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药材丰收助农致富

“我有5袋多一点,400斤。”

“我们两口子挖,有十多袋。”

“今天来得有点迟,挖了4袋多一点。”

……

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新隆村的玄参种植基地内,10多个村民围在称重器旁,你一言我一语地数着今天的劳动成果。

基地的另一边,10多个村民同样干得热火朝天。其中,万宗泽显得尤为熟练,割秆、挖玄参、抖泥土一气呵成,已经来基地干活几天的他显然是“老手”。

“加法总比减法好,只要自己肯干,就有底气,党委、政府对我们够好了,我们不能赖着,还是要自己苦干。”万宗泽是个懂感恩、肯勤干的老实人。家住兴隆村万家组的万宗泽,以前一直在外打零工,当得知村里要流转土地,引进企业进村发展中药材时,他自告奋勇地把家里的1亩多土地流转出来,支持产业发展。在基地农忙期,万宗泽总是早早地来到基地,干上一天,拿着100多元的工资高高兴兴地回家。

趁着天气好,康耀药业有限公司以每公斤6角的劳务费组织兴隆村附近的村民挖采玄参,期间,人均每天能收入100元。

“采挖得快的时候一天可以挖到500斤,最多可以拿到150元的工资,总比去打零工要好一些。”兴隆村上街组村民高红平看着自己挖好的3袋玄参无比高兴。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增收,也带出了群众致富的新路子。据公司负责人邹雄介绍,该公司在玉屏种植中药材已经有3年了,去年在朱家场镇种植了20亩玄参,每亩产量可达3吨,预计今年总收成可达60吨,播种、维护、采摘期间每天用工30人左右。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兴隆村和马溪村种植了700多亩玉竹、70余亩射干,通过深加工后运往广州等沿海地区销售。

下一步,康耀药业有限公司计划以每年500亩的面积扩大中药材发展规模,公司提供种子、技术、肥料,村民提供土地及劳动力,自行管护,以每斤1元的市场保底价进行回收,带动基地附近村民自行种植中药材,发展中药材产业,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近年来,玉屏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自身土壤、气候等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绿色生态产业,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大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带领群众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今年8月,玉屏已种植中药材6376亩,其中白术1800亩、太子参2508亩、玉竹450亩、牡丹650亩、芍药400亩,其他中药材568亩。(金宇 付加娣 杨筱寰 特约通讯员 胡攀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