦,肯定都是受歡迎、有市場的。當然了,對單位內的人際關係、派系圈子、傳統習俗等也要作些適當的瞭解,不要一不小心,觸了黴頭,得罪了人而不自知,被人揹後插刀,還不知道是誰幹的。

2.當上了中層領導,應既琢磨事,又琢磨人。中層的管理崗位,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十分重要。作為領導,既是戰鬥員,又是指揮員,既要為上級出謀劃策,又要狠抓具體工作的落實。先要揣摩上意,把上級或老闆的真實意圖領悟通透,方向明瞭,再去幹。其次,要把部下管住,把他們的小心思摸清楚,團結大多數一道幹工作。再次,還要就抓落實想辦法出點子,做事情有自己的真知灼見和管用招數。

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有機會,可利用工作之便,為你的部屬謀點福利,收買人心,或者“擠”出點經費,經常聚聚餐、搞搞集體活動,特別是在人家的成長進步上,你要爭取能說得上話,把同志們聚攏到你周圍來,覺得跟著你幹有甜頭和奔頭,最主要是有想頭。對工作積極配合你的,大會小會要不吝表揚和獎勵;對不聽招呼的,可利用手中的權力,在經費簽字、其休假、立功受獎、年終獎、人事調整等上面,拿出你應有的態度,為難他個幾次,他心裡就有數了,知道你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或者故意安排難度比較大的工作給那些“刺頭”幹,並規定時間,到時間搞不出來就毫不客氣地批。再或者給他建個“劣跡檔案”,將其問題“養”大,找機會算總帳,將其徹底打趴下。下次,你看誰還敢不聽。如此,才能真正立起自己的威信,工作起來才會順風順水。

3.做上了高管或一把手,應多琢磨人,少琢磨事。主管、主官是領頭雁,重在把方向、做決策、抓大事,應從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精力用於思考全局性的問題,具體事讓下面去辦。

如果是當老闆的,我想,至少要把幾個副總和大部分的中層管理者抓住,手裡要有幾個良臣能將,關鍵時候能夠頂得起來,創造條件和舞臺,人盡人才,用其所長,把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調動激發出來。

如果是當一把手的,至少班子裡的大多數委員要抓住,有一兩個“鐵桿”,關鍵時候有人站出來替你說話,傳遞你的聲音,下面一幫人裡面,還應培植一、兩個心腹,能夠及時提供一手的鮮活情報,如此開展起工作來,才會順心順手。

第二,不同“生態環境”的應對

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4.身處好環境,遇到好領導時,應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環境,包括政治環境、文化環境、輿論環境、政策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等。這些環境因素對人的成長、成才、成功都很重要,但人們往往忽視了‘領導’這個因素。其實,領導就是你的環境,特別是一把手是你最重要的成功環境。”這是任彥申在《從清華園到未名湖》一書中關於“領導哲學”的論述。我非常贊成他的觀點。

風清氣正的好發展環境,知人善任的開明好領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運氣好,碰到了,一定要倍加珍惜,抓住機遇,多積事功,大展鴻圖。要潛心鑽研自己的主業,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領導、老同志學習,多看、多琢磨,通過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在潛移默化中開發你的悟性,在不知不覺中開拓你的能力,從而讓你走上職場發展的快車道。

5.身處“人治”環境時,應多琢磨人,常琢磨事。現在,無論是在私企,還是體制內,“一言堂”、“個人說了算”現象隨處可見。想混點名堂出是何其之難啊。事業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都將淪為狗屎不如!如果事業有成,哪怕是一個酒囊飯袋,也會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人生就像一場遊戲,不懂遊戲規則的人,最終會死得很難看,而對遊戲規則運用純熟,將人情世故玩於股掌之中的人,才能在遊戲中玩得痛快,玩得開心,玩出自己的新天地!

