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镇朱柳屯村第一书记:强基础 兴产业 留住美丽乡愁

王伟、杨学武分别是兰陵县金融办、文广新局派驻矿坑镇朱柳屯村的第一书记,今年四月份到村任职以来,工作组坚持强基础、兴产业、留乡愁,努力实现村庄美丽,群众安居乐业。

虽然已是农闲时节,但在矿坑镇朱柳屯村的农田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连片的钢架大棚,在冬天荒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矿坑镇扶贫大棚建设项目施工员顾振华:“还有6个钢骨架大棚正在施工,其他的12个上完塑料布就完成了,剩下六个在1个月就完成了,每天的工人在三十个左右,天天加班赶工期,再有一个月就全部完成了。”

为更好的发挥产业扶贫项目的作用,确保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安全,矿坑镇将矿坑、升平、惠民、朱柳、朱柳屯5个村的扶贫资金打捆实施到朱柳屯村,建设了智能全钢骨架温室大棚。

矿坑镇朱柳屯村第一书记王伟:“从今年9月份开始,村里就新建了18个钢骨架大棚,10是我村扶贫项目,8个是农业局的项目,这18个都是钢骨架结构的。”

新建大棚采用智能、全钢骨架方式,具有结构强度和承重力大,抗风压、雪灾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因其棚内种植区没有立柱,因此具有种植面积开阔,采光效果好等优点。王伟:“里面都装了湿帘风机,可以种一些月下的产品,比如夏天可以种蘑菇,这种大棚可以比其他大棚增收不少,经济效益也提高不少。”

基础强、产业兴,村庄还要美。第一书记将村史馆建设作为提升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步伐的抓手,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通过对当地历史、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述,让村史馆成为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具体载体。

矿坑镇朱柳屯村第一书记杨学武:“三间屋的地方,大概80个平方,村民一听说建这个村史馆非常的高兴,都把家里的老物件捐给村里,建成后,都准备上摆。当时一听说要建设村使馆,老百姓都非常积极,一些物件都积极的拿出来。”

矿坑镇朱柳屯村村民王心明:“我们这边有很多抗日英雄,有个叫吴士才的(接)还有个叫付曲东,是省劳模,还有个叫李贵翔是咱梆子剧团创始人(接)建立这个村史馆是为了让后人记住前人的感人事迹,特别是教育年轻人。”

火热的施工场景,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前进的动力。第一书记表示将与乡亲们一道鼓足干劲,让村庄变得更美好。朱柳屯村第一书记王伟:“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我们朱柳屯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打造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争取我们在村任职期间达到村庄美丽,群众安居乐业。”亚运景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