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密碼”:找到“生存的意義”

兩位身患絕症的病人——富翁愛德華·科爾和汽車修理工卡特·錢伯斯原本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但卻在生命最後幾個月的時間裡有了交集,相識、相知、成為朋友。兩人決定在所剩不多的日子裡,完成他們一直想做卻從未實現的“遺願清單”。在電影《遺願清單》中,卡特和愛德華在生命的終點找到了“生存的意義”。

電影裡所說的“生存的意義”,源於日語“ikigai”。“iki”意思為“生存、生活、活著”。“gai”本意為貝殼,後來多當作“價值、用處”等意使用,因此“ikigai”被翻譯為“生存的意義”;而由精神科醫生神谷美惠子執筆的著作《關於生存的意義》中對它的定義為類似於“幸福”,但與幸福本身又有細微的差別:“生存的意義”對現實生活中感到痛苦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使人憧憬未來併為之努力奮鬥的動力。

如今,“ikigai”這個詞也逐漸被西方人所接受,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專家開始致力於“長壽”和“生存的意義”關係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擁有生活目標、感知生命的價值、時常感受到幸福的人更長壽。


長壽“密碼”:找到“生存的意義”


圖說:樂觀向上的大宜味村長壽老人。GJ

人生價值十則

大宜味村多出長壽老人

沖繩縣位於日本的最南端,在這裡生活的居民很久以前就因長壽而聞名世界,10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大約為美國的10倍。

與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對於“上歲數”持有身體機能退化、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擔憂、無人照顧等消極態度不同,在沖繩縣生活的每位長壽老人都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感恩,可以坦然接受年齡增長的同時,認為自己的人生十分有價值。在這裡,很少有90歲以上的老人患有帕金森、糖尿病、心臟病以及癌症等疾病。

“年紀70,不過是小孩子。年過80,也不過是青年。90歲的時候,即便上天在召喚,我也要要求他等我到100歲。我們年紀越大,越精力旺盛,也不會依賴子女。”這便是日本沖繩縣北部大宜味村的村口上,充滿自豪的碑石文。

大宜味村作為沖繩縣裡最長壽的村,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亦不是旅遊勝地,但大宜味村在日本卻享有盛名,因為這裡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長壽之村”。對於這裡的老人來說,長壽的秘訣是生活方式。有調查顯示,除飲食健康、經常運動、鄰里之間關係和諧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擁有“生存的意義”,即“人生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在這裡,人們沒有“退休”的概念,他們認為無論到多少歲,都要用心、竭盡全力地生活,都應該互相幫助渡過難關;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使命和人生價值,為完成使命及實現人生價值要過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大宜味村裡的長壽老人之中有一個“人生價值十則”——不過隱居的生活,要經常走動;心平氣和地生活;吃飯八分飽;期待下次生日,管理身體健康;有要好的朋友;微笑;親近自然;感恩一切事物;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遵從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位生活在大宜味村90歲的老人說:“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曾孫放學後,興沖沖地跑回家跟我分享學校裡一天發生的有趣事情,我要看著孩子們茁壯成長,爭取活到玄孫出生,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動力和活著的價值。”另一位長壽居民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許多有興趣和想要嘗試、挑戰的事情都被一再擱置。人到中年因為一場大病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思考人生的意義。於是,他做出大膽的決定,辭去工作,完成兒時的夢想——組建樂隊,每天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練習是最大的生存價值。

有網友表示,自己95歲的奶奶在70歲的時候成為日本當紅偶像組合“嵐”的粉絲,每年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去看“嵐”的演唱會。奶奶的長壽秘訣就是時常保持年輕的心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覺得十分有意義和價值。奶奶認為,只要找尋到自己想做的且可以為之堅持的事情,任何時候都可以著手開始,重要的是自己認為有價值就行。

讓生活有意思

應該從身邊的小事著手

日本著名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在其《生存的意義——只有日本人掌握的永遠幸福的秘訣》一書中提道:“生存的意義”在於即使在工作或者專業領域中沒有取得成功,也應該開心快樂地生活;找尋生命的價值應從身邊的小事著手,情緒儘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接受最真實的自己。他的另一本書《喚醒你的人生價值:日本人每天如何為幸福和目的醒來》中對“生存的意義”定義與二戰時期英國政府的宣傳語相同,即“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以40歲到79歲的5.5萬人為調查對象,圍繞“生命價值和死亡率的關係”這一課題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意思和感受到人生價值、擁有人生目標的人與除此之外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病和血管疾病的風險更低。擁有人生目標的人其腦部和身體活動量較大,身體和大腦經常得到鍛鍊,患病風險和幾率也相應較低。

位於日本銀座的“數寄屋橋次郎”是一家聞名世界的壽司店,被譽為“值得用一生去等待的餐廳”,曾接待過奧巴馬總統、好萊塢明星以及政界商界名人;若是普通客人則需要在半年以前開始預約。

