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河流/文

杏兒泛黃的季節,家鄉的端午節也就來了。尤其是家鄉的盧氏吃槲包、燻硫磺、走親戚,當然還要給孩子們做好五彩香草袋子(也叫香囊)掛在脖子上,熱鬧一番。盧氏縣流傳著一首民謠:“麥兒熟,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雄黃酒烈艾葉香,香草袋子掛脖上;花花禡兜蓋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盧氏人世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食物,同樣具有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之意。槲包的歷史與粽子一樣年代久遠,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有粽子,什麼時候就有槲包了。總之,歷史悠久吧。盧氏籍大名人、著名作家、翻譯家曹靖華先生曾寫過一篇散文《粽香飄飄憶當年》,詳細地記述了槲包的製作過程和食用方法。

快到端午的時候,鄉民們都要到深山裡去採摘槲葉,他們拿著鐮刀,攀上槲樹,揮舞著鐮刀盡情的採摘如同採摘勝利果實似的。放眼望去,茂盛的槲葉樹,採來一大片一大片綠色的槲葉,一左一右地對稱碼放著,然後用柔軟的葛藤捆綁好。這時,倘若你側耳聆聽,滿山遍野的槲葉樹林裡,不時傳來採槲葉人那熱鬧的說話聲、愉快的笑聲,以及隨著愜意的山風飄蕩悅耳的唱歌聲。

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槲葉採摘回來了,女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把採來的槲葉,放在鍋裡燒水清煮,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只看見槲葉由綠色變黃色,再撈出來,瀝乾,然後用擔子挑到小河邊,一片一片地清洗乾淨。隨後又將紅小豆、白小豆、黍米等製作原料加水浸泡,並加入鹼攪拌均勻。包槲包是個慢活兒,需要至少兩人合作完成。準備就緒後,包槲包才正式開始,先起三四片如掌的槲葉疊放在左手上,右手抓一把泡脹的黍米和豆子,均勻地攤在槲葉上,然後兩手一捲、上下一疊,裹成一個形似小舟的單扇槲包。隨後,自己包的那扇與這一扇合在一起,用金針花細長的葉子將它們捆紮好,一個長約15釐米、寬約5釐米的長條形槲包就做成了。不一會兒,包好的槲包堆了一筐,灶臺上鐵鍋裡的山泉水也已燒沸。同時還要在鍋底鋪一層槲葉,把槲包壘放在鍋裡,壓上一塊石頭,蓋上鍋蓋開始煮。於是,家家戶戶的大鐵鍋裡,不時發出“咕嘟咕嘟”動聽的聲響。於是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青煙嫋嫋,整個小山村,晚風中飄溢著槲葉誘人的清香。槲葉煮熟了,撈出來品嚐,香氣撲鼻,吃起來香甜、滑潤、爽口。

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經過五六個小時的燜煮,熱氣騰騰的槲包出鍋了。解開裹在外面的槲葉,黃澄澄的黍米和紅潤的豆子讓人垂涎欲滴,蘸上紅糖或是白糖咬上一口,在軟嫩筋道的口感中,留在唇齒間的槲葉清香混著穀物醇香,成為盧氏人家端午節最回味悠長的味道。“插艾蒿”是家鄉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這時,鄉民們從山野的田壟邊,或者青青的小河邊,割來一大捆艾蒿,放在院子的瓦垛上。綠色的艾葉上,掛著一串串晶瑩的露珠,並散發著縷縷的艾香。艾蒿採摘回來,家家戶戶把艾蒿插在紅門綠窗的兩邊,左右各一根。據說,在端午節這天在門窗插上艾蒿,能在夏季裡預防蚊蟲毒蛇叮咬,驅除妖魔鬼怪。

由於特殊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槲包的存放期限特別長,通常放進冰箱裡一年都不會變質,每次餾一下即可食用,並且越餾越軟、越餾越香。故而,盧氏的老百姓每逢端午節都會給親戚朋友們送去一些槲包,裹藏進大自然的味道和對端午的情思,讓遠在他鄉的人也能感受到來自故鄉的鄉情和鄉愁。

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槲包,盧氏人的鄉愁

盧氏槲包是一種鄉情,是離別是牽掛的鄉愁,無論你走的有多遠,只要聞到她的味道,就能想起家鄉綠色清幽的山水,還有哪望不斷綿綿起伏群山及門前清澈流淌的小河,也許佝僂攜杖的母親在遠處張望,父親則坐在核桃樹下靜靜吸著煙在等待。常年奔波在異鄉的我,每逢端午節,我非常懷念,故鄉那充滿濃濃鄉情和親情的端午節。離開家鄉,尋夢家鄉的梵音。混沌之中。一把槲包,一棵青青的槲葉,靜靜地痴守在遠方遊子的心中,她不是含淚的煙霧,也不只是你生命的過客,而是你的雙手怎樣也無法將她掬成心荷,放置在你的如蓮蓬一樣燦爛。

隨著生活的節奏在不斷加快,一些諸如故鄉端午節的傳統節日越來越簡單化。如今的盧氏槲包不在是鄉愁,再也不是一種綿綿的牽掛,而是盧氏的品牌,盧氏特產的一種標誌,同時,又是盧氏人對外交流饋贈好友的一種特殊食品包含著盧氏人一種濃厚的鄉情和鄉音,當然了盧氏槲包已經通過網絡等多種形式走向了全國各地,相信收到槲包定能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鄉情和鄉愁,思鄉之情自然由槲包想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