這個時候,多琢磨人,琢磨透人,就顯得十分緊迫和重要了。而琢磨的重點就是:熟諳人情世故。能讀懂社會本質和人際交往的潛規則,知道對方需要什麼,知道對方腦子裡在想什麼,並且及時給對方“雪中送炭”,在不動聲色中,就已經實現人生的小目標。

找到琢磨事與琢磨人的5個平衡點,開啟職場成長“加速器”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根本問題其實就是利益糾葛。我覺得,一切問題的焦點都可以歸結為利益的追逐與平衡。懂得利益分配,其實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質、社會的真相。此仍人情世故之根本之所在。重點把握好四點:

其一,善解人意。人際交往“白金法則”:你想要別人對你什麼樣,首先你要對別人什麼樣。一方面,要學會換位思考,凡事都要站在對方的處境設想一下,這樣就可以避免發生衝突,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心境就會相對平和,關係就會相對融洽。另一方面,要運用同理心,明白對方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他想怎麼做,他需要什麼。再一方面,要及時給予回應,滿足對方的需求,甚至不惜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譬如說,某人取得了輝煌成績,人情練達者會給予衷心祝賀;某人遇到了困難,人情練達者會適時地雪中送炭;某人有了一些引以自豪的地方,人情練達會真誠地送上“讚美”之辭。諸如此類。

其二,圓通做人。道家講“內方外圓”,墨家曰“持經達變”,儒家雲“外化內不化”,其實都在講:堅持自己內在的本心不變,追求對外的多變圓通。我非常贊同這種在不損害自己尊嚴、不違背做人準則情況下的適時變通。但圓通不是爾虞我詐,不是對人有等級差別。想那海瑞,正直不阿,被世人所銘記,但是他的日子真正過好了嗎?最終還落得至死也無一子嗣。其實,對待上級,我們就該尊重禮讓,他之所以是上級,就必定有強於我們之處,逢年過節,注意主動與之“加深加深感情”,給他留個好印象,對人對己何樂而不為呢?!否則,說不定領導記恨在心,無數雙“小鞋”正在悄悄地向你招手,夠你穿、有你受的啦!

其三,給足面子。中國人好面子,生命有多寶貴,面子就有多寶貴。你給足他面子,他就會給足你一切!可如果你傷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會對你恨之入骨,時時跟你作對,徹底把你推向他的對立面!善於欣賞每一個人,從該人身上找出優點,哪怕是一點點,對此加以肯定。不管對方的話有多難聽,我們都要讓對方把話說完,聽聽他到底想表達什麼。不要用情緒化的方式批評別人,尤其注意就事論事,避免評價別人的人格、興趣與家庭教養。批評時若能提出解決方案,就更有建設性,同時不忘肯定別人的長處。此外,如果批評時能採用幽默的語言,效果往往會更佳。

其四,有福同享。大家都有湯喝才是王者之道!這一處世法,是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奉行的“潛規則”。好東西不要一個人獨吞,要分給大家一些;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這是立身處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學點分享主義,好處利益分給眾人,讓每個人的心理得到平衡,這樣大家肯定會通力合作,協助你順利成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並不是單項選擇題——有你沒他、非對即錯,而是多項選擇,可以雙贏,甚至多贏。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恰當時機懂得與人分享,可以讓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後自己也會戴上贏家的桂冠!這就好比,你某天上位飛黃騰達了,記得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曾經“一個戰壕裡的弟兄”們備點土特產,讓同志們分享一下你的“滋潤”,大家一定對你“感恩戴德”,在心裡或背後給你點一百個“贊”。

因此,身處職場,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化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搞好和同事還有領導之間的關係,關注人性,琢磨人性,研究人性,換位思考,做事情的時候多考慮考慮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實現琢磨人與琢磨事的動態平衡和有機統一,開創人生新輝煌新天地,指日可待。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多寫文技巧及職場生存智慧精彩原創文章,可關注參閱微信公眾號“公務員樹洞” 和荔枝微課“公務員樹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