經營這家壽司店的是享有“世界最高齡米其林三星”廚師和“壽司之神”美譽的小野二郎。對現年93歲的小野二郎來說,他的“生存的意義”就是竭盡全力做出全世界最好的壽司。為達到這個目標,壽司店所用的食材全部經過精挑細選,數年如一日親自去築地市場採購食材,反覆練習捏壽司的技巧和本領,店裡使用的一切容器都十分考究。在被問到如何能持續對一件事情保持飽滿的熱情和做到最好時,小野二郎表示,一旦決定了自己的職業,就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必須熱愛和喜歡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能有怨言。必須窮盡一生磨鍊技能和本領,這就是成功的秘訣,同時也是讓別人尊敬的關鍵。美國導演大衛·賈栢拍攝的關於小野二郎的紀錄片《壽司之神》中,他表示,“我一直重複追求一件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是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裡”。這位一直自律且持續對工作保持熱情的壽司匠人的願望是,用他飽經風霜的手捏壽司到100歲。


長壽“密碼”:找到“生存的意義”


圖說:沖繩的長壽老人用心過好每一天。GJ

如何活過100歲

清楚並堅信“生存的意義”

日本人熟悉的“生存的意義”這個概念,在2009年9月,因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研究員丹·布特納在TED演講中做了題為“如何活過100歲”的演講而被全世界廣泛熟知。丹·布特納在演講中表示,“生存的意義”是人得以長壽的精神依託。

隨著“生命的意義”越來越被西方主流社會接受,歐美國家許多學者和研究者也逐漸致力於研究“生存的意義”和長壽的關係。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調查小組以平均年齡67歲左右的136265人為研究對象,自2008年開始分別在美國和日本進行了長達7年之久的關於“生存的意義和死亡率”的相關研究。通過對7年當中死亡人數的調查分析,研究調查小組得出了“清楚並堅信‘生存的意義’的人較之與之相反的人來說,死亡率減少17%”的結論。調查小組的心臟病專家科恩·蘭迪指出,雖說每個人的人生目的和理想各不相同,但經常感到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人,更有長壽的傾向。

安娜今年34歲,是典型的現代職場女性:工作努力、經濟獨立、被老闆賞識、受同事尊敬、雷厲風行。高強度的工作在給她帶來豐厚收入的同時,也給她無形且巨大的壓力。除工作之外,她有很多業餘愛好:讀書、攝影、練瑜伽以及旅遊等。但即使有條不紊地平衡了工作和個人生活的關係,也不能減輕她心中的焦慮。“我總是感到缺少點什麼,失去了起床的動力。”安娜說。漸漸地,工作對於安娜來說變得痛苦起來,那些曾經令她著迷的興趣愛好也失去了吸引力。

“我要找尋我的人生價值,做喜歡做的事情。”安娜堅定地說。安娜從小喜歡傾聽別人,為那些有困難的人排憂解難,幫助他們打開心結。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她辭去了工作,去大學攻讀社會福祉和心理學課程。如今的她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正一步步向著她“生存的意義”慢慢靠近。

常博深

相關鏈接>>

別拿年紀當藉口 “長青人”不會老

沖繩是日本老壽星最密集的地方,人均壽命85歲。而位於沖繩群島沖繩島北部地區國頭半島西側的大宜味村更是有長壽村的美譽,長壽老人比率和村民平均壽命堪稱世界之最,女性平均壽命為86.9歲,日本第一。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資料,截至2050年超過100歲的人口大概可以達到300萬人。然而,如何活到100歲,依然是許多人的疑問。

大部分長壽老人都會說這樣的話:“老是待著幹什麼,得幹活呀!人死了才躺在床上不動呢!杵在那兒不動,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在平均壽命名列第三的香港,人們把長壽的老人稱之為“長青人”,取自年年“青翠”之意。

不管是什麼事情,“因為年紀大了”這種話,都只不過是藉口而已。因為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從來沒有太晚。

“人並不會因為年紀大了而老去,唯有失去理想的時候,才是真的老了。”這是塞繆爾·厄爾曼的詩《青春》中非常著名的句子。如果你追求的是如假包換的真品人生,那麼現在開始嘗試對自己催眠:“我很年輕,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

活出真實自我 擁抱健康長壽

美國媒體稱,健康長壽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除了環境優良、飲食合理、運動科學、心態平和等關聯因素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規劃符合自身特點找到“生存的意義”,從而實現人生價值,擁抱健康長壽。比如: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下去;量力而行,簡單易行,提出階段目標,梯進迭加,不斷修正;微笑,從容面對一切,享受當下;從現在開始,今天就要行動起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存的意義”,沒有“墨跡可循,規矩可依”。盧梭說:“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要實現自己的“生存的意義”,說到底就是要活出一個真實自信的自我,一個惠及社會、澤被眾鄰、豐富多彩的自我。

“生存的意義”既是現實問句,也是哲學範疇,是個抽象且簡單易懂的概念。抽象在於很多人窮盡一生也沒有找到自己的“生存的意義”,很多人因為“生存的意義”而變成了更好的自己。“生存的意義”簡單來說,即“每天起床的理由”。就像影片《遺願清單》中卡特問愛德華的:“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快樂?你這一生,有沒有給他人帶去快樂?”這兩個問題一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這兩個問題,那我們就找到了“生存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