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的城隍爺和土地爺都是地方神,有什麼不一樣!

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說起城隍和土地,城隍和土地都屬於管理地方的神,那麼他們有什麼不同呢?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袛之一。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

老人們常說的城隍爺和土地爺都是地方神,有什麼不一樣!

浙江紹興城隍廟

城隍爺屬於陰間的地方官,是城池的守護神。和司法神其領導著整個團隊,專門掌管著轄區內人們的生死、獎罰、禍福以及生人亡靈。首先城隍的權利要比土地更大,因為他除了掌管禍福之外,還掌管著生死審批人的功過,因此更像是神話了的政府機構,被選做城隍爺的都是殉國烈士或者聰明的歷史人物,像是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霍光和縣城城隍范增等。

老人們常說的城隍爺和土地爺都是地方神,有什麼不一樣!

廣州元宵城隍爺巡城

土地,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是所有神仙中級別最低的,雖然住在地下,但畢竟是神仙身份,俗話說的好“別拿土地不當神仙”,官職雖然有點小,芝麻大的官,但是它家族龐大,在中國的大小地方,基本每個地方都有小小的土地廟,現官不如現管嘛。

老人們常說的城隍爺和土地爺都是地方神,有什麼不一樣!

土地作為陰間的地方保護神,保一方鄉里安寧平靜。又稱

富德正神,土地爺、灶神等等。供奉的對象有遠古的句龍、后土、共公、周朝的張福德、唐代的韓愈、南宋的岳飛等,各地有不同。土地神誕辰為二月初二,即龍抬頭,一年轉運之時,商人會在這時祭拜土地神,叫做做牙。二月二叫做做頭牙,臘月十六叫做尾牙。年末商人都會作尾牙來答謝員工一年的辛勤勞作,至今還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